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雅禮中學 徐昌才
自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問世以來,人們對詩歌的主旨探討向來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詩歌運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極富文化傳統內涵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對自己依戀、眷念和癡情的美、愛與理想的珍視和告別。剖析這些意象在文化傳統中的象征意義,有助于我們從一個更深刻的層面來理解詩歌所抒發的感情。
(一)云彩。云彩往往出現在雨后初晴的天空,它高蹈塵外,秀麗飄逸;它光輝圣潔,纖塵不染;它閑游天空,自由自在;它五彩斑斕,美麗迷人。詩歌《再別康橋》首尾兩節兩次出現“西天的云彩”,而且前后呼應。詩人作別的不是母校康橋,而是“西天的云彩”。作別時的情態氛圍是一反常態的“輕輕”“悄悄”。這些描寫很容易引發人們的聯想:似乎詩人重回母校有如一陣清風,輕輕地來,悄悄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打擾如情人般酣睡夢鄉的母校;似乎詩人重回母校有如一位游子,無聲無息地來,無影無蹤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驚動如母親般忙碌操勞的母!諊禽p柔靜謐的,情調是輕盈空靈的,意象是柔美秀麗的,“彩云”在這里被作者賦予了更多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呈現出母性的光輝圣潔、女性的典雅秀麗和心性的自由浪漫,讀著如此詩情畫意的句子,我們自然容易體察到徐志摩遺失在康橋的刻骨銘心的愛,永世不忘的情和圣潔銷魂的美!安试啤蓖宫F出了強烈的女性情結。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首詩《竹枝詞》是這樣寫的: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這是一首情歌,寫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枝;江中流水,波平如鏡。第二句寫歌,是她耳中所聞,江上清風,撩撥情思;情郎歌聲,入耳動心。第三、四兩句則就近取譬,言此意彼。晴雨不定的天氣,艷麗朦朧的彩虹,巧妙地烘托出女子的迷惘眷戀,忐忑不安。云彩、彩虹成為女子心情的生動寫照。如此看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作別西天的云彩”,當是有根有據的。時至今天,人們仍然習慣于給女子取名“彩云”,這也說明了“云彩”(彩云)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有恒遠固定的象征意義。
(二)金柳。樹樹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國文化中有悠久的傳統。賀知章的《詠柳》這樣寫:“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币欢䞍删湟匀擞髁,典雅秀麗。一樹[綠柳,高高站立,似碧玉一般鮮潤光活,光彩照人;又如美人一樣亭亭玉立,熠熠生輝。裙帶飄拂,腰肢款擺,婷婷裊裊,楚楚動人。三四兩句用一“裁”一“剪”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大家閨秀心靈手巧,聰穎能干的形象!对伭啡肆惑w,互比互喻,柳成了美人的象征。今天,苗條女孩的窈窕身材被稱為“柳腰”,年輕女子被稱為“嫩柳”,女子彎彎靈秀的眉被稱為“柳眉”,男人和別的女人發生不正當的關系被說成“尋花問柳”“路邊花柳”“眠宿花柳”,這些例子都表明,柳作為女性的象征有其廣泛的運用和悠久的傳統,而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則又把柳所象征的女性形象描繪得光輝燦爛,金光閃閃,柔美無比!澳呛优系慕鹆/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河畔的金柳,是傍晚太陽的輝煌給垂柳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夕陽中的新娘”是那“金柳”幻化而成的形象,濃妝艷抹,光輝燦爛,深情款款,美麗動人。這光輝燦爛的新娘形象又倒映在波光艷影里,康河柔波給新娘形象涂上了一層朦朦朧朧,恍恍惚惚,閃閃爍爍的色彩。如此柔曼披拂的金柳,如此美艷動人的新娘,怎么不“蕩漾”在詩人的心頭,令詩人如癡如醉,神魂顛倒呢?
(三)青荇!扒嘬簟币庀笠彩敲琅南笳鳌G嘬簦ń衩舨耍,花開時常在陽光下泛光如金,因此又名“金蓮兒”。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形態與生態近于荷花,又稱“水荷”。《詩經關雎》第二章這樣寫道:“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保ㄋ细≈L短不齊的荇菜,那姑娘左右兩手忙著撈它。她也是一個溫柔美好的姑娘,我日夜都在想著要得到她。)詩歌托物起興,以物喻人,以柔順飄拂的荇菜比喻窈窕嫻淑的女子,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表達了一種朝思暮想,愛屋及烏的癡戀心理!对娊涥愶L澤陂》有兩章分別是這樣寫的:“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保ㄔ谀浅靥恋陌哆叄L著蒲草與荷花。就像那個美人兒,我心愛她沒辦法,使我晚上不能睡,涕淚交流如雨下。)“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保ㄔ谀浅靥恋陌哆,長著蒲草和菡萏。正像那個美人兒,身材豐碩面容美艷。想念她晚上不能成眠,伏在枕頭上左右翻轉。)這兩章詩歌兼用比興,感物起興,以荷喻人,荷花的鮮艷燦爛比喻女子的面容姣好,楚楚動人,這是一種原型象征。從這個角度上看,青荇是荷花的另一種名稱,因而青荇實在也就是美人的象征!丛賱e康橋〉是這樣描繪“青荇”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痹姼钄M物為人,賦予“青荇”以人的情態生命,把水底青荇寫得活靈活現,情意綿綿!坝陀汀泵枘∩,油光翠綠,濃艷欲滴;“招搖”寫情態,有情有意,有滋有味,青荇似乎正在向詩人招手致意,表現出一份難舍難分,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份似水柔情,這種輕柔姿態,多象一位脈脈含情的女子送別情人時所特有的情態啊。徐志摩借“青荇”,借“水草”寫出了一種對母校如對情人般癡情眷戀的感情。
(四)天上虹。這一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在西方,整條彩虹被認為是圣母瑪麗亞的象征,是她把天和地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在古希臘,圣潔的彩虹是女神(艾麗絲)的象征;在古代中國,彩虹被看作是陰陽結合的象征,中國民間也常以彩虹指代美人的。徐志摩《再別康橋》這樣寫“天上虹”:“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币院缬魈叮院缬鲏簦姼杞柚疤焐虾纭边@個色彩斑斕的意象把潭和夢聯系起來,渲染出一種瑰麗多姿,如夢似幻的氛圍。“揉碎”而“沉淀”的“天上虹”既絢麗多彩,又破碎飄零,顯示出作者遺失在康橋的美夢幽艷凄冷,無法挽回。顯然,這種凄艷、飄渺的意象“天上虹”更多地呈現出一種女性幽怨、柔美的感情色調。
綜上所述,《再別康橋》在傳情達意時總是有意無意地選擇那些色彩繽紛,靜謐柔美的意象來表達濃郁的女性情思,這或許是與詩人對母校康橋情人般的癡戀,慈母般的摯愛的情感有關,或許也與他置身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有關。一句話,在徐志摩筆下,金柳的金光燦爛,青荇的華麗鮮艷,彩虹的輝煌爛漫,云彩的飄逸高潔,將他的母校(康橋)描繪得儀態萬方,美麗絕倫!詩人所依戀、眷念和癡情的美、愛與理想原來就是這樣一位康橋
美神!
(長沙市雅禮中學徐昌才410007郵箱:xccwxx@163.net)
作者郵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再別康橋》的女性情結(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再別康橋教案課件
5.再別康橋閱讀答案
6.再別康橋最新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