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不必拘泥 該家訪時就家訪

發布時間:2016-3-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師報     2003-03-05     吳若巖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密切聯系的重要途徑。通過家訪,可以使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經濟狀況、學習條件、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和家長的文化素質、對子女的期望以及對學校教育的建議或希望,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進行家訪要注意避免“登門告狀”和“報喜不報憂”這兩種偏向。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現代通訊工具的普及,加上目前有不少地方和學校擅自實施“地方工作作息制度”,師生們為了應付“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各種正常和非正常的繁重任務,幾乎每一天都整天囿于緊張的教育教學之中,家訪便逐漸被不少班主任老師所淡化和遺忘。每當班主任需要和家長取得聯系,反映學生在校情況、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時,往往是以打電話“電訪”所代替,更多的是把家長“請”到學校、“請”進老師辦公室來,尤其是學生在校有任何異常的行為暴露時,不少學生及其家長動輒就是受“訓導”或聽“輪番報告會”,老師的家訪也就變成了家長的“校訪”。 

     這種“傳票式”的“家訪”,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幾點弊端 

     不利于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必須為人師表有高尚的敬業精神。家長被“請”到了學校來,很容易被家長認為是老師缺乏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態度不端正,草率從事,把本來屬于班主任的分內之事硬加在家長身上。一般來說,家長校訪都是在白天生產或工作的時間之內,家長的自身生產或工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響。雖然他們也能感受和體會到老師工作的辛苦,但有時也實在無奈。被老師硬“請”到學校來,有的甚至已充分做好了各種挨“訓”的準備,產生了抵觸情緒,顯然,其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不利于全面了解學生 

     家長被“請”到學校來,在老師辦公室里與班主任交談,不可能像在家里那樣氣氛輕松、溝通融洽。家長在有其他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往往有所顧忌,反映出來孩子的情況就不全面,有時為了“面子”,甚至可能失真,從而導致班主任工作的偏頗。 

     當然,隨著通訊的發展和工作節奏的加快,直接深入地進行家訪變得更加困難,“電訪”、發電子郵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快速了解問題的方法。但這種不見面的了解問題,總是有局限性的,任何通訊方法都不如深入體驗來得直接、全面。所以,家訪還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方式。

 

[不必拘泥 該家訪時就家訪]相關文章:

1.大班教師家訪隨筆

2.家訪工作計劃

3.教師家訪隨筆

4.小班家訪工作的總結

5.關于小班下學期家訪總結

6.教師家訪心得體會

7.

8.小學教師家訪隨筆

9.班主任家訪工作計劃

10.學年家訪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