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了解珠穆朗瑪峰的有關地理知識。
2、能抓住要點概括登頂的幾個階段。
3、能突出重點,復述故事,從中感受登山運動員的英雄氣概。
4、體會景色描寫的作用。
一、自主學習
1、給加粗的字注音
峰巔(dian ) 砭骨( bian ) 崔巍 ( wei )
滯留( zhi ) 窒息 ( zhi ) 匍匐( pu fu ) 繚繞( liao )
履踐( lv )養精蓄銳( xu ) 尖錐( zhui ) 迸發( beng )
2、釋義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
履踐: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偉。
養精蓄銳:養,休養。蓄,積蓄。養息精神,積蓄力量。
齊心協力: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進。
二、結合自己的了解及相關材料說說珠穆朗瑪峰的地理知識。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快速默讀課文,并找出登山過程的時間和海拔高度,抓住關鍵詞,梳理登山過程,概括要點。(完成下表)
時間 登山經過(地點、人物)
5月24日9時30分 登山隊員出發,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沖擊
五個多小時后
三名隊員借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匍匐前進
夜色朦朧,星斗閃閃 登上峰頂,完成從北坡攀登的創舉
3、登山運動員有著怎樣一種精神?
4、根據要點復述課文內容。
四、研讀課文,學習精神
1、有針對性地快速閱讀部分章節,找出相關句子,說說中國登山隊員在突擊主峰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2、中國登山隊員靠什么克服這些困難的?
3、選擇自己認為最感人的段落或片段進行朗讀。(要求:能體現自己認為最感人的特點,能體現出登山員的英雄氣概)
五、賞讀課文,學習寫法
1、本文敘事詳略得當,說說文章詳寫了什么,為什么詳寫?
2、作者除了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還不時用閑筆描寫美麗的珠穆朗瑪景色。從文中找出這些句子并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里?你能仿寫幾句嗎?
六、拓展延伸
中國女登山家王靜在5月23日宣布從珠峰南線成功登頂,但此后尼泊爾當地媒體撰文稱,據直升機駕駛員透露,王靜搭乘直升機從大本營到二號營地。王靜當時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否認,她說:“直升機只是運送了背工和廚師。”但近日她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承認這是事實,但她同時表示事出有因:由于4月珠峰發生了歷史上最慘重的冰崩事故,在大本營到二號營地之間的某個地帶已經完全封閉,沒有其他道路可以穿越。王靜乘坐直升機從大本營飛抵6400米的二號營地,再攀登到8800米以上的珠峰峰頂。此舉引起巨大爭議的原因在于,它打破了歷來攀登珠峰的傳統:用腳從大本營攀登到峰頂。那么,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七、作業布置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瑪峰,站在珠穆朗瑪峰項上,你會有哪些話要說呢?寫一篇登山后的心得體會。
資源共享
1、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珠穆瑯瑪”系佛經中“神女”的譯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有巨大的冰川,最長達26公里。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攀登頂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珠峰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空氣稀薄,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彌漫天際。由于珠峰的地理環境獨特,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史:1、1841年:印度總監督官喬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記錄下珠穆朗瑪峰的地理位置。 2、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3、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4、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
幾十年間,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上登頂珠峰的漫漫險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達過她的頂峰,但同時也有近200名勇士長眠于珠穆朗瑪的冰雪世界里。
意義: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和科學工作者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首次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創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從60年代起,中國科學工作者對珠峰地區進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氣候以及現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獲得了豐富而有價值的資料。1975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在中國登山隊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精確地測定了它的高度,并繪出了珠峰地區的詳細地圖。所有這些,為中國開發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資源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2、寫作背景
自1921年起,不斷有人試圖征服珠穆朗瑪峰,但多遭失敗。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國探險隊的兩名隊員才第 1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 1960年5月25日,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員從北坡攀援而上,踏過千年冰雪,翻過萬丈巉巖,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3、作者介紹
4、認識登山英雄
屈銀華 、貢布 、王富洲 、劉連滿(從左到右的順序)
5、登山過程
6、 人物評價--劉連滿
中國登山隊首次攀登珠穆朗瑪峰,劉連滿以主力隊員身份參加了這一次 攀登活動。他一直走在隊伍前邊,負責偵察修路。隊伍通過北坳“冰胡同”時,他將一個個隊員從下方拉了上去,表現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崇高的道德品質。最后,他作為主力隊員參加了突擊頂峰的活動。突擊隊伍為了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有人指揮,決定由王富洲擔任組長第一代理人,劉連滿為第二代理人。
劉連滿甘當“人梯”的事跡傳遍了世界,老人家當年舍己為人、九死一生的經歷令他成為了中國登山界的一面旗幟。劉連滿也因此獲得了整整一大口袋的各類榮譽證書和獎章。其中,由賀龍元帥簽發的登上慕斯塔格山峰的獎章、證書以及中國體育最高榮譽獎章一直是劉連滿最心愛的東西。
更值得劉連滿自豪的是,他的“人梯精神”不斷地感染了幾代人,至今他還是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德育導師。
7、體裁
新聞是報刊上和廣播電視里詳細報道有新聞價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
通訊也是報刊常采用的基本體裁之一。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通訊除具有新聞性之外,還具有形象性。
新聞和通訊的主要區別是:
一 、新聞中的事實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訊則要求通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現實生活。
二、 新聞敘述要簡潔、明快、篇幅短小;通訊則要有細節描寫,還往往含有作者的議論,一般篇幅比較長。
三、 新聞的時效性比通訊更強。
[《登上地球之巔》導學案(新疆專用人教版八年級)]相關文章:
1.登上月球之巔課件
3.《談中國詩》導學案
8.人教版收復新疆課件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