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華池 轉
娘,大哥他回來了!
作者:鈕保國
4月30日上午10時30分,網上廣為流傳的《娘,大哥他回來了》一詩作者鈕保國先生走進新浪網嘉賓聊天室與廣大網民互動交流。在訪談中鈕保國介紹了這首討的創作經過,鈕保國表示這首詩他只帖了兩遍,第一遍是發給了新加坡聯合早報,用E-MAIL發過去的,第二個是在新浪網新聞中心的網友評論上貼的。
鈕保國在談到為什么來新浪網做訪談時說,“當看到網上有一些人猜這個、猜那個的, 還有國外的一些媒體也是猜這個、猜那個,據說美國的讀書城這個網站,就把我說成了是什么什么,說是官方的御用文人,或者是怎么怎么著,其實我真的不代表任何人,我只是想表達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也沒想把這首詩在任何的媒體上發。我把這首詩寄給我的朋友,包括紙介媒體的一些朋友,我只想告訴他們,我想了這么一首詩,讓他們看一看,真正發的就是新浪網,我用BBS匿名的形式發了一遍,其他那些都是別人轉載的、轉帖的,我只想說明這一點。”
以下為《娘,大哥他回來了》一詩全文:
當你跨出機艙的那一刻,
我就認出了你
父親一般偉岸的身軀
母親一般睿智眉眼
在你的身上依然是那樣的明顯
唯有那零亂的白發
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
走上前去,說一聲
大哥,你回來了
我的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所堵塞
想當初為推翻帝制
是你拉著我的手
在村口的大樹旁
一同告別了咱娘
踏上北伐的戰場
當取得勝利的時候
是你讓我寫信告訴咱娘
忠孝不能兩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九一八的槍聲
激起了你我兄弟的男兒血性
你手持漢陽造血染臺兒莊
我手握大片刀喋血平型關
在戰壕中你我分享著一口干糧
在青紗帳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槍
淞滬戰役
敵后戰場
武漢保衛戰
戰斗在太行山上
你我相互鼓勵
打回老家去
讓侵略者血債血償
保衛黃河
保衛長江
保衛全中國
政治上的歧見使你我漸行漸遠
政見的不同使你我兵戎相見
五十年的相互敵視
親者痛仇者快
五十年的不依不饒
讓咱娘氣瞎了雙眼
娘曾在彌留之際呼喚著大哥你的名字
說不見著大哥你她死不瞑目
然而娘撐到了最后
還是眼睜睜地望著東方
無奈地撒手人寰
五十年后的今天
你終于回來了
跨過海峽,越過高山
一路風塵
掩飾不住你急迫的心情
一路上你我低頭不語
來到我們離開家鄉時
娘送別我們的那棵大樹下
我手中捧著咱家的族譜
你手里拿著一炷祭祖的高香
我們兩人一起來到娘的墳前
我叫一聲
娘,大哥他回來了
你哭一句
娘,兒子來見您了
兩個在戰場上從不知屈膝的漢子
兩個五十年來誰也不服誰的男人
如高山塌陷般地跪倒在了娘的墳前
任憑淚水嘩嘩地流淌
任憑夕陽西下,月亮升起在樹梢間
我對著黃河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黃河之水涌起了欣慰的淚花
我對著長江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三峽大壩轟然的水聲就像那迎賓的禮炮
我對著長城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長城內外剛剛盛開的杜鵑
紅艷艷的,好像是特意為你鋪就的紅地毯
我對著昆侖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昆侖回應著
就像是家鄉的父老
簇擁在咱家老宅的門口
扶老攜幼,口中喃喃
回來了,回來了,回來了
冥冥之中我們好像聽到了娘的聲音
她又一次給我們講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斷
一把筷子就永不會被折彎的道理
還囑咐我們“這個家離開誰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們兄弟二人的兩副肩膀
共同承擔”。
鄉親們扶老攜幼
簇擁在咱家的老宅前
看到我們兄弟二人偉岸的身軀
又走在了一起
他們情不自禁地
鼓起了掌
這掌聲代表著娘的心愿
這掌聲代表著鄉親們的心聲
人們奔走相告
“他家大小子回來了”
“他家大叔回來了”
“他家大爺回來了”
這一聲聲的“回來了”
讓人不禁心頭一熱
這一聲聲的“回來了”
讓人不能自已而淚水漣漣
大哥呀大哥,你早該回來了
咱倆早該擯棄前嫌
我知道你雖然富有了
我的日子也在蒸蒸日上
但是兄弟不和
鷸蚌相爭
漁利的總是門外的豺狼
要想在外族人面前真正地昂起頭顱
還需要你我兄弟聯手實現紫氣東來
夢回唐朝
咱家門外的豺狼
賊心不死
隨時都想闖進門來
禍害咱家的牲畜
偷吃咱家的牛羊
我們兄弟倆可要看清呀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囑
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
不管到什么時候
誰也不準更名改姓
誰也不許吵鬧著分家分田
這是娘的囑咐
也是晚輩的希望
大哥呀,“中國”兩個字比你我的生命
更重要
大哥他回來了
消息猶如閃電一般
傳遍了大江南北
傳遍了家鄉的村村寨寨
人們期待著
期待著你我共同匡扶社稷
人們期待著
期待著你我的
第三次握手
再鑄輝煌
(四川省金堂中學童華池轉摘自新浪網)
作者郵箱: thc88@126.com
[連戰來訪,網上詩歌佳作薦讀:娘,大哥他回來了!(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白姑娘閱讀答案
4.我的爹娘閱讀答案
8.年味詩歌推薦
9.新年小詩歌推薦
10.愛國詩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