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優秀隨筆
自新學期開學以來,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課堂上的我,總是熱情滿懷地組織學生,引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課后便及時將課堂上的精彩片段:成功方法、失敗經歷、靈動瞬間與幸福體驗記錄下來,盡管生活因此而變得十分忙碌,但我還是樂此不疲,并決定將自己這種每課一思的做法堅持下去,甚至還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一定要抓緊時間,做到不浪費每一秒鐘,以此來拉長自己的生命。
可是,在與同學們一起學習完《認識太陽》一課之后,卻沒有讓我產生一絲興奮,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時,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這節課我失敗了。盡管課前我同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上網查找了大量有關太陽的知識;課堂上我認真組織學生,積極引導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但是同學們的表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不濃厚,參與的熱情并不高漲,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反思自己這節課失敗的原因,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與之前的學習內容相比,這節課側重于知識的學習,因此不需要提前安排學生進行必要的材料準備,但是這并不等于學生不需要進行必要的知識準備,而且從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看出,知識上的準備與材料方面的準備同樣重要,它們共同構成了學生課前準備的內容。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某些預想,比如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猜測,或者是想象有可能出現的教學情景,或者是提出將要探究的問題等。總之,這樣的準備工作,可以看作是同學們探究意識形成的開始,可以轉化成為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原始動力。然而在這節課之前,我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甚至頭腦中還存在著這樣一種錯誤思想,就是只有相關的操作活動才需要認真組織學生動手實驗,在此基礎上,再引導他們開展合作探究,以實現新知識的學習。我只是知道這些,并滿足于學生喜歡這樣的操作活動,至于他們在活動中的思維狀態,我卻很少去關注。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我在學習新課之前忽視了引導學生做好知識方面的必要準備。
現在看來,對于《認識太陽》這一類側重于知識學習的教學內容,同樣適合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進行:1、在課前組織學生運用適當的方式來查找關于太陽的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初步形成對太陽的認識;2、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資料。這樣做,既為每個人提供了參與展示交流的機會,又有效地實現了學習資源在小組內的共享,并進一步可以將這樣的學習成果擴大到全班范圍;3、最后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資料,來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思考,甚至可以將自己的研究活動延伸到課外。這樣做,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維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知識上的準備,也可以稱之為預習,為了增強學生預習活動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內容教給學生有效的預習方法,比如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在預習活動中的收獲,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也可以對某一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以促使預習活動的有效進行。比如,知道了太陽的直徑為139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后,可以提出問題“地球的直徑是多少”?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同學們的計算而獲得答案,而且這樣的學習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太陽表面的溫度是5500攝氏度,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夏季的最高氣溫,開水的溫度以及鋼鐵融化時的溫度等等來進行感知,這樣做還可以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結構性的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課堂上盡管我為了避免進行一味地講解,而采用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方式來予以展開,比如:當學生說出“太陽是個大火球”時,我便順勢講解“太陽燃燒的主要燃料是氫,其次是氦”,當學生說出“太陽的溫度很高”時,我又進行講解“太陽表面的溫度是5500攝氏度,里面的溫度是1500萬攝氏度”……但是,必須承認,這種講解活動只是局限于班級內少數學生的參與而進行的,在多數情況下,對于多數學生沒有進行思考的大部分內容,完全是由我直接來為學生進行講解的。在這個時候,我更多的是要求學生來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不允許任何一位同學有出格的舉止,哪怕是眼神的游離。
雖然我使出渾身解數認真組織學生來維持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及時對聽講不認真的同學,像岳鑫、周才淦、張鴻愷和張騰飛等同學提出批評,但是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激發。同時,我也并沒有因此而意識到自己在不良教學思想左右下的教學行為,更不用說進行反思和做出必要的調整。
現在看來,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再三強調要遵守課堂紀律,對那四位同學的嚴厲批評以形成對其他同學的警示,甚至包括以前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要求學生聽從指揮,等等做法,幾乎都出于一個目的,就是作為教師的我的唯一職責,似乎只是滿足于讓學生遵守一種秩序,而這種秩序僅僅是為了完成課堂上的教學任務,為了實現那所謂的教學目標,唯獨缺少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這樣做導致的后果就是,從表面上看學生在課堂上都規規矩矩、井然有序,但是卻沒有將自己的思維集中在教師的教學內容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失去了興趣。長此以往,只能使學生越來越不喜歡我的課堂,我也會因此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活而日生倦怠,師生關系惡化,彼此抱怨指責,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學生擺放在與自己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還學生以人格上的平等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做到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如此,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而在身心各方面獲得主動和諧地發展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小學科學教學優秀隨筆】相關文章:
《夏季星空》小學科學教學優秀隨筆07-12
小學科學教學隨筆06-06
科學教學隨筆03-30
小學數學教學優秀隨筆07-12
小學英語優秀教學隨筆03-30
小學數學優秀教學隨筆07-15
《繽紛的綠色》小學科學教學隨筆06-07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精選18篇)06-16
小學高段閱讀優秀教學隨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