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紅
一、教學目的:
1. 理解、感受這首詩的優美意境和深刻含義。
2. 理解這首詩的藝術特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感受這首詩的優美意境和深刻含義。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馬思聰《思鄉曲》
(二)出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三)余光中簡介
(四)教師范讀全詩,注意節奏和重音
(五)學生齊讀全詩
(六)分析全詩(思想內容)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
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對妻子的依戀
后來--墳墓--母子死別-對母親的追念
現在--海峽--游子與大陸分離-對故土的眷戀
母子深情 綿長
夫妻恩愛 厚重 綺麗迷人
生死悲痛 巨大 最感人
思鄉哀愁 綿綿無盡 最驚人
由個人思鄉之情到普遍的家國之情的升華
(七)分析全詩(藝術特色)
1.意象新穎、單純、明朗、集中、強烈
2.正語反出
3.形式美
(1) 結構
變化中有統一的美,活潑,流動,生機蓬勃。
(2) 音樂
重章疊句, 韻律優美,節奏感強。
(八)總結
是我國民族傳統和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九)拓展閱讀,席慕蓉和李廣田的《鄉愁》,引導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機動)
(十)拓展遷移
仿寫:鄉愁是 幸福是 歡樂是 痛苦是 愛是
(十一)作業: 1.背誦余光中的《鄉愁》
2.課外摘抄自己喜歡的詩歌10首并背誦
3.閱讀余光中的《鄉愁四韻》,寫出對詩中四個意象的理解。(機動)
(十二)結束曲:《送別》(機動)
[《鄉愁》簡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鄉愁》的教案
2.有關鄉愁的教案
3.與鄉愁相約的美好
4.鄉愁造句的例句
8.鄉愁優秀教案
9.鄉愁教學課件
10.詩歌鄉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