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明
教學目的:1、了解《左傳》寫戰爭特點。
2、體會人物性格及語言的嚴密論辯力量和忠心。
3、重點虛詞:無乃、其、之
重點實詞:勞、遠、東
重點句子:(略)
教學重點:人物語言內容理解
教學難點:人物性格把握
教學時數:1課時(在全文提示預習一節課上進行)
教學步驟:(一)《殽之戰》內容概括復習提問
決策階段[(①段): ]
行軍階段[(②段: )(③段: )]
戰爭階段[(④段: )(⑤段: )]
戰后階段[(⑥段: )(⑦段: )]
(二)導析第一段內容
1、朗讀及初步理解
(1)范讀 ①分成兩場面;②兩學生分別口譯一場面。
(2)訂正學生口譯,弄通全段內容。
2、自讀及重點字、詞、句理解。
(1)虛詞:無乃( )不可乎!其( )誰不知?
吾見師之( )出而不見其入也!
(2)實詞:勞師以襲遠(勞: 遠: )
秦師遂東(東: )
(3)句式:①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②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③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3、研讀及思想內容把握
(1)蹇叔一共有幾次說話?
(2)為本段選一小標題( )
①蹇叔哭師;②蹇叔諫襲鄭;③蹇叔論戰。
(3)蹇叔“諫襲鄭”基本觀點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哭秦師”中蹇叔有哪些預見?(用原句回答)
(4)兩場面中表現了秦穆公和蹇叔怎樣的性格?
蹇叔:
秦穆公:
(5)秦穆公為什么不聽蹇叔的話?
4、全段內容概括與大語文引伸
①《左傳》寫戰爭有一個什么樣突出特點?
②“殽之戰”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
③仿此段寫一段文字評論美國打擊恐怖分子戰爭?
例文:武力打擊恐怖活動,無乃不可乎?勞命傷財,傷及無辜;恐怖分子身藏暗處,敢死不要命;戰爭一升級,勢必引起世人恐慌,世界動蕩,其挑起世界大戰,也不一定。況且美國四處國際警察充任,其發戰爭財狼子野心,誰人不知?恐怖活動著實可恨,但武力打擊也決非唯一之舉。何不坐下來依靠政治手段解決恐怖矛盾,還世人一個寧靜的生活,給世界一方和平空間?
④作業:口譯下面一段文字。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教者:李新明(高2002級3班
時間:2001.10.23
作者郵箱: lxm083@com.tom
[《〈殽之戰〉蹇叔論戰》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殽之戰原文及翻譯
3.《曹劌論戰》教案
5.《曹劌論戰》文言文教案設計
7.曹劌論戰課件
8.《曹劌論戰》課件
10.初三下《曹劌論戰》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