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精華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401
256213 山東省鄒平縣臺子中學 王海萍
我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小學時代好看歷史故事,看著看著自己也往往沉醉其間;上中學喜歡數理化,常常自己“逼”自己加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學兩年,幾乎所有課余時間都“泡”在文學名著里,讀著讀著,時而時而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時而讓思緒的野馬跑得很遠很遠,時而揮毫潑墨、下筆千里;工作以后,在讀教研論文的過程中,考慮的最多的是自己哪些東西與教學對癥下藥,如何將那些好的理論、經驗靈活的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
在幾年前,有一段時間,受現實諸多教學問題的困饒,我經常回顧自己讀書的情景,處心積慮地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自己在讀書的時候是怎么讀的--有時自己不是經常被文中的語言或內容激活了思維,因而由此及彼、浮想連篇的?有時自己不是在讀書時身不由己地提筆行文?那么學生是否也能被語言激活思維呢?不妨一試,此時我正教學《聽潮》一文,在教學中我有意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將自己想像到的情景說一說。15分鐘后,學生的談吐不禁令人擊節:有想到春天黃河邊野炊的、有想到自己去青島看大海的、有想到《水滸傳》、《三國演義》等電視劇的情節的......真可謂內容迥異,各有千秋。于是第六感覺告訴我:此舉前途無量。這已是1 9 9 9年10月的事了。
1 9 9 9年10月下旬,縣教研室舉辦全員培訓初中語文教改實驗教師教研活動。在研討發言中,我首次提出了讓學生寫聯想筆記這個觀點。并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予以完善和充實。我認為:聯想這種由此及彼的思維方式在語文學習走向大閱讀、走向生活的大背景下,正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最佳方式之一--學生在主動讀書過程中,其思維潛能能動地被特定的語言文字激化:喜歡的語句悟一悟,受到的啟迪發一發,產生的火花冒一冒,這樣便溝通了與之相關的生活(指廣義的生活:包括直接生活、間接生活、影視生活、想象世界、網絡世界、閱讀世界等)的聯系,進而通過心靈感悟形成一系列連鎖反應,再將其迅速及時地捕捉住、寫下來,往往就是一篇很不錯的聯想筆記。聯想筆記這種以讀物、語言為源泉、契機,通過聯想化被動吸收為表達傾吐,連接閱讀與寫作的學習方式,可讓學生的思維沿著自己生活、情感的軌跡,興致勃勃的、盡情的發散,發散出個性、發散出新意、發散出水平。在發散中讓學生感悟語言,熱愛生活,提升人生,提高寫作水平,培養創新精神。
2 0 0 0年4月,教研室在位橋一中召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討會,在確立各年級閱讀要點時,明確的將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寫聯想筆記,作為初二語文學習的重點(初一重在摘記,初三重在質疑,初四重在培養學生的文學賞析能力)。至此,寫聯想筆記已在全縣得到認可。2 0 0 0年暑假、寒假期末考試,初二語文試卷的作文之一,就是讓學生寫一篇聯想筆記。
新頒布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明文規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具有語文特色。語文學習讀為本,所謂“創新的語文特色”就是允許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理解,表達語言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教師應想方設法把學生從“大一統”的桎酷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和良好氛圍,使學生能夠自由自在的博覽群書,并且在讀書過程中,結合語境、聯系生活,讀讀、想想、議議、記記,養成寫聯想筆記的習慣,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終南捷徑。
聯想筆記--是溝通語文、生活、創新的樞紐。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401
[聯想筆記--溝通語文、生活、創新的樞紐(論壇精華帖)]相關文章:
5.語文生活的手抄報
9.創新的名人名言
10.創新的課堂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