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四中 于耀東
1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識記普通話的讀音,能力層級A。語料選自多音字、易讀錯的字!爸笔嵌嘁糇,讀Zhuo時,義項有1穿衣。2接觸;挨上。3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著在別的物體上。4著落!皥讨痹瓰榉鸾逃谜Z,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后來指固執或拘泥,也指堅持不懈。這里的“著”是“使附著在別的物體上”之意。讀“zhu”時,義項有1顯著,2顯出,3寫作,4著作。 “束”只有一個讀音,即shu 。在我們周圍常聽有人讀作“su ”。屬于誤讀。“娠”也只有一個讀音,即shen 。 可能受其偏旁“辰”的影響,從女,辰聲,但在此詞中卻不能讀作chen !百W”的情況與“娠”相同,不能讀“亥”的音,即hai 。
2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能力層級A。 A項“寒喧”正確寫法是“寒暄”!靶睆目冢曇粲嘘P!瓣选睆娜,跟太陽有關!昂选笔且娒鏁r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話。B項“世外桃園”的正確寫法是“世外桃源”。此熟語源于陶元明的《桃花源記》,因為文中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遠離戰爭和苛捐雜稅的寧靜而美好的地方,所以后人把這種理想的境界喻為“桃源”,寫成“桃園”,就喪失了原有的意義。 D項“走頭無路”的正確寫法是“走投無路”,成語的意思是逃跑、投靠他人都沒有門路。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熟語中“走”與“投”是并舉的兩項行為,寫作“頭”則解釋不通。
應該說這道題出得較好。錯誤項不是偏、怪、難的字,而是學生常寫錯的字,這才真正起到了服務生活、服務教學的作用。 此題中還有易寫錯的字,如 A項的“哄堂大笑”,常誤作“轟堂大笑”,“興高采烈”誤作“興高彩烈”。 C項的“綿里藏針”寫作“棉里藏針”。 D項的“怨天尤人”寫作“怨天憂人”,“變本加厲”寫作“變本加利”。 項的“川流不息”寫作“穿流不息”。
3 [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同義詞的辨析,能力層級 D !氨┌l”與“爆發”,考查了適用的對象!氨l”指(力量、情緒等)忽然發作;(事變)突然發生!氨┌l”指突然發生、發作;突然發財得勢。二詞都有突然而強烈地發生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爆發”強調事態發生迅速變化,使用范圍較廣,既可用于火山、火藥等具體事物 ,也可用于運動、革命等抽象事物,還可以指突然發出的聲響,如雷聲、掌聲等!氨┌l”強調來勢迅猛,適用較窄,多用于與水有關的事物或人的性格脾氣,還可以指用不正當的手段突然發財或得勢,這時含有貶義。 “撫養”與“贍養”也考查適用對象。二者都有供給財物,滿足生活需要的意思。但適用的對象不同。“撫養”用于長輩對晚輩、兄姐對弟妹的養育,有時可用于對動物的保護和飼養!百狆B”是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且著重指供應財物。 “盈利”與“營利”重在考查詞義的細微差別。二者都有獲得利潤的意思!盃I利”強調的是主動謀求,動詞。“盈利”是除去成本及其他費用后的利潤,名詞。從語境分析,商家搞廣告宣傳 的行為,是主動謀求利益的行為,故選“營利”。
4 [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成語的運用,能力層級 D 。 A項“火中取栗”曾在98年的 高考中考過,其句子是“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的烽火,銷售價格甚至低于成本,這對消費者來說,倒正好火中取栗!苯衲旮膿Q了一下語境,仍舊考查其意義。98年的句子讓人誤以為“能從中撈取好處”,今年又讓人誤以為“非常危險”,其實都錯了!盎鹬腥±酢钡涑龇▏獾堑脑⒀裕馑际且恢缓镒雍鸵恢回埧匆姞t火中烤著栗子。猴子教貓去偷,貓用爪子從火中取出幾個栗子,自己爪子上的毛被燒掉,栗子卻被猴子吃了。比喻冒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當而一無所得。女記者到伊拉克前線采訪,的確是冒險,但她不是為別人謀利,這是職責,因此用“火中取栗”不當。 B項“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中東和平因巴勒斯坦人士的被害而被扼殺,在此形容其難以實現,十分恰切。 C 項“ 雪上加霜”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美元對歐洲經濟有著強大的支持作用,此處用“雪上加霜”,很好地描繪出了歐洲經濟的處境。 D 項“馬首是瞻”,古代作戰時士兵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進退,比喻跟隨別人行動或聽從別人指揮。常用句式是“唯。。。。。。馬首是瞻”,是賓語前置的一種固定形式。“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意思是不再服從美國。此句敘述的情形,可以從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中,歐洲各國對美國的態度上得到證明。
5 [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能力層級 D 。 A 項的書名號使用錯誤,因其不是書籍,而是一種考試形式,所以應該用雙引號。 B 項兩處問號使用錯誤 ,后面的內容是陳述她忘記的內容,不是疑問。正確的用法是第一問號處用逗號,句末用句號。 C 項錯誤最多。兩處的冒號不當用,這是轉述別人的話,且成為句子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引號也不當用。分號是在分句中,逗號不足以表明層次時使用,此處沒必要!靶疫\52”是電視臺的欄目名稱,不可使用書名號。
6 [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層級 D 。 A、C、D三個句子都屬于歧義。 項是定語“數百位”限制的范圍有歧義。即它是限制“死難者”還是“家屬”。消除歧義的方法是改變語序。(1)數百位家屬出席了死難者的葬禮。(2)親屬們出席了這數百位死難者的葬禮。 項是狀語管轄的范圍有歧義。即“別”是管到句末,還是“送禮品”。消除此處的歧義只需在“送禮品”之后加個逗號即可。 項是語序不當造成歧義。它可以理解為(1)這張照片的形象是孫燕。(2)拍攝者是 孫燕。通過調整語序,即可以消除歧義。(1)這是2002年11月拍攝的孫燕的照片。(2)這是2002年11月孫燕拍攝的照片。
[2004年全國卷文試卷詳解(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蒙古等)(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陜西導游詞范文
3.陜西的導游詞范文
5.西藏羊卓雍錯圖片
6.海南的導游詞
7.內蒙古導游詞
8.描寫內蒙古的散文
10.西藏布達拉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