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薛城實驗中學語文組 277000
進入了5月,距離高考越來越近,復習也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 對于廣大的考生來說,想要在高考語文中取得好的成績,必須先打消“語文沒法復習,復習了也沒有用”、“語文深不可測”的看法,建立對語文學習的信心。其實,同學們從沒有停止過對語文知識的積累,這種積累體現在天天都在運用語文。如果同學們能夠找到語文命題的考試焦點,就會發現語文的復習還是有章法可尋的。
首先,要抽出時間來研究考綱,對比今年和去年考綱的區別,既看考題之間的變化,又看考點之間的變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好好研究近幾年的考題。這樣就可以熟悉高考的命題思路以及考試要點。考什么,怎么考,對照自己,摸索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向和規律技巧,也就是說做題要有目的性。《高考說明》是命題的依據,也是最好的指南。“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難”在樣題中都有體現,仔細的研讀考試說明可以幫助同學們明確“復習什么,怎么復習”。 要做到提高演題質量,反對“盲目做題”。除過老師把關外,歷年的高考試題就是最好的做題指導,自己的薄弱環節就是自己的復習重點。
其次就是要建立一個語文的知識網絡。語文學習沒有目的性的最大根源在于沒有形成語文知識網絡,那么在這個階段,不妨以高考試題的分布比例來構建一個復習的知識網絡。第一階段對語文全面知識點的復習已經結束,但由于每個同學的程度和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不同,需要在第二階段查漏補缺,及時發現自己的個性化錯誤,及時練習改正。在第二階段解決復習的惟一辦法就是“勤”,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一步。老師一般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中采用綜合訓練,用普遍性的講解來鞏固知識,作為同學就應該及時將自己的不足及時反饋給老師,再進行針對自己的強化訓練。想要有提高,再聰明的人也要下“笨工夫”。如果說把第一階段的復習比喻為“織網”的話,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補網”。同學們要充分運用手中的資料進行“自我檢測”,每個人反饋的信息都不相同,自我檢測能夠滿足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及時的發現自己不同于別人的錯誤和問題,從知識掌握、能力水平、思維方法、解題技巧等方面找出原因,進而調整好復習的方向和步驟。甚至還可以指導學生將那些典型性的錯誤分類收集,分析出錯誤的性質和原因,裝訂成一本“錯題集”,并時時的溫習。
再次要走出復習的誤區,復習重點應該放在對基礎內容的復習上,這也是試卷上最容易得分的地方。而對于基礎知識的復習不應該只注重那些生僻的內容,而應該著重復習那些看似容易卻很容易出錯的內容,例如一些“常用卻易記、易混的詞語”等。有效的使用課本,尤其古詩辭文。要通過對已學課文舉一反三,培養正確的語感,積累知識。這便要求同學們對所做的題要弄清所以然,“答案正確在哪,不正確在哪”都要做到心里有數。做每一道題時都要清楚這道題考察的是什么知識點,是什么能力的應用?體現了考試說明的那些內容?了解自己的缺陷是知識點不清呢,還是思路不清,是表述不清?
[高考前一個月語文學科如何備考(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4.語文學科教學課件
6.課前一分鐘幽默演講稿
10.技校期末備考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