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別字文化隨筆
接受網絡并非等于接受網絡中人不認真出現的錯別字;比如說這樣子的就被網友按諧音改成了醬紫,什么意思被改成了史密斯......難道說這樣的新興詞匯也是值得中文創作推廣并該當榮幸登上新華詞典的嗎?那還是中文本來的含義嗎?
話講回來,網絡是個平臺,是個給大眾自由登上自由展示自我的舞臺,并不等于說網絡就等于創建了第二世界,不過是現實社會的一個拓展面,能給予人們更為廣闊的空間而已。
中文的字、詞、句都有它準確的含義,為了簡便而任意篡改中文的內涵,對于不負責任的人而言,如何篡改標準的字詞以期便利自己的惰性和無聊心理旁人也不能用刀架在他脖子上強迫他;但如果他還想拿著中文履歷找份文字工作的話,錯一個字都會被人恥笑并請出門去的。
這不是較真,不認真于文字的人可想作文做人的態度也就草率,甚至于荒唐可笑;草率的態度在任何時候、任何位置都不會被認可,唯有態度認真,行為合理才是做事的`標準。
做為一個中國人,連中文都寫不好,會被外人恥笑的。
報道與報導
中國版協校對研究委員會、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國家語委異形詞研究課題組、《咬文嚼字》編委會2003年8月15日發布的《關于試用新整理264組異形詞規范詞形的建議》中說,報導的導舊讀do,報導和報道同音,意義完全相同。1985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確定導統讀dǎo,才出現二者讀音的分化。
雖然報道與報導在詞典上解義是一樣的,但個人認為,報導根據字面來看,乃為通過播報進而引申出帶有主觀性的導讀、引導的意向;報道,就是單純意義的原內容客觀播出罷了。比如宣傳報導與新聞報道。
我是這樣理解,雖然詞典是專家,但我還是有異議。
為什么要把導改為道呢?從主觀性轉為客觀性了嗎?
現在某些字的拼音都變了,比如說修吧/你拼xiu可以,現在xiou居然也可以了,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么,還要多個字母,真是吃飽了撐的。
前些年要把簡化字更為簡化,要搞得像日本字一樣的狗德行;好在沒有施行,不然書法家只得欲哭無淚,改得還算合理的簡體字也只好退位于符號了。
導義為指引、帶領,傳引,啟發。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
導與道不可同解,強行把報道與報導擱在一處,做同一個解義,想也是狗一樣又聞不出香臭的人才干得出來。
【網絡別字文化隨筆】相關文章:
從匾牌錯別字說開去雜文隨筆07-03
文化的身價隨筆03-12
網絡時光的隨筆02-13
網絡研修隨筆02-26
網絡時光隨筆06-12
網絡伊人-隨筆03-31
閑聊棍文化隨筆04-09
喪文化雜文隨筆07-02
閱讀隨筆-屏幕文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