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常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目標:初步了解中國戲劇中的京劇臉譜,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掌握基本的線條勾畫法。
學畫京劇臉譜,知道臉譜的對稱性
準備:教師范例、幼兒繪畫用品
流程:欣賞講解——教師示范——幼兒作畫——小結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到過電視里面唱京劇嗎?京劇是一個什么樣的戲劇呢?知
它的來歷嗎?(小朋友討論,發言)教師歸納:京劇是我國北京地區的.一個傳統戲劇,
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有很多的表演藝術家,最有特色的京劇的服裝,還有臉譜,臉譜能
夠表現各種不同角色的任務,如白鼻子代表壞人,紅臉代表好人等。你們想不想畫這些
京劇臉譜人物呢?
二、教師演示,幼兒學習繪畫
京劇臉譜的特點就是左右對稱,也有個別不對稱的,我已經準備好的他們的臉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記號筆勾畫線條,看老師怎么畫,你們等一會兒怎么畫,先在臉譜的中間
定一個點,左右畫對稱的弧線,依此勾出額頭、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線條前一定要想好,勾時一下子畫成。
教師演示多種臉譜的畫法。
三、布置作業,幼兒活動
要求幼兒選擇一個臉譜進行作畫,按照老師教的畫法勾線,要求線條流暢,作畫大膽,同伴之間不干擾,安靜的進行活動。
四、幼兒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臉型布局合理,左右對稱,個別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不將記號筆畫到桌上,看范例作畫。
五、講評小結,結束活動
請畫的比較好的幼兒講述他(她)的作畫經驗,方法,畫的是哪一個臉譜,幼兒評價。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生活中,小朋友常常對著天上不斷變化的云有很大的興趣,總是很興奮地講著云象什么、象什么。以往教學中,我們會讓幼兒自己來想象云的變化,自由繪畫,但繪畫效果不是很好,以至于小朋友講的欲望也不再強烈。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墨汁滴入水中后,自然散開并慢慢地形成一種圖案,如同天上的云一樣,千變萬化,很是有趣。《綱要》中指出,“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于是,設計此活動,讓幼兒在拓印的基礎上,依托圖形進行想象添畫,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設計理念:
積極參與 大膽創造
樂于交流 體驗快樂
一、活動目標:
1、會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
2、會根據拓印的影象,大膽想象并進行合適的添畫。
3、積極參與活動,樂于表現,體驗新方法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毛筆、墨汁、顏料、棉簽、盆子、水及宣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去看一看,認一認,都有哪些東西?
2、幼兒自由觀察,講講看到的東西。(宣紙、盆、水、墨汁)
3、小結:桌上有水、墨汁、宣紙(介紹與平時不同,吸水性強),這些東西在一起還可以畫畫哦,猜一猜怎么畫?
(二)介紹方法,訓練技能。
1、介紹水墨拓印步驟:
在水中很快地滴一些墨汁;
看到變化后,拿起宣紙蓋在盆子上,讓水墨充分的吸附在宣紙上;
拎起宣紙,呈現一定的影象。(水墨吸到了紙上,看看像什么?)
2、幼兒拓印。
(1)你想不想試一試水墨拓印?
(2)拓印要求:
適當的滴一些墨汁在水中;拿起宣紙,輕輕蓋在盆子上;最后輕輕拿起宣紙。
(3)幼兒操作。
(4)幼兒講講,拓印影像象什么?有沒有覺得這些圖象缺什么?
(三)大膽想象,適當添畫。
1、出示準備的一些材料——顏料盒、顏料、棉簽,“呆會可以用上這些東西,把畫打扮得更漂亮”。
2、添畫要求:
需要什么顏色,就用棉簽蘸上顏料添畫;
用過的棉簽放在相同顏色的邊上,讓同伴共享;
還需要另外的顏色,可以再另擠顏料;
注意操作衛生。
3、幼兒根據自己拓印的影象進行大膽地添畫,教師巡導。
(四)展示作品,師生共評。
四、活動延伸:
1、布置畫展,體驗水墨拓印添畫的樂趣。
2、區域活動中,繼續拓印添畫,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評析:
新——通過幼兒自由的認認看看,讓他們發現作畫材料與以往的不同,從材料上感受一個“新”,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觀看教師拓印的過程后,感受作畫方式的“新”,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
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充分說明孩子的學習,趣字當頭。只有當他們感到有趣的時候,學習效果會有明顯的提高。教師在演示水墨拓印的過程中,幼兒非常投入地觀察了墨在水中的變化,感受到了水墨演變的有趣;同時水墨自然吸附到宣紙并形成一定影象,讓他們又一次感受了“趣”,觸發他們自己動手來嘗試的需求,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活——順應孩子的.需求,及時地為孩子提供主動活動的現場,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發現奇跡,取得成功。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操作常規是他們自己自覺地建立起來的,并在大膽的拓印中,主動獲得水墨拓印的技能;影象出來后,每個孩子都不是死板地坐著,而是非常活躍地在想、在講;添畫中孩子們也活而不亂,大膽用色、大膽交流,突出了主體性,更發展了創造性思維。
美——美是藝術活動的核心,讓孩子發現美、創造美、體驗美,更是這次活動的宗旨。因此,本次活動中,讓幼兒自己拓印影象,在不同角度上發現影象的美,然后,大膽地添畫,進一步創造美。其中,教師的接納、贊許和分享是對孩子創造添畫的最大鼓舞。每個人都在添添講講中,感受著快樂與美麗、共享快樂與美麗。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就是作品的展示,使幼兒感受著自己就是藝術家的喜悅心理。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陶文化的熱愛。
準備:陶泥 陶藝課件 陶藝實物 陶藝工具若干 背景音樂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入活動室。
二、教師逐一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并進行發散性思考。
1、出示課件一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像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課件二
現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課件三
現在有變成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它是裝飾在什么物體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會有什么樣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長長的;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呢?
教師小結:哦,原來陶罐上還可以裝飾這么漂亮的花紋啊!
三、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藝實物,讓幼兒去看;去觸摸;去欣賞。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兒有很多的陶藝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和花紋去觀察和欣賞)
2.出示陶藝課件,幼兒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
你們瞧,我這兒還有更多的陶藝作品。(教師介紹個別作品)
四、幼兒創造性地裝飾陶藝作品(加背景音樂)
1、師: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現請你們來裝飾一下,讓它們變的更漂亮!
2、幼兒分組合作裝飾陶藝,教師鼓勵幼兒用上陶藝工具。
五、活動結束
你們真棒,作品太美了!現我們拿著我們的作品請其他小朋友來欣賞!
自評:
優點:
1.教師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自由想象和表達的空間,幼兒們在本活動中能盡情地想象、猜測、描述、表達。
2.本活動的各環節都很清晰,層層遞進,讓幼兒們從欣賞圖片到欣賞事物到欣賞大師作品再到動手操作。陶藝的魅力不斷影響著幼兒,從而培養了幼兒對陶文的熱愛。
3.課堂氣氛較好,幼兒、教師、陶文很自然和諧的融合在一起。
不足之處:
1.由于準備不是很充分,將欣賞大師作品這一環節漏掉了,所以只能將它移到最后一環節。
2.大師作品的圖片不夠豐富與美觀。
3.裝飾材料不夠豐富。
建議:
可收集制作陶罐過程,將它與欣賞陶藝作品相結合。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能用國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能大膽地添畫與詩歌情節有關的事物。
3、體會古詩中的美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古詩《風》,對古詩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2、詩配畫作品4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意境。
(1)欣賞國畫,聽配樂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優美意境。
教師:聽著古詩,看著畫面,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2)欣賞古詩歌曲,通過優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風》。
2、師幼共同討論如何用國畫形式表現古詩內容。
(l)引導幼兒逐句討論作畫內容。
(2)討論作品內容中的不同運筆方式:可用中鋒或側鋒表現什么內容。
3、幼兒創作。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并用國畫形式充分表現。
4、作品展示,集體朗誦,感受和體會古詩中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師幼一起將幼兒作品制作成宮燈,裝飾活動室(宮燈的四個面正好可以表現四句詩歌)。
教學材料
[古詩]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一、課題的生成: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設計娃娃”,這是一個來源于幼兒生活的美術活動。
來源一:活動區角中,讓幼兒準備娃哈哈瓶、易拉罐、可樂瓶等廢舊材料,
課余活動中,發現有許多幼兒給娃哈哈瓶上畫上頭發、眼睛、衣服,幼兒的興趣很濃。幼兒生活中,娃娃是他們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小的時候最愛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種各樣的娃娃。
來源二:手工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活動,在撕撕、貼貼、折折、剪剪中幼兒獲
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功感;各種瓶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做成娃娃當裝飾品,簡便又美觀,及時感受制作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喜悅,符合幼兒思維直觀現象的心理特點。
對于制作娃娃幼兒非常想親身體驗,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抓住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滿足幼兒的愿望。因此,選擇這個主題內容。
二、課題的實施:
(一)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動的樂趣。
2、難點:制作出不同頭發、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二)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制玩具的興趣,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2、引導幼兒學習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出不同頭發、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制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教師的教具:布置小熊商店,制作好的娃娃五個,半成品一個。
2、幼兒用的材料:雙面膠、剪刀、筐子若干。
做頭發的材料(毛線、皺紙、布等);做帽子的材料(果凍盒子、蠟光紙);
做衣服的材料(布、塑料花紙、毛線等);做眼睛的材料(布、鈕扣等)
(四)活動過程:
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進入“小熊商店”,引導幼兒自由欣賞娃娃,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觀察,討論,發現娃娃的漂亮和不同之處。
1、師:小熊開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漂亮的娃娃。看看,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幼兒自由討論)
2、師:小動物最喜歡來買小熊商店里的娃娃,可是,娃娃太少了,怎么辦,呢?
3、師:太好了,我們就來幫小熊做娃娃吧!
提出問題,引導討論:
1、幼兒觀察討論材料,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各種材料。
師:
(1)做娃娃的材料真多,有些什么材料?(幼兒自由說)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娃娃的頭發、帽子、衣服?
2、引導示范。
師:
(1)老師幫小熊做了個娃娃,看看娃娃缺了什么?(頭發)找找看,哪些材料像娃娃的頭發?
(2)誰來教我做娃娃的頭發呢?怎么做快一點?
(3)你們猜猜看,孫老師做娃娃的時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鼓勵獨創,制作娃娃:
師:(啟發幼兒當小設計師)我們來當小設計師,比比誰設計的娃娃最漂亮,小熊最喜歡。;小熊還說,我們每個小朋友做的娃娃要不一樣。
1、提出要求:
(1)要求幼兒利用多種材料,制作出不同頭發、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2)引導動作快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3)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學會收拾整理。
2、指導要求:
(1)教師及時發現、鼓勵幼兒在材料使用、造型、顏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創意。
(2)幫助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裝飾造型。
(3)啟發幼兒給娃娃取個名字。
展示評價:
1、幼兒向小熊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小設計師們真能干,把你設計的娃娃取個名字去告訴小熊,說說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賞同伴的作品,學習評價。
師:娃娃真多,你們猜猜看,小熊會喜歡哪個娃娃?為什么會喜歡?
3、幼兒和小熊一起做游戲,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們,動動小腦筋,想想這些娃哈哈瓶還可以做什么呢?(除了娃哈哈瓶能做娃娃,還有什么材料能做娃娃的身體?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用手托著“漂亮娃娃”在音樂聲中起舞,孩子們一看眼前一亮,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我這兒來,然后我用平常的導入語:“小朋友們,你們看漂亮娃娃在開舞會呢,可是沒有很多的娃娃參加她的舞會,請你們幫幫忙,給她請一些‘娃娃’來參加好嗎?”孩子們都興奮地說:“好!”示范講解娃娃的制作方法后,我提了要求:可以大膽想象制作出和他人不一樣的娃娃。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接著,孩子們就動手制作起來了。他們有的做了個大頭兒子、有的做長發飄飄的小姑娘、星娃娃、動物娃娃……富有創意的作品層出不窮,但是個別小朋友看到別人的作品漂亮,就刻意地抄襲、摹擬。
這次活動的導入,能以漂亮娃娃開舞會邀請舞伴的形式導入活動,幼兒較感興趣。在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進行講解示范其制作方法,孩子技能掌握得更快。在制作前還能提出“讓幼兒可以大膽想象制作出和他人不一樣的娃娃”拓展了幼兒的思維,放飛想象的翅膀,以致幼兒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但是,個別幼兒的定式思維較明顯,喜歡抄襲、摹擬。
在美術活動中,想象力是最主要的,特別是大班的小朋友,更應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制作中應提醒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作,不要禁錮孩子的創意。對于抄襲他人的幼兒,可以先引導他對他人的作品的某一個地方進行變動,有所創新,哪怕只是一點點,并及時肯定他的創新讓作品變得和別人的不一樣或者更美,持之以恒引導,循序漸進,然后引導他完全靠自己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線條想象畫》
一、說教材: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本本主義(抄襲兒童畫教材形象,以簡筆畫為甚,造型刻板、表現平淡,忽略了個性表現,缺少真情實感及想象)、機會主義(你畫我也畫,為獎狀畫、為成為“星星”畫,那里熱那里畫)、機械主義(照抄生活現象,感受、體驗缺少升華、提高,表現往往刻板單薄、缺少想象和藝術夸張手段的運用,就事論事、味同嚼蠟,缺少創意)、改良主義(忽視生活感受、從里核到表皮通通拿來,先找命題、再找資料,生搬硬套、霸蠻組合),結果培養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套,缺乏創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畫得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引導幼兒想象構思,隨意畫出線條,添畫幾筆形象地表現畫面,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這之中說到的想象構思,就要說到這個詞,
“想”是動詞,就是動腦筋,頭腦用力去想;象,就是圖象、形象或畫面。想象就是靈視,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
二、說準備、
1、人手一張彩色紙
2、一只黑色記號筆
3、音樂
三、說教法
在本節活動中我運用到了指導方法不多,但是很實用,首先是想象指導,就是通過教師的刻意引導,讓幼兒隨著教師的引導,順著老師的方向,不受限制的進行想象作畫,處在在幼兒期孩子,他們的頭腦中充滿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往往不現實,幼稚可笑,不能被家長認可,他們認為孩子畫得越像越好,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很片面的,許多繪畫大師之所以非常看重兒童畫,就在于從畫面上那些純真爛漫的構想,稚拙有趣的造型,大膽隨意的配色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和豐富的聯想,從而對本身的創作過程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為一名幼教更應該愛護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給孩子一片廣闊的天空,讓他們在想象的'世界自由馳騁。
其次是作品添加法,美術活動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通過觀察物象、再現物象、添畫、裝飾、想象、涂色,使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讓孩子通過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邊看邊想象,刺激孩子的視覺系統,然后通過交流,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各種各樣的不同視覺效果,也能夠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
四、說學法
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并沒有直接的告訴幼兒繪畫的主題是什么,而是側面的引導幼兒跟著老師的節奏,隨意的畫出各種線條,就像在活動中得教師說的:“這么多好看的紙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把畫筆當成小飛機,你們看我的小飛機起飛啦,從起點出發一會高一會低,飛機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飛的路線留下了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跡。 你們想開著飛機到天空中自由飛翔嗎?好讓你的小飛機起飛吧!”教師這樣做是為了用自己的方法,嘗試提出一個興趣,讓幼兒改變思路不受限制的進行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當老師在活動中不加以限制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教師引導,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線條。教師的做法等于是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幼兒,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幼兒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他主張讓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學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要培養他們的具體感,所謂具體感就是將模糊的稍縱即逝的表象、幻想,變成清晰的、具體的、永久保存的圖像,就是要把頭腦的想象具體的表現出來。怎么表現?也就是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多種多樣、形式各異的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系統。在活動中我啟發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基礎,在幼兒自己畫下的線條上進行添畫,啟發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讓孩子們仔細看,刺激他們的視覺系統,讓孩子們用手上的繪畫工具表示看到——————這些嘗試將取得很好的效果,會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積極性、探索欲望,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
五、說過程:
一、 出示各色卡紙,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面前的畫紙和平時的有什么不一樣?
二、運用開飛機的形式,引導幼兒隨意畫出線條。
1、師:這么多好看的紙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把畫筆當成小飛機,你們看我的小飛機起飛啦,從起點出發一會高一會低,飛機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飛的路線留下了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跡。
你們想開著飛機到天空中自由飛翔嗎?好讓你的小飛機起飛吧!
2、幼兒自由想象畫線條,教師巡回指導。
三、啟發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引導幼兒想象。
(1) 師:飛機在天空飛過的路線把天空變成了不同的形狀,有的大有的小,好象藏著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 啟發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
師:那么我們轉動畫紙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幼兒根據畫面圖形進行自由想象,請個別幼兒添畫。)
四、幼兒想象添畫,老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添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啟發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畫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創編故事。
師:五彩的天空里藏著這么多的東西,你們能不能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畫面交流故事。
七、鼓勵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故事與客人老師進行交流。
反思體會:
本節課改變了以往美術課中單純畫畫、呆板的教學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繪畫、游戲、音樂、動手操作有機相結合的手段,培養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緒,發展了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和創作,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在本節活動中教師先是出示各色卡紙,引起幼兒興趣。在這之后,教師運用開飛機的形式,引導幼兒隨意畫出線條開始了想象創作的過程;接著教師啟發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觀察發現自己畫得線條,像什么,怎么樣才能更像,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添畫從而達到想要的效果。最后是讓那個幼兒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畫面交流故事。
教師在這節活動中各個環節設計的條理較為清晰,而且 各個環節都以幼兒想象設計為主,是以幼兒的角度進行,充分讓幼兒有了一個想象、表達的發揮的地方。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成干凈整潔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 出示噴畫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么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會到紙上呢?
b)學習噴畫的方法。
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為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后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為了使畫面更漂亮,可以噴2或3種顏色:噴完一種顏色后,必須等晾干才能噴另一種顏色。
c)提出要求,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d)請幼兒欣賞作品,說一說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圖案排列美觀、色彩搭配好、噴色均勻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
大班美術:金燦燦的油菜花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目標:
1.在觀察大圖片上的手拉手各國兒童基礎上畫小朋友,并添畫。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培養幼兒同伴之間友愛之情,使幼兒懂得從小關心熱愛自己的同伴。 準備:
1. 一張各國兒童手拉手的圖片。
2. 油畫棒、繪畫紙、勾線筆、白紙、剪刀、膠水。
過程:
1. 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張圖片,想不想看。老師為這張圖片編成一首好 聽的兒歌,想不想聽。附兒歌:《手拉手》
好大好大的地球,
哪兒都有小朋友。
黃皮膚、黑皮膚,
白皮膚,還有棕色皮膚的小朋友。
地球上的小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好,哈羅、歐哈又,
我們一起手拉手。
圖片上的小朋友說,他們想請小朋友來畫一畫,我們手拉手的圖畫,你們 想不想畫呀。
2. 講解示范
(1)把畫畫紙對折,找到中點,畫上一張大大的.地球。
(2)把長方形的紙折成扇子狀,大小可以折成畫得下小朋友。
(3) 把剪下的小朋友貼在你畫好的地球上,然后給它裝飾一下,根據各國小朋友的特點畫上頭發、膚色和漂亮的衣服、,最后再添畫。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幼兒要抓住各國小朋友的特點來畫。
4.評價和展覽
表揚作畫認真以及畫得好的小朋友,把作品展覽出來供大家欣賞和學習。執教:吳麗文
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知道長頸鹿的特征以及它的習性。
2. 用顏料裝飾長頸鹿。
活動準備:
顏料,四角海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長頸鹿。
- 我長得很高,我可以吃到高高的樹干上的葉子。
- 我有長長的腿和脖子,我是什么呢?
二、展開。
1. 談談長頸鹿。
- 你見過長頸鹿嗎?
- 你在哪兒見過的長頸鹿?
- 見過長頸鹿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談談長頸鹿的特征和習性。
- 長頸鹿長什么樣?
(它長得很高,它的脖子和四條腿非常長,它是地球上最高的動物,它還有花斑。)- 長頸鹿在哪兒生長?
(它在溫熱地區,樹木茂盛的的地方或是寬廣的草原生長。)- 長頸鹿怎樣吃東西?
(長頸鹿用它長長的舌頭和活動自如的.上唇吃長在高處的樹葉或果實。)-長頸鹿是怎樣警戒敵人的呢?
(長頸鹿可以聽見細小的聲音,并且它們的視力非常好,可以洞察到很遠的地方。在遠處有敵人的話它們會很快的知道然后避開敵人。)- 如果長頸鹿遇見獅子的話會怎么樣呢?
(獅子是對于長頸鹿唯一一個有威脅的動物,如果被獅子攻擊,長頸鹿會使勁地揚起前踢攻擊獅子的頭部,然后它們會以時速65km的速度快速遠離獅子。)
3. 制作研究長頸鹿。
- 想要制作出長頸鹿的話需要什么材料?
- 用帶有顏料的海綿怎樣制作長頸鹿呢?
4. 用帶有顏料的海綿制作長頸鹿。
① 準備好和長頸鹿一樣顏色的顏料。
② 顏料不要太稀,稠一點兒。
③ 用四角海綿蘸上顏料印在長頸鹿的身上。
④ 用各種顏色表現出立體感。
三、結尾。
1. 讓孩子們把印好的長頸鹿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實用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簡單教案10-09
大班美術教案11-26
美術大班教案06-26
大班的美術教案08-28
大班美術教案05-31
大班美術教案06-22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7-28
大班美術外星人教案大班美術班教案10-10
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詳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