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紅
教學目標 1與〈飲酒〉詩對比,體會詩人不同的創作風格,多側面認識了解詩人。2通過了解詩的內容,學習精衛、刑天抗爭不止的精神。3體會“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兩句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體會“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兩句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詩的內容,體會“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兩句的含義,體會詩人不同的創作風格。
教學課類型 自讀 教學方法 討論 主要教具 多媒體
學法指導 組織學生討論
板書設計 讀山海經(敘)塑造形象 贊美抗爭精神但又(議)發表議論 同情、惋惜
課后反思
時間 階段目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學生范讀自由發表見解討論賞析詩句小結拓展,談自己的觀點 一
導入我們學習了〈飲酒〉詩后,初步地了解了詩人陶淵明那種自然淡雅的創作風格,也了解了他那種不愿爭名奪利的恬淡的人生態度。但是,詩人在閑適的內心深處自有浩然之氣,今天我們來學習與〈飲酒〉詩風格不同的〈讀山海經〉,來體會陶淵明的不同創作風格。二
范讀奇怪同學范讀本詩,詩中涉及了兩個小故事,看看大家讀這兩個故事中的人物的行為有什么看法?
學生范讀,點評學生談自己對精衛和刑天的見解和認識。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作者在讀了這兩個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呢?請大家小組之間交流。三
討論、賞析前四句中,作者塑造了兩個形象,精衛和刑天,精衛為了不再讓別人溺死而銜木填海,問:他們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呢?上寧死不屈、抗爭到底的精神。問:作者在詩中對這種精神怎么看呢?明確:“猛志固常在”,可以看出,作者的內心是贊美他們的行為的,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的內心深處的浩然之氣。在這四句中,作者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敘事的方式。接下來的四句:作者既然贊美了精衛和刑天的精神,可是(提問)為什么又說“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呢
?這兩句話怎么理解呢?明確:因為精衛和刑天的雄心壯志都是不可能的,不現實的,他們雖然有雄心,但是卻無法實現,只能是空想,空懷狀志,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問:此時,作者對這兩個人物有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明確:同情和惋惜在這部分詩句中,作者主要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對兩個人物發表了看法。四小結啟發學生作小結在這首詩里,作者塑造了精衛和刑天兩個人物形象,看法:既贊美他們的斗志和頑強不屈的精神,又對他們不能實現的理想而惋惜和同情,同時在這首詩里,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作者陶淵明的另一方面的品格,在他閑適恬淡的內心深處,有著浩然的正氣,這也是作者流芳千古的原因。五
拓展學習這首詩后,對精衛和刑天兩個人物的行為你有什么看法和見解,從這首詩里,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和收獲?六
作業自選一首陶淵明的詩,賞析詩句,并找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范讀組織討論,點撥賞析詩
句指導學生小結組織學生開放式的談話布置作業 進入新課的學習范讀并點評談看法討論賞析、小結自由發言作業
作者郵箱: huangenh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