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嘗試將不規則的色塊想象成不同的動物,并添畫動物特征。
2.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舊抹布、彩色紙、水粉顏料、棉簽 ppt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借形想象添畫動物特征。
難點:大膽拖色拖到畫紙外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引出主題
師:1.如果我們不小心把顏料灑在紙上怎么辦呢?(幼兒回答)
2.好,那我把它擦掉(教師按幼兒說的將顏料抹開)
3.你們能在抹開的色塊中看到什么?像什么?(幼兒找找看)
二、借形想象 添畫動物特征。ppt
1.在畫面中找出動物,教師示范添畫動物特征(眼睛)
師:沒想到畫紙上奇妙的圖形里藏了好多個朋友,一起找找它們是誰。(找到一個動物就把它的.眼睛畫出來,然后再給它添畫鼻子花紋……)
2.依次看可以轉動畫紙看看其他方向是不是也躲著動物朋友。(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
三、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 (播放輕音樂)
師:請你們也來試試吧!
要求:
1.選一種顏料倒在畫紙上,(四個人為一組,一組一張大紙)
2.然后取一塊抹布把顏料擦開,擦的時候碰到別的顏色就要停住或者繞過去
3.現在請小朋友看看你們的畫紙里藏著哪些小動物。(找到小動物先把眼睛畫出來。然后再為它添加它的特征……)
4.為畫添上背景(線條)
師:你們的顏料盒里還有一些顏料,可以用線條為你們畫添一些背景。
畫完的幼兒可以欣賞小朋友的畫。
四、幼兒互評 教師評價
1.請每組幼兒來講講自己的畫
a.你都找到了那些小動物呀?
b.你用抹布拖色時轉了個圈還拖到了外面非常好。
c.你找到的小動物可真多
五、結束活動
現在小朋友可以欣賞同伴的畫。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讓幼兒用廢舊報紙 蘸水粉進行拓印,在幼兒操作之前,我進行了示范:捏住紙團,用力在顏料盤里按一下,再親親紙寶寶,輕輕拿起來。并告訴幼兒拓印時不要排隊,不同的顏色寶寶還可以抱一抱,不要怕紙面臟,大膽的進行拓印,紙上不要留空白的地方。孩子一聽,這次的美術活動,不像以前的活動那樣嚴謹,個個都活躍了起來,加上我提供的顏色種類又多,孩子忙的不亦說乎,在玩的過程中,每個幼兒的作品都出現了色彩絢麗的畫面。
在第二個環節:玩水,我選用的噴水工具是:噴壺。因為噴壺噴出的水是霧狀的,幼兒易把握噴水的量和速度。但是還是有個別幼兒的噴水量過多,整幅畫變成了暈染畫,每種顏色的輪廓不再明顯。
在第三個環節借形想象時,我讓幼兒用棉簽蘸黑色的水粉進行勾邊,這樣出現的輪廓比較明顯,易于幼兒進行想象添加。但是由于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少,而且還不能很好的遷移自己僅有的經驗。大部分幼兒在繪畫時,只是把一種顏色沿輪廓進行了勾勒,添加了嘴巴和眼睛,問他是什么時,他就說是怪獸。只有幾位幼兒把相鄰的色塊合在一起進行了想象添加。因為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少,在平時生活中注重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一些動物或植物,引領幼兒欣賞一些名畫,豐富幼兒的經驗。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畫好的輪廓內涂上漿糊,再用紙繩出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繞出物體形象。
2、激發對紙繩貼畫的興趣,發展手指肌肉的靈活性。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紙繩貼畫”、紙繩貼畫范例、水彩筆、漿糊、抹布、剪刀、各色紙繩活動前出教師帶領幼兒搓好。
活動過程:
1、出示紙張貼畫范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展示紙繩貼畫范例并提問: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們想用紙繩貼一副畫嗎。
2、結合幾何圖形引導幼兒學習紙繩繞貼的方法。
教師:
紙繩繞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出內向外繞貼,一種是出外向內繞貼。
教師在紙上畫出圓形輪廓,示范講解由內向外繞貼的方法:先在圈內均勻地涂上漿糊,拿一根彩色紙繩,找好圓心,將紙繩的一頭貼在圓心上,然后順著紙繩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地繞。邊繞邊用手輕輕按壓,使紙繩在紙上貼住。
一個圖可以只繞一種顏色,也可以繞多種顏色。
教師在紙上畫出三角形的輪廓,請大家說一說,三角形改如何繞貼?引導幼兒說出:
要沿著三角形的輪廓出外向里繞。幼兒說出方法后,教師再示范講解。在輪廓內涂上漿糊沿三角形的輪廓貼上,貼到角上時,用手指壓在紙繩固定在角上,另一只手繼續繞。三角形的每一個角都用這種方法繞。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
下面請大家先看操作材料“紙繩貼畫”
是怎么做的。
再動手在空白處制作繩畫。先畫出物體的輪廓,要畫得大一些,不準畫得太細。然后涂漿糊,選擇紙繩繞貼。用剩的紙繩要放在小框內,保持桌面整潔。
幼兒觀察范例后自己操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繞1~2副,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選擇制作內容、勾畫輪廓,討論選用紙繩的色彩。提醒幼兒保持整潔衛生。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要引導幼兒評價,說出最喜歡的畫,為什么喜歡有誰采用了新的繞貼方法。
(出左向右、出上向下。)
活動反思: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紙繩很細,4開的紙上頻繁的彎折、黏貼,孩子們的稚嫩的小手拿捏不穩,不時自覺地扯下來重新粘。雙面膠頻繁的貼、撕斷、刮,孩子們的手指肚、小指甲,不時的黏上膠;一會兒袖子也粘到雙面膠上;一會兒手指兩個、三個的的黏在一起,“哎呀,老師又黏上了”的`叫喊此起彼伏。但是孩子們沒有因為如此困難而放棄的,濃厚的興趣打敗了黏貼的不易,一直堅持到最后。皺紋紙繩貼畫終于順利完工,看著孩子們辛苦的勞動成果,不能不讓人為之震撼。黏貼之精細、手法之多樣、城堡樣式之豐富多彩,效果之優完全超出我們老師的預料。大人做到如此都頗費神、費力,別說這么小的孩子了,可見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給他藝術的氛圍、豐富的材料、巧妙地引導、適當的鼓勵、些許的等待,孩子們都會見心中的影像慢慢的表達出來。也許構圖不夠合理,樣式不夠新穎,黏貼有些笨拙粗糙,但是獨屬于孩子們自己童稚的表達方式,所達到的藝效果是任何一個藝術家所不及的。孩子們看著自己的作品是相當的自豪。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因本班大部分孩子家離幼兒園有點遠,都是寄宿在學校,年齡還都小,每天吃學校食堂的飯,造成了孩子們的偏食、不愛吃蔬菜的不良習慣,所以我打算上《蔬菜印章畫》這一課,通過運用我們家中最常見的一些蔬菜印畫,來讓孩子們從另一方面去喜歡上蔬菜、多吃蔬菜。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通過看一看、猜一猜和印一印,大膽嘗試用蔬菜截面進行印畫。
2、讓幼兒充分體驗蔬菜印畫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膽子小的幼兒大膽作畫;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只在紙張上印畫。
活動準備
1、 胡蘿卜、土豆、芹菜等蔬菜切成各種形狀,水粉顏料、紙張、抹布若干。
2、 教師范畫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通過看教師范畫知道秋天許多樹上的葉子變黃了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小畫廊,眼前出現一幅畫《大樹》
教師提問:你們看,這棵樹是夏天的樹還是秋天的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這棵樹是秋天的樹,因為它身上有黃色的葉子。)
小結:對了,秋天的大樹葉子都變黃了,果子都成熟了。
基本環節:
1、 通過看看猜猜知道蔬菜也可以用來畫畫
師:你們知道嗎?這幅畫王老師沒有用筆畫,而是用了一種特殊的材料! 教師出示所用蔬菜(這就是我用到的材料,它們都是蔬菜。
重點提問:請你們來猜一猜,我把這些蔬菜分別變成了秋天大樹的哪個部分?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形狀與畫進行比較。
(這里的'葉子是用土豆畫出來的等)教師將蔬菜反過來看蔬菜截面。
2、 幼兒自由印畫
師:大家覺得神奇嗎?你們也可以做到!讓我們一起用各種蔬菜來印畫秋天的大樹。
教師介紹材料:
蔬菜印章材料:黃瓜,土豆,芹菜,胡蘿卜,藕等。
其他材料:水粉顏料、紙張、抹布。
將材料分別發給每組的小朋友時的溫馨提示:
⑴、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塊抹布,這塊抹布是用來做什么的?(擦手)
⑵、摸過蔬菜的手不要去碰自己和好朋友的臉或衣服,因為會把顏料留在漂亮的衣服上,所以摸過蔬菜的手不要碰自己和好朋友的臉或衣服。
⑶、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寶寶,選擇你喜歡的顏色,在海綿里輕輕壓一壓,然后按到紙上壓一壓,然后將蔬菜寶寶慢慢地移開就印成功了!
幼兒自由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結束環節:
將所有小朋友的畫都展示一遍,并讓幼兒自己來解說。
延伸環節:
可以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著用水果也來做做印章畫。
教學反思
整個畫的過程孩子們完成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掌握印章畫的基本步驟,可以很好的配合老師,而且還發揮出了他們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唯一有幾點美中不足的地方是:
1、一個印章用一個顏料印過畫后,在同一個印章沾其他顏色,這樣就造成了變色的畫,影響了視覺效果。
2、 沒有給孩子講清楚剛印完畫不能把紙拿起來,導致了顏料還沒干,往別處流,或被蹭掉。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火柴棒來表現運動人的頭部、四肢和軀干。
2、了解運動姿勢,發揮想象力,拼搭出各種運動造型。
3、感受圖形拼搭的趣味。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1、火柴棒、雙面膠2、為每位幼兒準備一些火柴
活動過程:
一、我是運動員——玩"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將其中的"木頭人"替換成"運動員幼兒念完兒歌最后一句時,立刻擺出一種運動姿勢,并保持不動。——在游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了解不同運動項目的動作特點。
二、運動員出來了——請一名幼兒模仿一種運動項目的動作姿勢。教師講解并示范用火柴棒拼搭的方法。先定好運動員頭部的位置,然后根據運動員的姿勢擺放好身體、手、腳的位置和方向。最后,看看運動員的姿勢是不是和示范者的姿勢一樣。——鼓勵幼兒發揮想想,自主設計運動員的不同運動姿勢。
三、運動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馬上要去參加運動會了!教師發給幼兒操作用紙,請幼兒先耐心撕下雙面膠的白色紙條,然后在有粘性的空白處用火柴棒拼搭運動員。——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鼓勵幼兒添畫"道具"或運動情景。——教師詢問幼兒拼搭的是什么運動員的姿勢,并用文字在其作品旁簡單記錄。
活動反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進入大班,他們不再滿足涂鴉的活動,強烈的好奇心驅動幼兒嘗試使用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來進行美工活動。本次活動就是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觀察到幼兒的興趣所在,從幼兒的知識經驗出發,設計展開的生成活動,可以說是"從幼兒中來"。為了使幼兒通過此次活動掌握相應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悅,真正做到"到幼兒中去",我在活動前做了許多準備,設計了幾套方案,通過試上課,最終確定了活動的重難點:正確使用工具、明確制作步驟、集體展示作品。
1。正確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動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膠布等,這次他們需要使用"訂書機",這是他們沒有或者很少接觸到的.工具,所以學習正確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兒使用工具的時候用了實物投影儀,讓幼兒能仔細觀察每一個步驟,還花了很長時間講解示范,并用游戲的語言來形容按訂書機的動作。這些都是為了解決難點服務。
2。明確制作步驟。
制作"運動的小人"關鍵是了解"小人"的構成,因此,我繪制了步驟圖,引導幼兒按流程制作,并強調訂書釘的位置,以便幼兒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動起來。這樣就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制作能運動的"小人"。
3。集體展示作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藝術領域提出了"感受與創造并重"的教育觀,強調讓幼兒的視覺和情感獲得滿足、愉悅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可見,美工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有美的享受。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是成功的快樂,怎樣在作品展示環節讓他們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綠葉襯托的,只有將作品呈現在背景圖上時,幼兒才更容易發現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的教案02-04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教案【經典】08-25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12
美術教案【精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