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碧桂園學校 常勝
內容摘要:品牌民辦學校應具備的的基本條件;科學先進的管理;鮮明的辦學特色;課程改革。
關鍵詞:創辦品牌 民校 思考
民辦學校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物,近年來,民辦學校更是風起云涌。《民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與實施,為民辦學校提供了發展契機和法律保障。一些民辦學校為了擴大影響,搶占教育市場,提出了創辦“品牌學校”的口號。那么,品牌學校應具備什么條件呢?創辦“品牌”又如何實施呢?筆者結合自己幾年民辦學校的工作經驗,作了一番深入的調研與思考--
一、品牌民辦 學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良好的投資環境
最大限度的爭得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校長和投資者有
良好的協調關系。
2一流的硬件設施
比如:辦公、教室、宿舍、餐廳、娛樂設施、微機房、各種場館、校園
網建設、環境綠化、體育設備等等。
3、 團作協作、勤勉學習,有創新精神的領導班子
新型的領導應該懂得: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想方設法控制自己的員工,
而在于真正實行人性化管理,盡可能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極大鼓舞員工的“士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消除消極怠工情緒,減少內耗,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4、 優秀的師資
要達到甚至超過國家規定的學歷,年齡結構合理,教育教學基本功過硬,
有豐富的民辦學校的工作經驗,積極上進,善于合作等。
5、 較好的生源
如果一所學校不管什么學生都收的話,那么注定這所學校是短的,特別是高中學生,一定要有選擇的錄取。
二、科學先進的管理
1、 管理中應該堅持的原則
(1)、服務原則--將學生、家長視為自己的顧客,學校工作以學生為中心,
建立起以教學成績、學生評價、家長滿意度為主體的教職工評價機制,使全體教職員工從根本上轉變觀念,以提供教育服務為已任,改變工作作風,實現“顧客”的需求與學校發展期望的統一。
(2)、全員參與原則--首先制定教師責任制度,使全體教職員工都參與到
學校管理中去,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促使員工積極主動的分擔學校的管理目標和責任。
(3)、安全原則--一切為學生的安全、學校的安全著想,安全工作是民辦
學校最重要的工作。
(4)、生源原則--招生、固生是民辦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如果放棄了這個原則,那么學校只能垮掉。
(5)、減員增效原則--減員增效是學校生命之所在,全力以赴抓效益。沒有效益的學校是不可能長久的。
(6)、責任原則--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責任心決定一切,態度決定命運。要對公司負責、對學校負責、對老師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
(7)、有助于原則--有助于公司的再擴大、有助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助于老師才華的施展。
(8)、人品第一原則--人的能力不夠,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得到彌補,如果人品存在缺陷將會出現問題,甚至是大問題,這樣的人是絕對不能用的。民辦學校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絕對經不起折騰的,所以學校領導、老師的人品是非常重要的。
(9)、持續改進原則--學校制定出富有挑戰性的戰略規劃和改進目標,并實施在“顧客”滿意度、教學過程和教育體系進行有效測量和分析基礎上的持續改進措施,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的質量,增強學校的競爭力。民辦學校如林,競爭相當激烈,不改革、不進取就意味著死亡。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這樣的學校才可以得到持續的發展。
2、 教師的職責管理
(1)、教師應該真真正正、實實在在愛我們的學生,把每個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我們決不能拒絕孩子的合理的、正當的要求。
(2)、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能力不強可以用責任心和態度來彌補,而責任心不強、態度不好將一事無成。
(3)、教師是教學的行家里手,要將課教得有序有效。
(4)、具有愛憎分明的立場,要把愛撒向學生。
(5)、非常懂得學生的心理,善于做學生的工作。
3、 學生管理
(1)、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
(2)、學生沒有錯,教育不好學生是教師最大的無能。
(3)、開除學生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失敗。
(4)、允許學生犯錯誤,每時每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5)、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的學生。
(6)、和學生成為真正的知心朋友,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7)、嚴格管理也是一種服務,是學校的特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但是要做到“嚴而有情”、“嚴而有度”,決不體罰任何一個學生。
(8)、管理中落實“尊重教育”。一是尊重教育規律,教師要按照教育規律而不是按照個人的主觀愿望去實施每一項教育活動;二是尊重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
(9)、傳統的教育模式是讓學生適應老師,我們應該改變--老師要學會適應學生。
4、 人力資源的開發
(1)、提倡人性化管理
尊重老師的個性,允許老師張揚自己的個性。人品第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將現代企業管理融于學校管理之中(特別是海爾管理模式)。一是靠政策拴心留人,通過制度的改革和創新,特別是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爭取用好的制度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二是靠真情 拴心留人,這就要求管理者對人才有真情,辦實事。三是靠事業拴心留人,但凡有責任感的人才都想干出一番事業,只要我們積極為有識之士提供發揮才能、施展才華的良好機遇和條件,必然會有大批人才愿意為集團、學校建功立業。這幾點留才的辦法并不新鮮,很多集團公司都這樣講,但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
(2)、使用“鯰魚效應”
WTO背景下,《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以后,中國的民辦教育競爭將更加激烈、殘酷。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的競爭,而是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人!因此,我們必須--
A、 發展是硬道理--適用于經濟,也適用于教育。不發展就意味著死
亡!
B、 WTO背景下,如果我們的教育沒有戰略的思考與本質的革新,如果
不是跨越式的發展,前景將很不樂觀。目前中國的教育現狀,無論從數量、質量還是層次結構上,都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否則我們就會步企業發展的后塵,我們的民辦學校也會成為“昨夜星辰”!所以我們必須在民辦學校里注入新鮮活力,就要適當的改革,甚至是大踏步的改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住腳跟。
C、 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制度,實行低職高聘、高職低聘。
三、鮮明的辦學特色
1、有的學校在指定學校的發展目標時好高鶩遠,急于擴大辦學規模,熱衷于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甚至提出不合實際的“國內一流”的宏偉發展目標,作為奮斗目標還是可以的,但是最主要的是要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因校施法”。
2、每所學校在指定發展規劃時,不僅僅要重視外延式的發展,更要注重內涵式的發展,實事求是定好本校的位置,在“特色”和“個性”上狠下功夫,腳踏實地的辦學。辦學沒有個性是致命傷。
四、課程改革
1、 校本課程主要有民族文化、自然探究、社會探究、藝術體育探究和學科探究
五大類組成。
2、 民辦學校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否則家長不會花很多錢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
其中課程改革也是學校的特色之一。可增加一些校本課程:
(1)、民族文化。 以國學為主,,誦讀和研習代表民族文化精粹的詩歌、散文、政論等內容為主,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自然探究。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的影響,引導學生對地理生態、動物植物、宇宙空間、資源環境、科學創造等問題進行有選擇的學習與探究,以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創新意識。
(3)、社會探究。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重大時政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對經濟、政治、法律、國家、國際等社會問題進行有選擇的學習與探究,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藝術和體育探究。 通過對音樂、戲曲、舞蹈、繪畫、建筑、體育、禮儀、形體、書法等方面的欣賞和學習、探索,鑒賞美、學習美、創造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體魄。
(5)、學科課選修類課程。 對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信息技術、音、體、美等方面確有特長和潛能的學生進行特殊培養,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同時,對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學科學習方面確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外補課輔導,使其達到畢業要求的水平。
結語: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
--彼得埃利雅得(澳大利亞未來學會主席)
作為領導和管理者,應指明方向,創設環境,發揮個性特征和團隊精神,絕對不能設定框框,強行命令,抹殺個性與限制群體智慧。
_______筆者
參考文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胡衛《關于民辦教育發展與規范的思考》
作者郵箱: changsheng182003@yahoo.com.cn
[創辦品牌民辦學校的幾點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民辦學校教學計劃
4.民辦學校年檢自查報告
7.品牌管理專業論文
8.
10.精選關于品牌營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