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教材是前一課《橋》的知識延伸,在學生考察了解家鄉風貌,體驗家鄉人文景觀的基礎上,用美術表現的方法,為家鄉規劃、設計未來的橋梁。以家鄉小主人的身份,來表現家鄉未來的風貌;以橋梁設計師的身份,通過多種材料的運用來設計制作未來的橋梁。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橋梁設計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間。橋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體,本課教學中,要學生活動的情趣性,以及給予學生表現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大膽設計,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學形式,多樣性的方法,激勵學生勇于想象,勇于實踐的情感。
仿生學已成為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領域。六年級學生對于動物世界已有較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學可采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目標
本課教材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在學生對橋梁有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以美術課程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啟發他們暢想未來,讓他們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怎樣的呢?本課培養學生勇于創造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培養科技發展和藝術創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種美術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學生對橋的獨特想象,制作和繪畫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錄像帶(反映大都市的現代橋梁)。
學具:各種廢舊材料、沙盤、繪畫和創作工具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
●教學導入:
(1)教師展示前一節《橋》的優秀學生作業。
(2)學生作業,并提出如何為未來的家鄉進行規劃,使家鄉更美麗。學生分小組討論。
(3)交流各小組的規劃和暢想。
●教學新授:
(1)教師播放現代大都市的橋梁錄象,請學生欣賞。
(2)教師提出我們能不能一起根據我們的規劃和暢想,為家鄉設計未來的橋梁。
(3)各小組討論,畫出橋梁設計稿。通工具等問題,并把問題寫在問題板上。
(4)交流各小組的設計稿。
●布置作業:
(1)教師要求各小組根據設計稿和所帶材料,分別創作橋梁模型。
(2)各小組學生合作按設計稿巧用材料,制作橋梁模型。
制作一:
利用廢可樂罐、紙板、絲線、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橋梁。
制作二:
利用廢紙盒進行切割組合制作廊橋、公路鐵路二用橋等。
制作三:
利用廢泡沫、筷子等切割組合,制作多種藝術造型的橋梁。
●作業展示:
(1)各小組為自己制作的橋題名。
(2)各小組分頭參觀交流。
(3)投票選舉“創意獎”、“技術獎”。
(4)授予“榮譽設計師”稱號。
●結束教學。
三、學習建議:
●是否有獨創性的設計構想;
●是否積極參與合作;
●是否能夠較清楚地說明自己的創意;
●是否能夠巧用材料,完成制作;
●是否能熱情地表達愛家鄉的情感。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并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并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2、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具學具:彩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
師小結:形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
無規則:不規則形、自由直線形、自由曲線形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幅畫。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學延伸與拓展:用各種形狀還可以創造什么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于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于動腦。
1、現在呀,我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⑴個別讀(分段朗讀)
⑵分角色朗讀課文(分小組朗讀)
2、剛才,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現在阿,老師想讓你們也來展示一下你們自己是怎樣畫風的。不過,老師這一次要求你們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別,老師先不要你們說,也不要你們畫,而是讓你們把畫風的辦法想一想,再寫下來。聽明白了嗎?
例:泛著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人頂風向前走。
3、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要敢于創新,向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學習,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4、作業:
⑴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三個小朋友善于動腦的句子。
⑵畫畫風,畫好后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
敢想敢做
15、畫風
雨絲斜
善于動腦
風車轉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有目的地加以運用而設置的。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和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學情分析
1、復習舊知識、導入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
3.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色彩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作之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舊知識、導入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
1、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
1、師引出對比色感念。
我們生活的環境里,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學生了解色彩知識,直觀感悟。
3、欣賞和分析
(1)、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2)、繪畫中色彩的運用(講解繪畫比對色彩的運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自己的配色習慣?為什么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四、鞏固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運用合理、構思巧妙”之作。
六、收拾與整理(略)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幻想畫
1、了解科學幻想畫的特點及各種表現形式。
2、欣賞科學幻想畫,學習其一般知識。科學幻想畫
3、能用學過的知識表現科學幻想畫。
4、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學習科幻畫的一般知識,并用學過的知識表現科幻畫。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想象的同時,注重尊重科學地表現主題科學幻想畫。
教學準備:
有關科學幻想方面的資料、VCD太空探索、學生科幻畫作品等。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會觀察。邊看VCD太空探索,邊思考以下問題:
人類至今為止,科學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觀察星球的顏色。
觀察宇航員的服飾。
觀察各種衛星的外型結構。
畫家筆下的幻想畫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嗎?其構圖的奇特之處。
三、學生觀看VCD。
四、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己見,發散想象思維。
第二、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提供給學生所要的資料,學生也可從網上尋找資料或書籍上的圖片資料。
(資料互用,相互交流。可小組間的交流、組與組的交流、師生的交流)
三、介紹技法。
在黑卡紙上用夢幻筆(以淡色為主)勾線。
星球用多色油畫棒畫,用手拉出飛馳的效果。
蠟筆畫出主體物,背靜用水彩大面積涂抹。
宇宙用漸變色表現。色彩濃重為宜。……
四、學生作業。
要求:畫面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畫面的內容要豐富。
著重細節描繪。
富于聯想。
所繪場面盡量宏大,有氣勢。
五、完成稿交流,開闊學生視野。互評、自評結合。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十分鐘時間作完成稿修改。
三、評價(每位學生介紹作品30秒)。
自評+互評+點評
從科學角度評。
從構圖上評。
從色彩上評。
從表現形式上評。
從綜合工具的使用上評。
教師的點評上突出重點。
四、用學生的作品布置教室(師生齊動手)。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8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教案07-08
小學美術教案10-26
小學美術的教案09-01
小學美術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