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優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1:游戲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彩色筆在一定的空間內涂色。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蠟筆涂色。
3、樂意使用各種不同的顏色涂色。
2:游戲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一盒彩色筆或蠟筆。
3、教導幼兒觀察平時生活中汽車的顏色。
3:游戲過程
1、遷移使用蠟筆的經驗。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書上有什么?汽車是什么顏色的?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這輛汽車變得比較漂亮呢?教師:“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車變漂亮。我也有一個方法,就是用不同顏色的蠟筆給汽車穿上漂亮的衣服。”
2、談話:我喜歡的汽車。
教師:呀,小汽車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誰來幫幫它呢?
教師分別出示紅、橙、黃、綠四種顏色的彩筆,模仿彩色筆的口吻,說:我來,我來,我來了—我想給小汽車穿上紅衣服。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想給汽車穿上什么顏色衣服呢?
鼓勵幼兒模仿彩色筆的口吻,大膽說說自己的意愿。
3、幼兒操作活動。
(1)教師提出涂色要求:
要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涂色過程中要經常更換自己手中的蠟筆,讓自己的顏色更加漂亮。注意盡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是否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細心地給汽車涂色。
4、音樂游戲:開汽車。
大家一個跟著一個排成一隊長汽車,聽著音樂邊歌唱邊向教室外開去。活動開始的環節改為了欣賞車展覽,從而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
4:游戲反思
按物體輪廓涂色是小班繪畫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種表現技法。對發展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群、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本次活動是要求幼兒在汽車的輪廓內能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正確使用油畫棒,并在此過程中能分辨幾種基本的顏色。
本次活動我分三部進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美妙的汽車展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
第二,采用講解演示法,通過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會涂色。
第三,首尾響應,以汽車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解。情境導入:“今天,我們小三班要開一個汽車展覽會,你們想開嗎?”這樣的問話一定能讓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興致勃勃地參與涂色活動。
作法:
首先請個別幼兒在其他幼兒面前嘗試涂色活動,在他涂色的過程中進行鼓勵、幫助,并作簡單的點評,讓幼兒更理解涂色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時間不允許,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他孩子也會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涂完一小塊面積后,就可以由教師來完成了。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要求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來回反復地涂,盡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輪廓線外,能使用不同顏色涂色。
在幼兒涂色過程中,教師邊看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坐姿等。完成涂色活動后,教師可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作品分析:
教師可選擇涂的較好的作品開始講解,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均勻度上自由評說,當然,除了對幼兒作品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橫向比較外,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個別幼兒的縱向比較,讓他們知道色彩豐富、涂色均勻的作品才好,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從活動中獲得成功、快樂的體驗。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制作刮蠟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范畫掛圖、油畫棒、筆、 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深色的半成品)
2、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牙簽)
3、歌曲《螢火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欣賞歌曲,
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么時候出來的?(是晚上)
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
螢火蟲打著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你們害怕嗎?為什么?
(二)欣賞范例
示范講解
我可不害怕黑夜,因為我有一支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教師邊講邊出示掛圖現場做畫) 一起去看看吧!瞧,這是一片黑漆漆的夜晚
我要用魔筆刮破黑夜咯,一顆小星星鉆了出來,又鉆出來一顆小星星、月亮......
小朋友們,你們說我的這支魔筆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樣的魔筆嗎?啊!原來就是一支牙簽呀!一支牙簽怎么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如果牙簽畫到其它地方能畫出圖案嗎?原來我的畫紙是特別,畫紙用蠟筆處理過兩遍,畫紙底層涂有鮮艷的顏色,表面有黑色覆蓋。這種畫就叫“刮蠟畫”
(三)認識學習刮蠟畫
熟悉作畫步驟
小朋友想不想跟我們一去來學習制作刮蠟畫呀?
1、在畫紙上均勻的涂上一層你喜歡的顏色
2、在漂亮顏色上涂兩遍黑色:第一遍橫著涂、第二遍豎著涂。
小朋友你們學會了嗎?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 提出要求。
1、在涂顏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碎蠟筆粉末,不要用手去檫或用嘴去吹。2、先涂一層你喜歡的顏色,涂滿了再涂黑色,在涂黑色的時候,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五)活動結束:讓幼兒將制作好的刮蠟畫帶回家,把它刮成一幅美麗的畫。
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制作刮蠟畫 活動目的:
1、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制作刮蠟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活動準備:
1、教師范畫掛圖、油畫棒、筆、 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深色的半成品)
2、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牙簽)
3、歌曲《螢火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欣賞歌曲,
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么時候出來的?(是晚上)
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
螢火蟲打著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你們害怕嗎?為什么?
(二)欣賞范例 示范講解
我可不害怕黑夜,因為我有一支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教師邊講邊出示掛圖現場做畫)
(三)認識學習刮蠟畫 熟悉作畫步驟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 提出要求。
(五)活動結束:讓幼兒將制作好的刮蠟畫帶回家,把它刮成一幅美麗的畫。
美術教案 篇3
教案準備
1、老師準備一些梳子圖案的簡筆畫。
2、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塑料剪刀。
教案流程
一.變魔術,教師做示范,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變一個魔術,看這是一張紙,老師要用手中的剪刀把這張紙變成一把梳子。"教師做示范,沿著直線剪紙。
二.幼兒操作,教師來回逡巡觀察。
老師:"現在,小朋友來變魔術。看看那個個小朋友變得梳子最漂亮。" 教師發放剪刀,圖紙。來回觀察指導幼兒,提醒幼兒不要把亂揮剪刀。對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三.讓大家把剪紙剩余的紙團等收集起來
引導幼兒把剪了的紙卷成掃把,花卷等。鼓勵幼兒動腦,發展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
四.提醒督促幼兒將廢紙扔進廢紙簍,配合老師收拾剪刀等工具活動評析
本次教育活動由變魔術引入,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對于用剪刀"變"出梳子有極大的嘗試欲望。托班幼兒的手指肌肉未完全發展,使用剪刀還不靈活。所以,李老師把兩線之間的`間距畫的較寬,要求幼兒盡量沿著寬線條剪就可以了。這個活動很好的練習了幼兒小肌肉的發展。
教案總結
以上就是小梳子剪紙教案的全部內容,通過一個小小的魔術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和注意,各位老師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質的把流程內容稍加調整,希望本次教案能夠給大家以幫助,感覺好就分享一下吧。_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課件《江南水鄉》,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2、學習用黑、灰等顏色以及大幅的塊面和線條進行創作。
3、萌發熱愛家鄉的感情。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名畫,感知黑、灰等顏色以及大幅的塊面和線條。
1、談話引入:喜歡旅游嗎?去過哪些地方?
2、出示課件:大畫家吳冠中爺爺也喜歡旅游,他特別喜歡我們的江南小鎮,畫了一幅《江南》的名畫。
提問:看見哪些美麗的景色?房子是怎樣的?除了房子還看到了什么?畫面上哪些顏色最多?教師介紹濃墨和淡墨。
二、教師示范。
1、教師邊講邊畫:走在江南小鎮上,看見街道兩旁的房子,一幢又一幢,有的象巨人一樣站得直直的,有的`象熟睡的士兵一樣躺得平平的(灰色塊),街道兩邊的高樓大廈就象搭積木一樣緊緊連成一片(黑色塊),青磚黛瓦、碧水蕩漾(黑色水筆畫線條),千家萬戶燈火輝煌(黑色水筆畫窗戶),桃紅柳綠、恬靜淡雅(點畫彩色花)。
2、提問:我用了哪些工具畫畫?畫了什么?
三、幼兒創作。
1、提作畫要求:想一想看到的江南小鎮上有哪些景色;注意別把墨汁弄身上;按步驟慢慢畫,畫完材料放回原處。
四、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自由想聽課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
水墨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株奇葩。但在我們的日常藝術活動中幼兒對水墨畫這種表現形式接觸的比較少,在這次的美術教學研討活動中,我們對水墨畫進行了學習,并對水墨畫教學進行了嘗試,以陳老師的《江南小鎮之旅》為題,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也真誠地希望能汲取大家的精華。
1、選材有特色
水墨畫的作品有很多,一要考慮作品是否適合幼兒欣賞,是否能帶來美的享受,二要考慮幼兒是初次接觸水墨畫,如何吸引幼兒快樂地推開水墨之門。大畫家吳冠中的水墨畫《江南》簡單卻豐富,直觀又美觀。畫上一幢幢錯落有致的房子對于生活在高樓鱗次櫛比的城市的幼兒有著直觀的感性經驗,濃墨淡墨交相輝映,間隔著星星點點的亮麗色彩給人無限的遐想。在選擇教材上我們可以看出陳老師一片用心。
2、作品創作巧妙有新意
在欣賞作品后,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再創作,陳老師在材料的提供和選擇上非常巧妙,在引導幼兒創作上非常有新意。宣紙背面四邊訂上了一層報紙,操作起來干凈又方便,又便于取拿,彩紅屋的海棉棒刷成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在引導幼兒創作上陳老師以旅行都的身份一路欣賞一路畫出了沿途美麗的風景,語言優美流暢,給人美的享受。
3、作品呈現美不勝收。
美術是一種美的藝術,在呈現幼兒作品時,陳老師把幼兒的作品裱在畫卷上,畫卷設計美侖美奐,幼兒的作品可以像大師的畫一樣掛在墻上作裝飾,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了解古今中外的燈,豐富學生的視覺和審美經驗,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通過描繪燈,感受燈的功能美和裝飾美,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燈的形式美,體驗參觀、欣賞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通過繪畫的形式將自己所喜歡的燈的造型、色彩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教學時間:18周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圖片上有許多燈,你知道它們的功能嗎?
2.請給它們分分類:
3.你喜歡的有哪些?為什么?
二、欣賞圖片:
1.古代的燈有什么特點?現代的燈呢?
2.分析它們的材料、功能、裝飾方法。
三、燈是黑暗中的亮眼睛,
燈是夜晚開放的鮮花,
燈是人類文明的象征。
四、知識窗:
走馬燈是古代江南一種觀賞用的花燈。燈中的輪子上貼有人騎馬的剪紙,點上蠟燭后空氣流動,騎著馬的小人就動起來了。
五、造型設計與表現:
1.憑記憶或圖片畫出你所喜歡的燈。
2.注意各種燈的形狀、色彩、功能。
3.突出主題,可不用添加背景,也可適當添加背景。
六、作業、練習:
七、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1.你認為自己畫得怎么樣?為什么?
2、你喜歡哪一位同學的'作品?為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感受燈的功能美和裝飾美,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提高審美哪里,加強學生的探索性。
教學:重點:認知古今中外的燈的基本知識,感受其裝飾美;大膽表現,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突出個性,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各種制作材料。
教學內容:
一、啟發導入:
1.上節課我們畫了燈具,那么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設計一盞燈呢?
2.人類已經造成了無數
美麗的燈,還有更美更新奇的燈,
等待小朋友去設計制造。
二、欣賞作品:
1.(課本圖片欣賞)
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2.作品用了什么材料?怎樣制作的呢?
三、不同的制作方法:
1.紙工:選取各式紙張,通過拼、接、折、剪等方法塑造燈的造型。
2.廢舊材料組合:如銅絲、泡沫、紙盒等組裝,塑造燈的立體造型。
3.泥塑:通過搓、揉、捏、切燈方法來設計、制作。
四、制作活動:
1.獨立制作或協同合作
2.選擇不同的材料用自己所擅長的表現手法。
五、展示、評價活動:
1.展示自己的作品,評價自己的作品。
2、發表對同學作品的看法。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線,體驗它們的獨特美感。
2.通過盤盤轉轉學習螺旋線造型,嘗試線材的組合創作。
3.激發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動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學重點: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線,體驗它們的獨特美感。
教學難點:通過盤盤轉轉學習螺旋線造型,嘗試線材的組合創作。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觀察自然界的螺旋線,彩紙、固體膠等。
(教師)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1.觀察回憶。
(1)出示一根繩子,
提問:誰能改變它現在的模樣!(請學生在展示臺上操作繩子的`多種變化。)
提問:在大自然中你還見過這樣的螺旋線嗎?
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圖片。
(2)揭示課題:《盤盤轉轉》
2.欣賞感受。
(1)提問:在生活中你還看到螺旋結構的東西嗎?
(2)提供繪畫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轉樓梯、紙繩粘貼作品。
(3)提問:這樣的造型有什么優點和獨特的美感?
(4)教師示范紙繩的制作和粘貼。(搓、繞、粘)
3.創意制作。
(1)用皺紙搓成紙繩;(第一課時完成)
(2)用紙繩盤盤轉轉;(第二課時完成)
(3)創作一幅拼貼畫。
4.學生創意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及時評價學生制作的情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搓好的紙繩、固體膠等。
(教師)課件、范作。
教學過程
1.拼貼作品。
(1)學生兩人一組以盤盤轉轉為主要形式,用彩色紙繩拼貼一幅作品。
(2)創作建議:可以根據螺旋形進行夸張、變形、想象和添加。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要重視個別輔導)
2.展示交流。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說說自己的設計,和制作中的困難和經驗。
3.課外探索。
還可以用繩子、鐵絲、畫筆進一步嘗試盤盤轉轉的變化。
美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初始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時已學習了一些較為簡單的簡筆畫,此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點、線、面,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豐富畫面。為了不使學生對作畫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看誰畫得點、線種類多,誰畫得美,讓每一位同學都因自己畫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顏色感到興奮和愉悅。
教學目的`:
1、認識什么是繪畫中的點線面
2、嘗試運用點線面裝飾畫面
教學重點:
感受不同的點線面帶給自己的感受并運用
教學難點:
畫出許多不同的點線面組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點的練習
一、導入新課:
1、請2至3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畫(如:房子,樹木、花等)
2、同學們共同評畫,說說哪幅漂亮,為什么?
3、通過評畫,了解畫畫要加花紋才好看。
4、明確什么是花紋——點、線、面。這節課我們學習:點
二、講授新課:
1、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組好象沙子的點和一組用小旗組成的點,問:它們是不是點?
2、引用從人在飛機上往下看的圖片,從中引導學生明白點的定義。(點可以通過把許多不同的圖形縮小,組合變化而成)
3、通過“舉手判斷”的游戲活動,鞏固學生對點的認識。
有大有小
不同形象
4、請同學們說說你還能用什么變成點(喜歡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個別同學上臺畫一畫。
5、師生共同評畫。
6、看圖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并從中引導學生用色,使點變得更加漂亮。
三、學生作畫,教師隨堂輔導。
四、總結。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經典)07-31
(經典)美術教案07-23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8-29
【精選】美術教案08-30
美術教案【精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