北京市順義區趙各莊中學 邵文鳳
語文學科,因以日常所用母語的聽說讀寫為學習內容,因此被不少學生、家長忽視,又因為它不像數、理、化等學科有一成不變的定理、公式和規律,許多學生覺得沒什么可學的,尤其課下、考前不知如何進行復習,即使復習也無顯著成效,加之近年來語文學科的學習水平的考查更趨向于靈活、開放,語文后進生也較過去明顯增多了。因此如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則成了語文教師論談的焦點問題之一。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一、 搶得先機,點亮后進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燈。
說到先機,許多語文老師會如此無奈的質疑:面對數理化的強大攻勢,我們語文學科還有“先機”可言嗎?拿來后進生每次的考試成績就不難發現,語文不及格的同學,其余各科成績也基本在及格線下,而所有科目中,語文分數距及格線最近,也就是說,語文是最容易及格的一課。而對于后進生來說,在學習上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及格了,哪怕只有一科,只有六十分。抓住后進生的這種心理和語文學科的這一優勢,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幫助,就不難從思想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認定語文是自己在同學、家長、老師面前找回自尊的首選。
此外,語文學科的靈活性一方面給學生學習增加了難度,與此同時也給老師的閱卷標準留下了可供靈活掌握的空間。尤其平時的考試,無論閱讀還是寫作,不妨降低對差生的要求,一、兩次的及格,會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成績的逐漸提高是指日可待的。學生楊俊,一次考試,我在作文上給他多加了四分,使得他破天荒地一次及格了。拿到試卷,他的臉上立刻浮現出“久旱逢甘露”的精細,竟然高舉試卷在教室里跑了一圈,還不停的高喊:“我及格了!”
二、 降低學習難度,循序漸進的讓后進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特級語文教師錢夢龍,接了一個差生班后,第一節課是作文課,只提了兩點要求:一是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二是能分段,并承諾只要能做到這兩點,作文就能得八十五分。正是這想都沒想過的八十五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中考成績與普通班學生不相上下。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妨降低對后進生的要求,讓他們稍微努力便伸手可得,不如要求別人兩天背下的課文,允許他們四天內背下來;其他人寫下10個生詞得滿分,他們可任寫其中5個……這樣他們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興趣自然濃厚,久而久之,他們也會不甘于這樣的優待,而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啟動獎勵機制,以防“一曝十寒”
后進生學習上最大的問題是“有激情,無意志”,一曝十寒,一次考試的及格所帶來的動力效應可能只是兩三天。要使學生隨時都有成就感,才能培養其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長久保持語文學習興趣。因此就要注重對后進生平時的表揚和獎勵。為此我制定了比較細致的獎勵辦法:
1、作業按時完成,認真正確,書寫工整,不應付、不抄襲; 按時交的加1分,按時交而且認真、沒有錯誤的加2分
2、上課認真聽講,不趴桌子,不睡覺,不說話,不走神。表現好的每周加2分,
3、在課堂上有突出表現的,如: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且基本正確,每次加1分,
4 、平時背誦、檢查積極,熟練準確的加2分
5、 聽寫全部正確的加2分,進步明顯的加1分,
6 、平時測驗及格的加1分,良好的加2分,優秀的加3分
7 、認真、按時寫好每次作文的加2分(按時交、字數夠、書寫工整)
8 、上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進步明顯的加2分
(注:以上各項所加分數之和,折合成考試成績的5%,加到下一次考試語文成績中。)
這套平時獎勵辦法,因為讓后進生考試及格的希望不再渺茫,使用之初就增強了學生平時積累的動力;同一水平同學的獎勵分數列成表格公布,又增強了他們之間的競爭意識,于是上課他們不再趴著睡覺,作業不再一拖再拖……
教學中,我們老師總愛“跟學生過不去”,鉆分數的“牛角尖”,認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說句玩笑話,這分數還不是老師“家里產的東西”?又不是用了就少了,就沒有了,沒什么可吝惜的。您的慷慨真的可能會改變學生的學習面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作者郵箱: shao.wenfeng@shy.bjedu.com
[別吝惜您手中的分數--激發后進生語文學習動機的嘗試(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別徒手從生活經過
2.社交中的握手禮儀
3.語文初一手抄報
10.激發斗志的心情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