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學分制給中學帶來了什么?

發布時間:2016-8-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2-11-17     劉波 記者 胥茜 

 

      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成都石室中學于2000年開始試行學分制,成為我國較早試行學分制的中學。如今,其進展狀況如何?有何經驗得失?這些都成為教育界內外十分關心的問題。最近,記者帶著眾多疑問,走進石室中學。   

      9月18日,石室中學教學大樓櫥窗前,《學分制14問》赫然其上:石室中學為何要實施學分制?學分有哪些問題?修滿多少學分才算合格?如果提前修滿學分怎么辦?學分和高考有什么關系……     

      據了解,由學校教導處收集整理的《學分制14問》張貼出來好幾天了,目的是讓全校學生對學分制有一個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此舉很受全校師生歡迎。     

      今年五、六月份,兩年前最早試行學分制的高2003級,又像兩年前一樣,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一些兄弟學校,包括上級主管部門都在關心--     

      “有學生提前修滿學分,參加高考嗎?”     

      “沒有”,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胡令給予了十分肯定的答復。     

      上學期末,高2003級確有4名修滿學分的學生提出申請,可是,由于《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同意成都石室中學試行學分制的批復》還未正式出臺,這件事被擱置下來。學校講明原因后,4名學生非常理解,現在已投入到高三的緊張學習中。     

      胡令說,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也是學分制試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群人。6月中旬,《批復》正式出臺,特別提到:對達到規定學分要求的學生,由學生本人申請,經學校同意,市教育局批準,可準予提前畢業并發給全省統一印制的高中畢業證書,并準予提前參加高考和保送大學。     

      為了聽聽高三學生的想法,守候了幾節課,總算碰上兩個理科班的女生,她們先是列舉了學分制的幾條優點:彈性學業,如果學得好,高二就可以考大學;獲得更多的自由,讓一些特長有機會展示;聽說以后還可以跨年級選課……最后,她們說,“學分制有點復雜”,“雖然已經試行了3年,可是仍然沒有完全弄明白具體的算法!     

      說起學分制,高三年級英語教師姚隆芬和化學教師王文利認為,學分制強調了激勵與約束,讓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了評價的載體,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個性發展空間,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學習制度。語文教師趙清芳說:“學分制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力度和容量都較原來有所加大,在授好必修課的同時,教師還要能開出高質量的選修課,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并給予他們獲得更多學分的機會!比曛,她曾開出《文學名著欣賞》、《古典知識講座》、《中國現當代詩歌欣賞》等選修課。     

      對石室中學的學生來說,學分制更多是一些感性的認識,對教師來說,學分制帶來壓力、動力與思考。     

      學分制與石室中學的結合絕不是偶然     

      學分制與石室中學結合絕不是偶然。與全國許多重點中學一樣,石室中學也曾被一個問題長期困擾:很早就提出“學生要全面發展,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口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效果并不太好,原因何在?     

      經過苦苦思索,答案似乎有了:停留在號召、提倡層面而不形成機制的口號,沒有生命力。要讓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可能,要讓學生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需要一個有機的載體,需要一些看得見的動力。     

      于是,三年前,時任校長王紹華一班人在本校最早提出了“學分制”的概念。2000年8月,《成都市石室中學高中學分制暫行實施方案》“出籠”,并決定在當年的高一年級試行。     

      石室中學現任校長王明憲說話簡潔明了、一針見血:“作為國家級示范高中,每年考多少大學生是‘規定動作’,如何選擇具有實驗性、示范性的‘自選動作’,找到學校新的發展點和增長點,才是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思路“撞”出路,選準學分制作為突破口,石室中學看重的是學分制是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的統一。它可以讓優秀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它可以讓學科成績欠佳的學生另辟蹊徑,獲得更多“第一課堂”之外的成功機會與體驗。     

      一個高二學生說,實行學分制后,不少具有特長的同學比原來更樂意“表現”自己,不放過任何“劍走偏鋒”的機會。大家也非常樂意選擇交叉學科、邊緣性的選修課,以提高綜合素質,拓寬“捕獲”學分的渠道。     

      石室中學所設學分分為合格學分、績點學分、獎勵學分3種。不管是在高三還是高二,只要修滿308分合格學分和100分績點學分的學生,就可以提出申請,參加高考,進入高校深造。     

      石室中學規定,兩年內合格學分累計缺40學分,或語文、數學、英語累計缺18學分者,應退回高二試讀,兩次試讀不合格者應予退學。試讀期間若取得60%的合格學分者,次年可進入高三學習,繼續補修完其余學分。     

      據介紹,石室中學高2003級沒有學生退回高二試讀,每學期補考的學生也極為個別。而在高二就提前修滿學分的該年級學生,大多憑借的是獎勵學分,包括學科競賽獎、藝術體育獎、其他特長獎和省市三好、優秀學生干部等其他獎勵內容。     

      邊試行邊科研,今年初,石室中學申報的成都市教科所“十五”科研課題《高中階段實施學分制以優化教學系統要素和教學系統結構的研究》正式開題。王明憲說:隨著實踐與探索的深入,我們驚喜地發現,學分制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生提前參加高考與否的問題,它所帶來的是--     

      一所學!罢w的革命”     

      石室中學德育處今秋一開學就接到任務:研究德育工作與“學分制”如何有機融合。     

      學校的思考是,只得學分不扣學分,不叫機制,學分制應該同時具有獎勵與約束的功能。教導處劉主任介紹,即將出臺的德育學分將進一步完善學分制。學生見義勇為、好人好事,除了過去的表揚,還要予以相應的學分獎勵;學生的違紀行為在給予處分的基礎上再扣除一定學分,做到定性與定量的最佳結合。     

      同時探索的最新“策略”還有: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選修高年級的課程或參加高年級的學科考試,允許這類學生在上課時間到教師資料室或圖書館自修。針對學生的“偏科”現象,揚長避短,用某一學科的競賽成績彌補另一學科的學分。比如,一學生某次數學考試成績未達到合格學分,該生可以申請用其他學科競賽所獲獎勵學分進行學分彌補,但總分數不超過20分。     

      胡令說,初涉學分制,設想的更多的是對學生的管理,探索至此,學校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讓學分制與教師的教學、與課堂教學改革等工作結合起來。比如,“與學分制相適應的教師結構工資制”就在考慮之中;一個可供學生使用3年,人手一冊的《學分制素質手冊》也即將公開亮相。     

      石室中學上述思考與探索,顯示了同一種方向:石室中學的學分制正走向更寬闊、更深刻的方向,它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帶來的是整體的震動、思考與改革,學生,只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受益群體。     

      全新的改革總是與嶄新的問題相伴,石室中學也正面對一些無法回避的困難與矛盾,盡管有的還只是一些擔心:     

      學分制將使中學教學管理更加復雜,原有的教學管理框架必將受到沖擊,如何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配套制度?     

      學分制需要外部環境與外部政策的支持,否則,到了高三,學分制又將回到應付高考的軌道上;     

      學分制自身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加全面真實地反饋學生的素質特征……     

      這些問題,顯然不是一所學校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更多學校、更多人的探索與努力。     

      有理由相信:只要探索不止,希望就永遠存在。     

      背景資料     

      學分制是現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在國外是普遍的學習制度。在我國,學分制在大學已較為普遍,但在高中只有部分學校試行。目前,全國有包括北京在內的21個省、60余所學校在進行高中學分制試點。     

      學分制是相對學年制而言,以選課制為前提,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基本計量單位,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學分作為畢業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中學學分制試行的目的和大學一樣,都是為了將選擇權交給學生,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創新精神。     

      中學與大學學分制的不同之處在于,大學實行的是學段學分制,一般規定學生在四年內修滿一定的學分;高中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對于適用學分制的課程,規定學生在每一年修夠一定的基本學分,沒有修夠的,假期末參加補考,補考合格后計相應學分。     

      除此之外,中學學分制內涵有所豐富,功能有所擴展,它被賦予了評價功能,它的結構更加多元,在保留大學學時學分的基礎上又引進了獎勵學分。

 

[學分制給中學帶來了什么?]相關文章:

1.中學開學標語

2.中學春節日記

3.中學團員年度總結

4.中學美術教學課件

5.高中學校入學感言

6.中學班級軍訓口號

7.中學生善行日記

8.中學教學計劃

9.中學工作總結

10.中學日記大全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