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新聞網 2002-12-17
12月4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學區“三禮”教育工作會上,光華路第二小學出臺了新規定,在校女教師上課前必須化淡妝,著裝也應緊跟時代潮流。女教師的形象改了,男教師的形象是否也應該改變一下呢?
男教師的四大“頑敵”
“北京市內的中小學男教師的形象問題主要是不拘小節、言語粗俗。”著名教育體制改革家、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學區書記周宏林介紹,在平時,一些中小學教師對學生說話,常把“沒見過你這樣的”、“你怎么那樣討厭”、“你臉皮別那么厚”、“你怎么回事呀”、“你真不招人喜歡”等當成順口溜掛在嘴邊,這很容易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北京市教委人事處的馮老師說:“北京的男教師主要是教音樂、美術的老師留長發、不修邊幅等現象多一些。”
“邋遢、不修邊幅、不拘小節、言語粗俗是男教師有四大‘頑敵’。”剛從縣城的一所中學調到長沙市第11中學的女教師鄧端香說,最近,她身邊的一位男同事剛剛大學畢業,工作時粗心大意,常常忘記學校布置的常規檢查。
“農村中小學的男教師形象問題很多。”在農村中小學執教了33年的湘籍教師于友發告訴記者,男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注重自己儀表的現象在農村中小學很普遍。尤其是夏天,一些男教師上課時常常是頭發不梳、胡子不刮、衣著不整、鈕扣不扣,嘴里叼著一根煙、腳上穿著一雙拖鞋、敞開肚皮就走進教室里上課了。
他還說,他的一位男同事在課堂上講到精彩處的時候,常常“得意忘形”:一屁股坐在課桌上、或者用教鞭使勁拍講臺。當學生回答不上問題的時候,“豬腦殼”三個字就從他嘴里脫口而出。
盡管有不良習慣的男教師在教師隊伍中不是主流,卻是改善教師形象的一個隱患,因此,如何消除四大“頑敵”、清除部分教師的不良習慣是目前改善男教師整體形象急需解決的問題。
粗線條 + 細線條 = 教師的標準形象?
對于教師的儀表和形象,我國教育部門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北京市教委人事處的馮老師介紹說,國家教育部在1997年下發的13號文件《關于重新頒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第8條規定:為人師表,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著裝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于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馮老師還特別提醒說:“文件中對教師形象只是提了一個粗略的要求,更多的要求需要由各級教育機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去細化。”
據周宏林介紹,1999年3月,北京市呼家樓學區就結合國家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出臺了《教職工一日生活要求(試行)》、《校園文明用語五十句》、《校園忌語四十條》等具體規定,并要求教師們嚴格執行。此外,還出臺《教師評價方案》,規定學生家長可以參與學校管理,把學生家長對教師個人形象的評價占學校綜合考評的10%,使教師的形象有了根本的改觀。
瀟灑 + 幽默 = 學生的最愛?
什么樣的男教師最受學生歡迎?本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對該校小記者團的65個小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喜歡什么樣的男老師?”
記者話音剛落,學生們就爭著發言,“我喜歡有紳士風度、處處都讓著學生的男老師”,“我喜歡和藹、有幽默感、能和我們學生打成一片的男老師”,“我喜歡知識豐富、落落大方、講究教學方法、引導我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男老師”,“我喜歡有陽剛之氣、有樂觀主義精神的男老師”。
還有一個男學生站起來掰著手指頭告訴記者:“我喜歡的男老師,一是要外表英俊瀟灑,充滿青春活力;二是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三是能為學生做事;四是要有超前意識。”
根據學生們的發言,記者將男老師的類型歸納成三類:一是只注重外表形象的男教師,二是只注重教學方法的男教師,三是兩者都注重的男教師。然后,讓學生們舉手表決。記者發現,喜歡第一種類型男教師的學生只占47.6%,喜歡第二種類型男教師的學生占76.9%,而喜歡第三種類型男教師的卻是100%!學生們對自己的老師的認可程度高達98.4%,只有一個學生說該校某位男教師“樣子很兇”。
該校楊寶珍校長告訴記者,在該校任教的教師幾乎清一色的是師范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教師們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綜合素質高,充滿青春朝氣。因此,早在2000年6月,學校就統一了教師的著裝,男教師上穿天藍色的短襯衫,下穿黑色的褲子,顯得活潑而不失穩重;女教師則穿紫色的裙裝,顯得淡雅而不失高貴。此外,學校還利用每周二和周三下午對老師們進行計算機培訓和英語培訓。
隨后,記者在北京市定福莊中學、大黃莊小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學校采訪時發現,外表英俊瀟灑、談吐機智幽默的男教師是學生們心目中的最愛。
男教師該如何“整容”
“你的問題非常有趣。”臺灣“國立陽明大學”羅時成教授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每次上大課時,他總是穿著套裝,打著領帶出現在學生們的面前。
而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長郡中學政治組高德生老師每天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后,他總是拿著電剃刀對著鏡子先把自己的胡須剃干凈。然后,用梳子把自己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再打上領帶,穿著深藍色的西裝,出門前還不忘對著落地鏡子前后照照,看看自己的形象有沒有“修煉”好,這才趕到學校去上班。他告訴記者,這個“修煉”過程不到10分鐘。
這么短短的10分鐘的“修煉”時間,為什么男教師都照顧不過來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多數不注意自己形象的男教師是因為他們的形象觀念淡薄。
于友發老師說,農村教師形象問題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教師本人對自己要求不嚴,放松自己,對自己服務于學生的職責和師德的要求沒有充分認識。
“除了個人的原因,還有社會方面的原因和學校方面的原因。”高德生老師認為,社會大環境的禮儀風氣沒有形成和學校相關制度不健全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對于男教師來說,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老師進行必要的禮儀培訓,另一方面本人應該加強角色意識。
“教育界要千方百計地強化教師的角色意識,以干部之德育教師之德,以教師之德育學生之德。”著名教育體制改革家周宏林說,中小學教師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日常儀表、工作作風、學識風范都被學生們暗暗地模仿,都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留下好的或不好的足跡和烙印。所以要重視以教師行為規范為楷模的學生養成教育,這是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決定的。
“男教師經常修邊幅,衣著要端莊,穿著精神一些,學生們看著心里自然喜歡。”鄧端香老師認為,男教師要文明用語,不要出口成“臟”,對學生說話,語氣要緩和。男老師的為人也應隨和,言出必行,誠實守信。
臺灣的羅時成教授也認為注意個人著裝和個人形象是每個教師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他們是學生的表率。良好的儀表對于教育者或者政府職員來說,是一種修養,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文明。
[女教師化妝 男教師也應整整容?]相關文章:
1.贊美女教師成語
4.關于女教師的優秀散文
5.《認識整時》課件
6.女教師入黨申請書范文
8.化妝教學課件
10.吶喊整書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