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禮士中學 陳素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幼苗易折也易扶”,學校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任務不僅要“解惑”,更重要的是“傳道”。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加強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激發學生積極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從而使語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德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語文教學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尤其突出,對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使德育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之中,做到教書育人,培養、造就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二、 課堂教育是語文德育教育的保證。
中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最好的德育,美育教材。語文教學對教育、引導培養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相當關鍵。因此我在教學中,在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他們的心靈里播下適應社會健康發展的種子。在教學“談骨氣”一課時,引導學生列舉古今典型事例,學習聞一多、文天祥等人保持中華民族氣節的精神,在與外國人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故事,我在教學過程始終抓往“新裝”這一線索采取討論式,讓學生認識皇帝及大小官員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教育學生要無私無畏,敢天講真話,做一個誠實的人。在學習《儉以養德》一文時,針對不少學生因生活條件富裕而奢侈浪費的不良現象,我大講節儉的意義,教育他們崇尚勤儉,樹立艱苦奮斗的作風,字紙簍里的面包糖果瓜子不見了。此外,我還通過講解《望天門山》《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詩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立志學好文化,報效祖國。總之,我總是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的深度,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道德情感教育,做到既教育又育人,效果良好。
三、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語文德育教育的形式。
隨著“中考”語文考試形式的不斷變化,創新意識的不斷加大,學生的語文水平光憑每周的幾節課不能提高的,必須開展廣泛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老山界》《七根火柴》等課文時,我組織學生觀看紅軍長征故事片,宣傳革命英雄為了人民的幸福,祖國的前途不怕犧牲的高尚品質,組織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習熱情。“中考”語文試題靈活度大,說話題幾乎是近年來的必考題。這類題型要注意說話的對象、場合、禮貌用語等,我讓學生自編自練上學回家見面相互打招呼、問路、借用歸還物品、探望病人等小節目,通過活動,既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又把德育教育貫穿到整個活動,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獵取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美的情操。
四、 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言傳身教。
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廣博堅實的業務知識,而且要不斷充實和更新,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傳,又要身教,處處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用自己的愛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我的具體做法是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激發學生興趣,樹立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盡可能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參加難易不同層次的活動,對成績差的同學盡可能予以肯定,激發他們的學生熱情,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還經常注意自身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給學生樹立榜樣。
總之,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必須用愛心切實抓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加強熱愛祖國,文明禮貌等思想品質教育。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完成教育書育人的雙重任務,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淺談提高文言文的背誦效率
靖江市禮士中學 陳素志
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一項重要訓練。它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豐富自己的文言儲備,增強口頭表達能力,還能鍛煉、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中學教材選編的文言文都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精品,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其思想性和藝術性極強。有不少課文都是“中考”的重要內容,其背誦要求極高。可有的同學在背誦課文時,讀一句,背一句,結果常常是記住了后面的但忘記了前面的;有的同學將課文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背不出來。怎樣才能提高文言文背誦效率呢?
一、 熟練課文,理解內容。
由于歷史的原因文言文和現代文在字的讀音、意義上差異很大。通假字、異讀字、多讀多義的現象很普通。這就要通過反復朗讀認真把握每一個字的讀音,深刻理解每一字的含義及課文內容。如《出師表》一文,我通過朗讀,讓學生理解了諸葛亮勸勉后主劉禪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 ,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及“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這一主要內容。對背誦全文減負了很大負擔。
二、 理解思路,分合相間。
思路是背誦的線索,把握住它,背誦時才不至于出現章節的漏背,語句顛倒現象,并能促進和鞏固記憶。對較長的文言課文可按思路的層次,分段分層背誦,這樣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背誦。像《岳陽樓記》這篇文言課文,我就是指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把這較大的課文背熟并牢牢掌握的。(這一)課文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入手交代寫作緣由。主體部分是描寫景物。而寫景的方法則是先概括后具體。在具體寫景過程中又寫了兩幅完全不同的畫面,即陰冷和睛和這兩幅,每幅畫面又是先寫景,后抒情。寫景抒情是主體并非重點,重點在(第五段上)抒發作者的寬闊胸襟和遠大抱負。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思路,背一段,進一段,步步為營,分分合合,既輕松地背誦了這一課文,又豐富了學生的文言詞匯。
三、 劃分段落,分清層次。
背誦在理清作者思路的情況,還要劃分段落,分清層次,弄清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如《醉翁亭記》中一段景物描寫的語段,全段就是按“朝暮之果→四季之景(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的,弄清了這樣的順序,學生很快就背誦出來了。
四、 心專腦思,手腦并用。
心專腦思就是說思想要集中,大腦要思考。集中,不能心猿意馬。思考,記住易錯易漏的地方。像“靜影沉璧”中“沉璧”就必須采用思考記憶法。“手腦并用”就是說邊背誦邊默寫。這樣既可以促進心專腦思,又能檢查背誦效果。提高背誦的準確率。
五、 及時復習,反復鞏固。
學生背誦課文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所背誦的內容也會漸漸淡忘,尤其是文言文對初中學生來說遺忘率更高。因此要使學生牢牢掌握就有一個復習鞏固過程。必須注意在兩三天內復習一至兩遍,常拿出課文翻翻看看,大腦想想已憶憶,才能久而不忘。“中考”才能得心應手,拿到高分。
漫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途徑
靖江市禮士中學 陳素志
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指出:“語文教學在普通教育工作中算得上一個‘老大難’,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換言之,作文教學是“老大難”的“老大難”,常常使學生喊“難”,教師喊“苦”。面對這種現狀,怎樣才能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許多教師都做過探討,這也是擺在每個中學語文教師面前的急待解決的問題。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欲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功效,平時非下苦功不可,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 廣泛積累材料,豐富學生生活
俗話說:“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學生缺乏為“米”之炊,難以成文,這“米”的來源要靠平時的積累。閱讀,是學生作文積累的重要途徑。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我就發動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的閱覽室、圖書室、報紙亭等摘錄一些文情并茂的好文章,然后在讀報課上交流、評比(一、二等獎的文)每周選出五篇左右好文章刻印好發給同學們,讓同學們熟讀、欣賞、背誦、仿寫,同時號召大家訂閱報刊雜志,力爭做到人手一冊,使班內形成讀書熱。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深入社會,豐富生活,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觀察市人百態,寫《市場一角》。學生從生活中找“米”,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洞察力。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促進學生文思泉涌。
二、 以讀促寫,拓開作文空間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個閱讀面很窄的學生是很難寫出較高水平的作文的。閱讀應從課內到課外,學習擴寫、改寫、縮寫、續寫,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想象能力。像《石壕吏》的改寫,《孔乙己》的續寫。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我布置了學生利用寒暑假閱讀《西游記》《水滸》《三國演義》《紅樓夢》既有利于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些課文,又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新學期開始,我們就開展討論,交流閱讀體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 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養成寫作習慣。
葉圣陶曾說過:“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出來,把真實的生活所不曾經驗的事勉強拉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對于初一初二的學生提倡寫日記,但沒有感悟不動筆,也可以寫周記,充滿激情的文章才有靈性,無論日記還是周記,必須把好質量關,交任務的思想要不得。長此以往,有不少同學就是在寒暑也堅持寫日記周記,效果良好。
四、 創設展示才華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激發同學們的寫作感情及興趣,使之渴望成功。對寫作成功學生的優秀習作,我讓他們自己在班里發表,登在班級黑板報上,他們的自信心大大增強,寫作的閘門就會被打開,從而產生積極寫作的欲望和動力,寫作水平也逐步提高。再者我們在學校櫥窗上開辟“優秀習作園地”定期刊登部分優秀習作,對習作也是一種促進。我們還組織學生參加“彩虹杯”“肯德對雞”杯、國慶征文等作文大賽,對獲獎學生請他們談體會,不僅是贊揚、鼓勵,更是一種再學習再創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寫作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有充實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途徑諸多,方法靈活,還有待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完善。
[德育與語文教學關系初探(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德育演講稿
2.教師德育故事演講稿
6.小學教師德育的論文
10.小學教師語文教學主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