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勇 湖北谷城三中
語文教材的編排形式也是影響教學的一個因素。新版高語教材由32開改為16開,在課文及練習部分的右側(cè)留下了5厘米的旁白,以便于讀者作旁批,這無疑是語文教材編排的一場變革,是觀念的革新,也無疑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不知編者出于怎樣的考慮,注釋部分字又小,行又長,且沒有旁白,既不便于閱讀,又不便于作點筆記。因此,筆者認為,注釋部分應分成左右兩個小塊,且右邊也應留5厘米的旁白。
其一,不留旁白破壞了整體美。特別是有的頁面,只有一二行注釋,卻拉得老長,與整個頁面很不諧調(diào)。
其二,注釋部分讀者有時也會加批語,這樣沒有空隙的編排恐怕也與新教材編排的指導思想相背。而且正文部分的旁白有時是不夠用的,尤其是文言部分的課文,注釋所占頁面超過一半的不為少數(shù),其正文的旁白就很有限,這樣注釋部分若留出空白,就可以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正文部分是五號字,每行長約12厘米,行距3毫米,看起來就很舒服;而注釋部分是小五號字,每行長近17厘米,行距只有1毫米,造成閱讀注釋很不方便。特別是注釋超過10行以上的,在轉(zhuǎn)行時很不方便。筆者缺乏科學資料來證明這樣的編排違背了人的視覺特性,但我相信科學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筆者曾在所在學校的部分班級做過調(diào)查研究,在所調(diào)查的班級中,有81%的學生認為注釋行太長、行距太小,字體太小,閱讀時選擇、轉(zhuǎn)行不方便。為此筆者還對照了不少報刊,發(fā)現(xiàn)用小五號字編排的,每行長度絕大多數(shù)都未超過10厘米,而閱讀起來就方便得多。另外,注釋較多的就是文言文,不可否認,文言文學生總有些厭學情緒,閱讀起來感覺有些障礙,那么,注釋編排的不合理,只能加深其厭學情緒,加大閱讀障礙。
總之,注釋的編排破壞了整體美,又不實用,不方便,還會影響視力,依愚之見,本著為廣大師生服務、方便師生的精神,宜將注釋部分右側(cè)也留下5厘米的空白,并將注釋部分分成左右兩塊,每塊行長8厘米,兩塊之間留5毫米的間距。
聽說又要出新版的語文教材,不知道是否還是16開,若是16開,真希望編輯們能聽聽我的這個建議,能看到新的、編排形式更合理的教材。
作者郵箱: SANREN123456@TOM.COM
[語文教材注釋編排部分的建議(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黑板報的版面編排
5.部分的同義詞
10.《天凈沙·秋》譯文及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