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李俊 215626
合作學習是當今盛行于歐美中小學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模式,臺灣學者黃政杰認為,它“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依據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個異質小組中,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體目標!保ā杜_灣省國民小學合作學習實驗研究》)與主要關注師生活動的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合作學習更強調發揮生生互動的積極作用。國內外的研究實踐表明,通過有組織的合作性人際交往進行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而且對學生情意的發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意義。討論教學法是實現合作學習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
討論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為實現某個教學目標或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合作探討,并因此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交流情感,發展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特點在于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利于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第1卷第202頁,上海教育出版社)
在一般的討論法教學中,許多老師總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討論問題的設計、討論方法的選擇、討論程序的調控以及討論氛圍的創置等方面,而忽視了對討論結果呈現方式的探討。在討論教學中,以上各方面誠然重要,但僅注意到以上方面是不夠的,討論教學的效果如何,最終須落實在討論結果的呈現方式上;即使以上各個環節完成得比較順利,如果其結果呈現方式選擇不當,也可能使整個討論活動功虧一簣,或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對討論結果呈現方式進行研究,有利于更大程度上認識和實現其內在價值。
我認為,討論教學法中討論結果呈現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分組交流式
這是合作學習討論法中最常用的一種結果呈現方式,它是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每一小組各派一名代表,陳述小組討論中的最終意見。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情形:1、各小組在討論中意見基本趨于一致;2、所討論的問題難度不大,較易解決。比如,對于詩歌《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性格或該詩主題的認識,小組討論中較易達成一致,這一類問題大多可采用分組交流式。
分組交流的優點主要是:1、省時高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2、能增進小組內的合作;其不足是不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最終的交流,可能會淹沒一些有見地的觀點。
二、自由交流式
它是經過小組討論后,讓每一位學生自由表達自己意見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情形:1、討論的問題本身開放性極強,2、各小組討論中意見不能統一,3、教師出于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我表達的機會。
比如,學習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時,對于小說的主人公瑪蒂爾德得知借的是假項鏈而卻歸還了一掛真項鏈后情節會怎樣發展這一問題,討論的空間很大,小組在討論中也很難產生一致意見,因此,采用自由交流式就十分必要。
自由交流的優點主要有:1、充分照顧到了每一位學生,給所有學生都提供了陳述觀點和口頭表達的機會,2、能活躍課堂氣氛;其不足是:1、課堂節奏難以調控,2、可能費時較多,3、如果教師引導不夠充分,可能使交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能使問題真正得以解決。
三、辯論交流式
這是討論的最高層次,它可以打破原來的既定小組,借用辯論賽的形式來實現交流,讓持不同意見的學生重新分成兩組,然后選出三到四名代表,按辯論賽的規則進行。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以下情形:1、在小組交流或自由交流后,出現了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相持不下的情況;2、教師認為探討的問題很有認知意義,值得深究。
比如,對于馮夢龍的白話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文結局中杜十娘該不該扔掉辛苦積蓄下來的百寶箱然后投江自盡這一問題,學生在小組討論后的意見可能針鋒相對,采用小組交流和自由交流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時就不妨采用辯論的形式來呈現。
辯論交流式的優點有:1、能最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2、能鍛煉學生的快速思辯能力,3、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4、能使問題得到最大程度的探討和解決,5、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不足主要在于:1、過程較長,費時較多,2、可能會使課堂秩序混亂,因此辯論過程須要教師適時規范,3、可能會使邊緣學生脫離教學。
四、說寫結合式
它是把學生的口頭交流和書面表達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情形:1、學生經過了討論,但囿于時間限制,沒有進行交流或者交流不夠充分;2、學生在討論和交流后,問題的結果還不太明朗,須要學生課后進一步的思考;3、討論和交流已較充分,但教師認為討論的問題很有價值,值得學生課后整理總結。
書面表達的形式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問答式 就是由教師根據討論和交流的具體情況,列出幾個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后書面完成。問題的設計可多種多樣,只要切合討論的問題即可,例如,①你認為討論中出現了哪些觀點?②你覺得今天的交流中哪一種觀點最為有力,理由是什么?③你認為哪一種觀點明顯不可靠,為什么?④你感到今天的討論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⑤在討論中你有沒有背棄你最初的觀點,為什么? 等等。2、隨筆式 就是教師在交流或討論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自由選取課堂上的某一點--或討論方式,或討論過程,或討論觀點,或討論感受等--寫一篇隨筆性的文章,教師可以有一定的要求,也可不作限制。3、命題式 就是教師根據討論中出現的某個重要觀點,以命題或半命題形式讓學生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和限制的作文。對于書面完成的作業,教師批閱后可根據情況酌情處理,或集中在班上稍作評講,或讓學生自由傳閱,或選出幾份有代表性的作業印發給學生比較等等。
比如,教學曹禺的戲劇《雷雨》時,對于如何看待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感情變化這一問題,囿于課文是節選,討論和交流可能不夠深入,且這一問題關系到對人性復雜性的全面透視,因此教師不妨讓學生在課后閱讀《雷雨》全劇再寫一篇作文,使學生的認知品質能夠不斷提高。
說寫結合式的優點主要有:1、它把學生的口語訓練和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避免了傳統討論教學中使二者割裂的局面,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發展和提高;2、它能使問題的思考、討論和交流更加充分、全面和深入,避免了一般討論中淺嘗輒止,意猶未竟的情況;3、它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避免了一些邊緣學生脫離教學現象的發生。4、它使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和靈活處理教學進展時多了一種可行有效的選擇。基于以上優勢,且這種方式現在還不為大家所廣泛采用,所以目前值得提倡。當然,它也有其不足,主要在于:1、它將占用學生和教師較多的課外時間,2、課內的問題在課后完成可能會削弱學生的積極性,3、問題的交流不如其它方式及時。
總之,以上諸方式各有利弊,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教學安排和教學對象靈活選擇,揚長避短,發揮各種方式的優勢,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資料:
1、 徐蓓春,《語文課堂討論的最優化策略》,《語文學刊》, 2002年第1期
2、 賈淑云、陳蘭萍,《討論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1月第16卷第1期
3、 趙天宇,《組織語文課堂討論的藝術》,《現代中小學教育》,1998年第3期
5、王益來、羅琳,《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優化》,《語文學刊》, 2001年第6期
6、邰霞,《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嘗試》,《教育探索》2002年第2期
[合作學習理念下討論教學法中討論結果呈現方式淺探(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