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題不再是話題作文唱主角了。從全國十多份高考語文卷的作文題來看,話題作文一統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塵封了好幾年的命題作文正重出江湖。命題作文回歸本真,文題或給材料,或作相應提示,或一大一小,可以說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是平分秋色,精彩紛呈。從今年全國高考作文中,我們可以理析出高考作文對社會對多元文化的接納,體現整個社會的文化取向和價值判斷,也能感悟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渴望的冷靜和安寧。試題整體上強調學生作文要貼近自己、貼近生活;強調考生對主體感情的體驗、對客體的感知判斷能力;在論理中強調一種思辨能力,注重考查考生從生活現象中體察人生的思考能力,在思考人生過程中澄清自己的靈魂,從而很好地引導了考生對現實社會進行思考,將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社會,切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命題能有效的考查學生思維的品質、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寬廣。
一,生活哲理
生活是作文的原動力。把命題定位在讓考生抒寫生活,從生活中挖掘哲理,體味生活的真善美上,從實際出發,因此試題更有針對性。如天津的《留給明天》,遼寧的《今年花勝去年紅》無一不包含著生活的哲理。湖南試題,以“跑的體驗”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或敘述文。本文寫作重點不在“跑”步,而在于從這種最簡單的體育運動現象的徹悟“體驗”中領會某種生活的道理。按照正常的邏輯,人應該是先學會走路,然后才能夠跑步,但是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跑是一種速度和力量,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的極致。如果安于走,以一種的簡單的方式生活,似乎是快樂,其實這種快樂隱含著痛苦。因為生命在耗費中消磨,孟子所說的 “死于安樂”就是這個意思。也許“跑”在運動中你會感到痛苦,這種痛苦孕育著快樂,因為它將換回健康的體魄。這種“痛苦”實際上是改變舊習慣、建立新習慣的不適應,這種“痛苦”隱含著未來的希望。“生于憂患”就是這個道理。從更高層次上觀照,命題本身包孕著生活的理趣是不言而喻的。 浙江高考文題以“枝葉內的禪機”為切入,由“一葉落而天下知秋”、“一枝紅杏出墻來”引出“一枝一葉一世界”的話題,揭示出“尋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的道理,我們可以由一枝一葉窺探到你我他的世界,心物的世界,自然的世界,甚至是無限宇宙。試題同樣也蘊涵著生活哲理: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人的身性修養可以從一笑一顰中領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可以從細微處探究,宇宙的奧秘需要從細部入手加以探索。“一葉知秋”是對一種自然現象的高度科學概括,它的哲學內涵還在于讓人我們一片樹葉的凋落而知秋天的到來,從事物的細微處看到它整體的面貌和發展趨勢。
二,人生感悟
高考作文不僅僅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試,其實也是考生用理智和長者們的交流。高考作文,越來越體現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從這個意義上說,強調對生活的思考和體驗成了高考作文的一個方向。江蘇的“鳳頭豬肚豹尾”,重慶的《自嘲》,四川的“銘記與忘記”,天津的《留給明天》,江西的《臉》等文題,皆能反映考生對生活的自省和人生的態度和體味。江蘇高考作文是話題作文,古人常用鳳頭豬肚豹尾來形容寫作,意思是開頭要精彩亮麗,中間要充實豐富,結尾要響亮有力,小到學習生活,大到事業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以此為話題,寫一篇八百字以內的文章,題目自擬。本題在審題立意上和江蘇2004年高考作文比較更容易一些。2004年“水的靈動,山的沉穩”的話題抽象,遠離了學生生活實際,讓人不著邊際。“鳳頭、豬肚、豹尾”其實是一個形象比喻,演繹的是廣大考生關于人生思考的話題,題目比較切合中學生的思想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于引導中學生健康成長,探索人生無疑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我們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要有一種不隨波逐流的操守,要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要有一種憧憬美好未來的信念。無論是對你個人的成長,還是對集體的發展,抑或是對國家民族的興旺,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生還要充實富有,切忌浮躁虛華,內容要多姿多彩。你可以不必急功近利,只存自己;你可以不必師心自用,惟我獨尊;你可以不必好高騖遠,飄飄乎其間。你可以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追求自己的理想,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成長的進程中感受幸福,享受快樂,在物質富裕的同時要重視精神世界的陶冶與凈化提升。只有如此你才會有完美的人生結局。本題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挖掘在材料中的隱含意義,要理析出其間的比喻意義,作文應當由比喻想開去,這是一道關于人生精神的話題,同學們可以思考怎樣走過青年而邁出堅實的腳步,從而展現人生的價值所在;相比較而言,圍繞思想的自由演繹出的故事則可能容易出彩,我們因思想而高貴,因哲理而豐富。使文章建立在對人生思考的理性高度上,使你自己流淌出的文字具有豐富的人文氣息。而重慶“自嘲 ”文題更顯直白,把寫作視角直觸考生的心靈世界,要求抒寫自己,抒寫人生,抒寫性靈。“自嘲”它是一種幽默的理智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調節心理的方式,還是一種智慧的表現。這樣,供考生選擇的空間就大了。命題者的意圖也是很明顯的,而是把自嘲看作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自我釋放、 調節心理的方式等。實際上是在引導學生關注自我身心、關注自我成長過程。這也是和重慶卷 2004 年“自我認識與他人期待”高考作文題是一脈相承的。其核心仍然在“自我認識”上,這個作文題意在引導考生通過自省來提高自己,給“脆弱的心靈”以關注。四川“銘記與忘記”是多概念文題,很有現實意義。從宏觀上看,在市經濟大潮中,人們往往熱衷于金錢效益,尤其是那些年青人,忘記了民族的恥辱,忘記了民族的輝煌,忘記了長鳴的警鐘。我們的目光應轉向歷史本身,全面審視歷史,另有這樣,變幻的歷史天空才會引發我們無盡的聯想。這個話題對我們年輕一代無疑是個提醒,告戒我們要銘記歷史,毋忘國恥興衰,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從微觀上說,本題聚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緊密地結合中學生的為人處事所應具備的品德修養,從一個側面起到了教書育人的作用。“銘記與忘記”從哲學上講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在內容上則要求考生取舍分明,如:對人應當學會寬容(忘記),海納百川,永遠記住別人的好處(銘記),以人生感悟作為全篇的核心。北京命題作文“說‘安’”讓我們深深感悟到社會生活中的安靜、安寧、安逸的氛圍,集中體現了命題者人生主觀狀態,命題富有時代感,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寫自己的體驗感受。這個題目本身帶有一定的暗示性,能反映考生對事物、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價值取向。
三.理性思辨
理性思辨是一種崇高的美。她的美在于理趣和充足的包孕,在于思辯中的智慧和靈光。高考命題要把握時代脈搏,折射出時代的光芒,讓人聽到時代的腳步聲,用時代的眼光審視蕓蕓眾生,因此命題就要求考生善于哲理透視,挖掘深層次的本質,能透過現象條分縷析,進而歸根結蒂。要有自己的眼光和審美,在作文中可以是氣勢磅礴,振聾發聵叫人警策;也可以清新明麗絲絲如雨,以理性滋潤讀者的心靈,讓你的語言迸發出思想火花,讓理性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今年高考作文十分強調臨場作文的思辨性,學生只有具備很強的思辨能力才有可能一枝紅杏,脫穎而出。思辯性要求考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思維的深刻性,能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全國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這道題具有明顯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地體現了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目的。在“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這對矛盾統一體,出乎意料只是事物的表象,而情理之中是指事物必然性或發展規律,這是生活中的辨證法,只有在辨證統一中尋求事物的相關相成的一面,才可能圓滿其說。湖北試題給出材料來自清末大學問家王國維的談人生處世的格言,要求談談自己對人生的事物的看法。試題突破了話題作文模式,在形式上模糊了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的界限;在內容融合了哲理性、思辨性。從材料本身來看,它所關涉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談的是內與外的辯證關系。材料告訴我們只有深入到事物的內部,我們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原絞攣锏哪誆浚我們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原貌;同時只有跳過事物的具體細節,我們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不會被局部所迷惑。考生必須展開相似聯想和類比聯想,如將內、外關系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聯系起來,如個人和集體、現實和理想、局部和全局的關系等,能夠從生活中找到其具象,將具體事物進行再抽象,在抽象的過程中,考生要對事物進行認知和評價,將全文的主旨進行升華,無論考生寫的是哪種文體,都要挖掘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得到滿意的分數?br>
四,文化素養
高考命題同樣體現了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文化意識,多元文化的參滲使得命題更具時代文化色彩。山東“雙贏的智慧”這個話題包容了現實生活中政治、經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以古老傳說為基礎,討論現代社會的競爭法則,包含了社會對主流文化的思考, 這個話題與當前提倡的建立和諧社會有密切關聯。這是經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雙贏模式都必須有文化溝通,有雙贏文化和雙贏智慧、雙贏思維方式。本題對中學生而言,提倡的是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的理念。本題價值取向合理,中國是文明古國,儒家思想一直是作為中華文明之重要組成部分來弘揚的。這個試題價值體現了“與人為善 ”“ 和為貴 ”的傳統道德范式。具有既傳統而又現代的文化意識。上海繼2003年2004年“雜”“忙”之后,另出新意,以材料作文向考生展示出另類內容,對中學生自己的文化生活怎樣定位,考生可以從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差異和影響來談,可以談我們這一代以怎樣的眼光看文化的多元性,也可以自己的眼光去審視自己所處社會的文化現象。不一而足。
作者聯系郵件:estela1224@sina.com 本文已經發表于湖北教育雜志2005年7月
[今年花勝去年紅-----從2005全國高考看作文命題價值取向(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5.看星空日記作文
10.教師十查十看自查報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