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專稿 劉義忠
各省市及至區縣教育局都設有中小學教材教法研究室,各中小學都有教科室、學科教研組及至備課組,這些都是教學研究單位,有的學校依據科教興國,提出教研興校的口號,可見對教學研究的重視?v觀基礎教育的發展,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的迫切任務,我們需要建設一個高水平的教研隊伍,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學科學研究。否則就很難提高基礎教育的教學水平,保證中小學的教學質量。
現實情況如何呢?應該承認中小學教學研究工作很不盡人意。不少學校對教學研究未予以足夠重視。教學科研在領導腦子里沒有地位;有的教學研究單位名存實亡,無事可干,或形同虛設,不干實事;有的教學研究部門不務正業,成了考試研究室,成天就是出題目,制試卷,抓考試;不少科研單位為生計問題犯愁,教研員工資不到位,只好編教輔資料賺錢;有的教學研究方向不對頭,成了應試教育的溫床,成天研究的就是如何提高升學率,如何應付考試,或者干脆在一起出題目、編資料、猜題押題。
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提高,就必須不斷壯大教學科研隊伍,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擴大教學科研成果。學校領導應該重視教學科學研究,并帶頭親自參加研究。不重視調查研究,不重視教學研究,不重視教學科學發展的行政領導,很難說是一個合格的領導。
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多開展調查研究和進行教學實踐,為教學的科學化多做貢獻;同時,要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把教學學科當成一個系統學科來研究,敢于發表意見;要用最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武裝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積極進行教學創新,首先是教學理念創新、理論創新,從而帶動教學實踐的創新,又把教學實踐的創新升華為理論的創新。現在,有的學校開展電腦備課,利用網上信息和軟件資料充實自己的備課內容,這種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的做法,在有條件的學校是值得提倡的。
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關鍵是把握好中心,要把以考試即升學率為中心的研究,轉變到以日常教育教學為中心的研究上來,從應試教育的研究轉變到素質教育的研究上來。要研究新課程,研究素質教育的教材、教法和學法,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指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這是方向問題,也是中小學教研的真正價值所在。
[中小學教研到底應該研究些什么?]相關文章:
3.春節有些什么故事
4.應該的近義詞
6.心累到底是什么
7.是應該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