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季節-文化隨筆
在我的印象中,我認為《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的產生與這個時代的病態走向和各路小說寫手云集,并大刀闊斧的折騰有關系。時代的病態走向并不是個籠統的概念,而是處在這個時代中的某些人接近病態姿勢。我實在說不清楚這是一種好現象還是壞現象。
可是他們都已經出現了,這些書如果放在比較歷史的眼光中審視的話,一句話,很濫情。這樣的書每年都不知道能出多少本,寫多了,自然難免重復,寫來寫去也就那么一回事,換幾個人名,化用一下故事結局而已,沒有太大價值的。這部小說我沒有看過,那天晚上我看完了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在這讓我想到了另外兩部影片,在此我想比較一下。
我是把《獨自等待》、《意亂情迷》、《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這三部影片聯系在一起的。這三部電影我就是按這個順序來看的,我覺得它們在多個層面上反映了一種趨勢,當然這只是個巧合。
說說《獨自等待》,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同樣是表達青春的電影,這部電影卻可以表達的這樣通俗而有唯美。夏雨的演出讓這部電影增色不少,他確實帶有那個年代那種氣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像是秋天,很多情感和變遷都像是入襲的秋風一樣,慢吞吞的不知所蹤,但回過頭來以后已經別有洞天。但是它沒有絕望,而是有一種堅守,這種堅守是一種對自己內心需求及升華的慢慢思索,不像《小城之春》拖的那樣漫長,讓人心里心疼發慌,它就像是秋天的一種色調,不知不覺中整個世界發黃了,定格在那種,所有曾經青春里的騷動和躍躍欲試全都塵埃落定,各得其所。這里面一切都很干凈。人都活得很高貴。青春在這里變成了一種尋找,期待,堅守,彌漫而熨帖,讓人不知不覺得依著它的溫度,回想自己當年的少年時光,也添染了一種浪漫色彩,不喧囂很樸實無華的.浪漫。
《意亂情迷》是不小心看的,看過以后發現不怎么樣。它寫的是幾個年輕人的青春,他們已經走向社會層面里,這里的青春已經不像《獨自等待》里的浪漫溫馨,導演表達的是一種躁動和無頭緒,以及苦悶。活在影片里的人已經不是那種可以用慢情調來訴說的了,所以處處彌漫著不和諧。但它又是在表達青春。確實,影片的背景換了,《獨自等待》是用類似于慢鏡頭的筆觸娓娓道來,人們在追求詩性的夢想并且從容不迫;《意亂情迷》則多了沉重羈絆,里面的社會已經很悲哀,人們像沒頭的蒼蠅到處找尋,見了什么都撲上去,嚼過以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里面有透露著一種無奈與掙扎,每個人沒有了自己的腳步,不知不覺實際又被迫著被世界拉著走,不知道在哪里停下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了也不知該不該伸手去拿,拿到了也不知該不該攥緊,這些人已經類似于驚弓之鳥,處處膽戰心驚,處處躡手躡腳,活的很小心,這也不怪他們,社會給他們的就是這些。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則比《意亂情迷》更近了一步,它已經不是躁動,而是處處透露出一種絕望。如果說《意亂情迷》里人們是躡手躡腳小心翼翼的的走在尋找的路上,走錯了就會很失望,因為他們心里還有期盼;那么《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里面的人們就是喝醉了還大步大步走在路上,動不動就會踩上一顆地雷。它們都不如《獨自等待》那樣走得從容。換一句話講,如果《意亂情迷》中人們像蒼蠅沒頭沒腦的亂撞,撞過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則是人們像蒼蠅到處撞過以后,貪婪的趴在那里,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意亂情迷》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而他們麻木是的找到個縫就往里鉆,也不管那是不是個蛋。這些人獲得很無賴,很絕望,很破罐子破摔。他們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千萬別說什么悔悟啊壓抑的話,是他自己不矜持。他們活著揮霍,虛度,欺騙,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不信任,所有的可能性都可以埋伏在自己身邊,說不定那一刻就冷不丁在自己身上炸開。這種爆破本來就是他們的虛度麻木造成的,而他們對付這種不信任這種可能性的法寶居然還是麻木和虛度。這樣下去,所有東西都會被掏空,人遲早崩潰。或者說他們是既麻木有敏感的,遺憾的是他們把這種敏感用在了進一步促使他們麻醉的渠道上,用錯了地方。
或許我看看同類電影的時候不知不覺拿《獨自等待》做了標準,上面所述就是我覺得的哪一種趨勢,它們一步步彼岸的顏色更深更惡劣,從通俗唯美浪漫到躁動苦悶不和諧再到麻木虛度絕望,從進入社會的淺層到深入再到縱深,這是我對這三部影片的比較。當然我是帶著分析化的視角來看的,難免給了每部影片一個涇渭分明的界定,事實上可能沒有這種界定,只是我覺得一部藝術作品本身就應該放大了置于生活之上看的,這才是一部作品的價值。
【電影的季節-文化隨筆】相關文章:
季節與緣分隨筆06-24
錯落的季節隨筆06-12
多雨的季節想你隨筆06-19
飄香的季節雜文隨筆07-02
白色的季節雜文隨筆07-04
思念與感恩的季節隨筆02-08
花開的季節情感隨筆05-29
感恩的季節-生活隨筆04-30
感恩的季節-生活隨筆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