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深圳10月9日電 一款專門針對兒童而設計的專用手機將在本月中旬亮相深圳市場.深圳部分教育專家認為,兒童過早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多數學校不提倡在校園內使用手機。
據了解,兒童手機外形卡通,共有三種顏色,分別是粉紅色、藍色和綠色。它與成人手機最大的區別在于:沒有數字鍵,所有的按鍵設置非常簡單,對沒有太大識字量的兒童來說更易操作,不會過多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另外,該手機還特別研制了限制呼出和限制短信發送等功能,以減少學生同外界的聯系。
深圳一家手機銷售商說:“這款兒童手機的目標消費群體是在校學生,重點針對小學生,每部800元左右。公司正在同運營商接洽,通過移動運營商的網絡,在全國范圍內開發兒童手機的定位功能,不管小孩跑到哪兒,家長對小孩的行蹤都了如指掌,爭取把定位的誤差范圍控制在50米之內。”
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小學校長梅仕華說,“學校不贊成家長給小孩使用兒童手機,目前學校使用手機的學生還比較少。”現在學校的教學樓內都裝有IC卡電話,家長都給學生配了IC卡,方便與家長聯系,有特殊情況時還可使用老師的辦公電話與家人聯系;而家長與班主任也有固定的聯系方式,萬一家長有需要,也可通過找班主任聯系到自己的孩子。”
據了解,在兒童手機上市之前,其實深圳市7成中學生已有了手機。學生的手機來源主要有幾個渠道:6成手機是孩子向父母軟磨硬泡得來的;3成手機是父母作為禮物或獎品主動送給孩子的;有1成的手機是家長不同意給孩子買手機,孩子自己以各種手段籌錢買到的。
深圳市外國語學校熊學珍老師說:“深圳市外國語學校是全市較早開始向學生帶手機說不的學校。早在去年,學校領導就意識到了學生使用手機的弊端,學校制定了一系列計劃,要求學生處、團委、班主任及生活老師全面參與,共同引導和監督學生將手機清出校園。一些班級還申請參加創建無手機團支部”......”
但在深圳的多數家長卻希望學校同意讓孩子擁有手機。華強北賽格商場做生意的鐘先生說:“家長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安全,給小孩配一個手機,可隨時保持聯絡,心里會很踏實。在人多的公共場所內,好動的小孩身上帶一個手機會方便很多。”
家住深圳彩田村的家長趙女士認為,如果家里生活條件準許,給孩子配一部手機也沒有問題,家長也可通過兒童手機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完)
[深圳兒童手機上市引爭議:過早使用弊大于利]相關文章:
5.上市公司年終總結
6.使用只要造句
7.使用也是造句
8.使用新穎造句
9.使用屹立來造句
10.使用仿佛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