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新世紀的鐘聲已經敲響,21世紀理想的教師究竟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國內外學者眾說紛紜,仁智各見。在此,我想談些個人的想法。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要有高的理想。作為教師來說,走上教育崗位以后,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只有設置這樣一個目標,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為鎖定在這個目標上,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否則會走彎路,會荒廢時間及精力。
教育和其他職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是其他事業所不具備的,它要求教師富有更高的靈性與悟性。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只有具有強烈的沖動、愿望、使命感、責任感,才能夠提出問題,才會自找“麻煩”,也才能擁有詩意的教育生活。寫詩是要有靈感、悟性和沖動的,真正的教育家也應具備這樣的品格,永遠憧憬明天。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
一個理想的教師,應善于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為什么沒激情,因為他發現不了自己的可愛之處和偉大之處。一個人永遠不會超過他追求的目標。同樣,一個人也永遠不會超過對自己的評價。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往往是這個人事業能否成功的標志。自信使人自強,適當的“驕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才華發揮至極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所以校長應該保護教師的這種自信,甚至于帶有“驕傲性”的自信。作為教師也應珍視這種自信,不因一時挫折而喪失自信。我認為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個是追求成功,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撞擊了,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競爭,是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一個不善于合作的教師,他走不了太遠。因為這個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社會如此,教師職業也是這樣。我們的教育對象,我們的學生,處在非常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時時刻刻接受著多方面、多層次的影響。教師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成功,取決于教師在多大的層面上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對學生施加影響。對于一個會做工作的教師,他會調動千軍萬馬來實現自己的教育抱負。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領導,非常善于調動幫助他成長的各方面因素。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教育愛,就是教育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我們有很多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教,但是他從沒有在教的過程中尋找到樂趣,心中也沒有涌起一種愛的熱潮,這樣的教師永遠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遠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諦。
未來的教育家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
教師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只有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鼓勵孩子去不斷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我始終認為,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愛心。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會把他的青春、智慧,無怨無悔地獻給孩子們,獻給教育事業。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復5年10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5年。一個實實在在教5年的人,與一個教了1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樣的。
一個優秀的教育家,他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人,應該是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一個人為什么能夠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個有心人。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
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基礎抓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個教師都可能成為在中國非常有影響的教育家,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于是否做一個有心人,是否執著,是否有恒心。當然,我們知道,教育家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工藝素養。
因此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作為一名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教育不光是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作為一個教育家,作為一個理想教師,他應該非常關注社會,非常關注人類命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只有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塑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在課堂里面和學生討論環境、人口等問題,才能喚起孩子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如果教師整天關心的是名次,是分數,孩子們的心胸怎么能得到發展?學校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應該是息息相通的,而現在卻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學校的生活很苦難。因此,要使學生更好地生活,要使今后的社會更加理想,更加完美,首先要凈化我們的校園,并使我們的學生具有人文關懷精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帶著他對未來理想的追求。
理想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教師生存在不同的環境,有的在重點學校,有的在非重點學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農村。孩子也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礎。有的人經常會埋怨:怎么讓我到這樣一個蹩腳的學校工作。總希望給他一個更好的環境。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想說,所有的環境,都能夠產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難,都可能造就教育家。事實上,環境好壞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一個名氣很響的重點學校,它的規范多,它的自由可能就會少;而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人的創造性可能得到更大的發揮。我經常對我們的優秀校長說,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為不是你的教學水平特別高,而是你的學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學校、你的老師。只會教好學生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只會教好學生的學校,也不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學校。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燒起理想的火焰,我們才能使我們整個民族變得強盛,變得有凝聚力,我們才能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站住腳。教育是永恒的事業,一代教師的追求,兩代教師的追求,全體教師的追求,會在校園里燃燒起理想的火花,并從而使我們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
(本文作者系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教育哲學博士生導師)
(摘自:中國教育報10月11日1版)
[21世紀理想的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相關文章:
4.冬天怎用成語形容
8.金碧輝煌怎麼造句
10.理想的階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