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巷子雜文隨筆
南京多有小巷。在錯過的拐角里,深藏讓你驚艷的景致。
走進空巷子,放大開來的“仁”字佇立在前方。
儒雅校長。第一次認識孫校長,就被他儒雅智慧的大家風范所吸引。他把小學語文教育比作“大石塊”,認為第一塊是國學經典。他組織專家和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12歲以前的語文》,200多所學校加盟一路追隨。今天,走入孫校長的校園、課堂,全方位感受孫校長智慧深遠的教育理念,他的童子功思想,讓我們找尋并留住基礎教育的根,靜待花開。
情智課堂。聆聽了吳校長的《春聯》一課。吳校長創新使用教材,從整個單元主題入手,將課堂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將文本與學生掌握春聯寫作特點融合,巧妙引領學生從春聯內容的特點、寫法的特點兩大方面設計活動,安排教學。春聯在課上,春聯在課外,春聯在心里。
童心教育。彭老師的《兒童詩》敲開塵封已久的心門。老師和孩子共同創作,孩子們內心的純真與美好如絲絲清泉,綿延不絕。童真,世間最美好的.情愫,這獨有的文化是最珍貴的記憶,在每個人心中美麗綻放。
小巷深深,深幾許?
遠眺,燕山疊翠。
竟有一種沖動,想在力量集結的交匯處,找尋我們自己的空巷子。
而我,竟然找到了!
2011年2月,參加機構國培班,與北師吳國珍教授生命相遇,聆聽講座種下心靈覺醒的種子。
2011年5月,應吳老師之邀給研究生講座《享受教育過程》,發出“愛是奶牛”的聲音。
2011年10月,參加吳老師舉辦的首屆世界教師教育峰會專場“教學勇氣在中國”,分享《成長,初戀般的感覺》。
2012年,吳老師關注人口流動留守兒童撤并失學、擁擠大班、校車事故、鄉師斷層、師源危機,艱難爬坡內心經歷光與暗的交錯摸索前行,形成近6萬字的《論重建農村教育培養農村教師》發我,如明亮的燈塔照明,使我的工作重心凝聚為“城鄉統籌教師共同體讀書敘事”。6月,吳老師主筆“教師心靈旅程孕育教育制度嬗變”,邀我走進有關教師心靈成長共同體的理念與行動路徑交織的深層交流中。
2013年3月,在北京中關村三小跨校敘事探究活動中分享《從課堂崩潰中走出來》,之后吳老師推薦關于我的好消息——共同體行動研究個案縣出現。
2014年,一年系列突進,隨緣播種走向公眾的教師心靈成長共同體建構原型。4月,組織63位校長教師參加吳老師組織的全國“飛翔者——教師勇氣更新”跨校敘事活動,凝聚教師心靈旅程共同體力量,促使教師從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心靈體驗中汲取能量。6月,勇氣種子根植田野,玉田率先區域推進教師勇氣共同體本土化發展,退休老領導、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組建共同體,70多歲老股長,60多歲老局長和不滿10歲的娃娃以及家長從講故事開始,在知行層面奠基體制基色。8—11月,組織專家成員引領河北省68000名小語教師讀書敘事,推薦書目《教學勇氣》點擊人數46188人次,譯者吳國珍教授的北京講座《教師敘事:再論心靈突圍奠基制度突圍》點擊人數39079人次,教師參與26期簡報分享敘事689篇,閱讀499249人次,評論251415人次,且鄉村教師居多。
2015年5月,始料未及的讀書熱情,影響到河北省繼續教育中心,啟動全省43萬中小幼教師勇氣更新讀書敘事遠程培訓。圣誕獻禮,成立“勇氣村”,全國教育精英匯聚網絡云端,于大千世界取一己之觀,于萬象之中取一像之得,讀書敘事。之后,教師共同體讀書敘事,成為教師培養模式歷史性轉變實踐中各種探索力量之一。
周六,廊坊文安縣的王校長帶領他的團隊成員一行8人,走進我們的小巷——伯庸街,這是種石得玉的地方。看了三所學校。一所學校一個故事,校長娓娓道來。王校長說:理念本土化的“識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校長內生領導力。我說:空巷子而已。
感受來自真實教育的啟示,就著指尖和足尖生命的律動,旋舞內心的節奏,通達靈魂底層與源頭緊密聯結。那源頭就是空巷子——去怨懟,釋憤恨,存遠心,達致境。
德國當代心靈大師托爾說,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不是藝術、科學或科技成果,而是能洞見到,人類自身心智的正常狀態,已被一個基本的瑕疵破壞而功能失調,甚至瘋狂。
從南京到玉田,穿過空巷子,懷著無限的端莊走向遼遠。
【空巷子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巷子雜文隨筆01-11
空紅包雜文隨筆01-11
眠空雜文隨筆01-19
空巷子詩歌12-27
陌路塵空雜文隨筆12-12
巷陌人生寬窄巷子印記的雜文隨筆12-12
了伴的空巢老人雜文隨筆12-28
空巢老人的牽掛雜文隨筆12-12
空巢老人的牽掛的雜文隨筆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