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2-09-15 20:42:53 美術(shù)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錦集7篇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一、設(shè)計意圖:

  印畫是美術(shù)活動的另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是讓幼兒在印印畫畫中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shù)活動。小班幼兒年齡小,需要激發(fā)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通過這種繪畫形式,深受幼兒喜歡。

  在幼兒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中,處處都可看見類似于圓形的物體,小班幼兒在作畫時總是喜歡畫圓,因此我們投放的材料以圓形為主,來拓展幼兒對圓形的認識及創(chuàng)作思路。所以,本次活動我選用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竹子為材料,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竹筒印畫出大小不一的圓圈,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成漂亮的花紋。讓他們了解印畫的方法,從玩色的過程中體驗到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讓幼兒感受印畫的樂趣,以此培養(yǎng)小班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為中大班的繪畫創(chuàng)作做好鋪墊。

  二、活動目標:

  1.掌握用竹筒印畫的技巧,并能夠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印章進行組合式的印畫游戲。

  2.讓幼兒養(yǎng)成大膽作畫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竹筒印畫的方法。

  難點:能創(chuàng)造性地印出花紋。

  四、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的竹筒若干。

  2.范畫兩張。已剪好的衣服,褲子,手套,鞋子,帽子4套。

  3.顏料,盤中墊上薄海綿,抹布每組各一塊。

  4.小貓玩具,4個機器人。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嘗試新的作畫方式————紙漿涂畫。

  2、大膽地用紙漿做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3、愿意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20—21頁。

  2、各色紙漿(加入顏料和糨糊)、西卡紙、小勺子、紙漿畫范例、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紙漿畫范例,引起幼兒觀察、思考:這幅畫和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畫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閱讀參與幼兒用書第20—21頁的內(nèi)容,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二)幼兒集體進行紙漿造型游戲

  1、教師出示紙漿,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紙漿。

  2、師生共同選擇喜歡的紙漿玩"鋪路"游戲。

  ⑴教師邊念兒歌邊用勺子盛喜歡的顏色的紙漿倒在紙上,用小棒子把紙漿涂抹在紙上,直到全部涂完。("小勺子,盛紙漿,倒在紙上變小山。小勺子,幫幫忙,紙上鋪出大馬路。")

  ⑵幼兒做鋪路游戲。(小朋友也來鋪條路,可以是一種顏色的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馬路。)

  3、師生進魔術(shù)棒造型游戲。

  ⑴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在紙漿上造型。("小手指,來走路,走彎路,走直路,再拐彎……變出一個××來。")

  ⑵請幼兒也用小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變出什么來。

  ⑶師生交流:你們變出了什么?是怎樣變的?

  ⑷教師總結(jié):鋪路時紙漿要鋪滿,小手指在走路時要用點力氣。

  (三)幼兒自由進行紙漿造型

  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紙漿進行自由造型活動,教師指導幼兒選擇多種顏色的紙漿涂抹造型。教師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意,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幼兒的自信。

  (四)幼兒欣賞、交流分享活動

  1、大家一起來看用紙漿變出了什么,最喜歡哪一個。

  2、教師對幼兒在交流中出現(xiàn)的貶斥他人作品的現(xiàn)象要及時正確引導,既要學會尊重、寬容別人的創(chuàng)作,又要對他人的優(yōu)秀創(chuàng)意表示贊賞。

  3、再請幼兒現(xiàn)在用手摸一摸紙漿,和剛才的感覺一樣嗎?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兩個圓形加線條組合成螞蟻,能大膽地畫出螞蟻簡單的動態(tài)。

  2、半圓形裝飾畫成山洞,提高繪畫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教學準備:

  彩色水彩筆、油畫棒、水彩顏料、棉簽、紙團、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1、預熱階段

  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師幼扮演螞蟻聽音樂開汽車上山玩,引出螞蟻找山洞。

  2、圖形刺激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2)示范畫法:兩個圓形緊緊靠一起,一個圓上畫出夸張、擬人化的頭和 兩根觸角,另一個圓上添畫出六條腿。

  3、想像創(chuàng)作

  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4、診斷作品

  從螞蟻不同的動態(tài)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準備的ppt色彩鮮艷,主題突出,整個活動比較順利。選材和目標的定位都是比較適切,尤其是小螞蟻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活動也始終能在情景中開展,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shù)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shù)底紙人手一份;白乳膠每小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老師想讓小朋友們來猜一個謎語:身穿大棉襖,野草吃個飽,過了嚴冬天,獻出一身毛,我看那個小朋友小腦筋動得快。

  師:謎語問小朋友們什么動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襖,喜歡吃野草,過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貢獻出來呢?(解釋謎面,讓幼兒更容易懂)

  小結(jié):綿羊身上長著厚厚的毛,喜歡吃鮮美的野草。

  2、體驗觀察,比較異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師用于示范的兩只小綿羊,一只有貼上羊毛,一只沒有。

  師:看,老師這兒有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都上來摸摸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師:今天小綿羊想請小朋友們幫自己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白乳膠、擦手布,一會兒小朋友們分組進行。現(xiàn)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1)講解示范

  ①刷乳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2)提出要求:

  ①不將乳膠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4、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對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膠可用擦手布擦干;

  (2)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3)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5、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那只羊,為什么喜歡它?

  6、活動自然結(jié)束。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欣賞《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內(nèi)容,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

  2. 了解進餐要合理適量。

  3.簡單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活動準備:

  PPT課件、《好餓的毛毛蟲》繪本若干 。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引入。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什么?(毛毛蟲),毛毛蟲 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咦?毛毛蟲不見了,毛毛蟲爬到哪里了?小朋友我們一起找一找。

  二、看一看,猜一猜。

  1. PPT圖1-2引入。

  師:原來毛毛蟲爬到了大屏幕上了。為什么它到這上面來了呢?因為呀毛毛蟲想邀請小朋友看它的故事叫《好餓的毛毛蟲》,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小朋友從第一張圖上看到什么?(月亮,葉子,樹,白色的蛋)

  師: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那這會是什么蛋呢?小朋友們猜一猜?(雞蛋,毛毛蟲的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一張圖片,從圖上看到什么?(太陽,毛毛蟲)那剛才我們看到的蛋是什么蛋呀?(毛毛蟲的蛋)

  師: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啪”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里爬了出來。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里呢?

  三、集體觀看PPT圖片3-10,大膽的表達畫面的內(nèi)容。

  1. 圖片3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毛毛蟲之后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

  師:咕嚕嚕咕嚕嚕,原來毛毛蟲肚子餓了,他要找一些東西來吃呢?他吃了什么呢?小朋友看一看。

  2.圖片4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什么呢?(蘋果)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怎么辦?(再找吃的)

  3.接著觀察圖片5-8,說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蟲分別吃了什么?(同上)

  4.觀察圖8-9,比較星期六星期天毛毛蟲的表情,了解進餐時應該合理適量。

  師:星期六,毛毛蟲都吃了什么食物呀?(有香腸、有冰淇林等許多的食物)

  師:吃這么多毛毛蟲怎么樣了?(毛毛蟲肚子疼)看看,它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一起學一學。它為什么肚子疼?(因為吃太多的零食。)

  師:恩,那小朋友能不能像這只毛毛蟲一樣,一下子吃這么多的零食呀?(不能)

  師:你們看,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毛毛蟲為什么覺得舒服多了呀?因為葉子對毛毛蟲來說是很好的食物,這個才是毛毛蟲應該多吃的食物。

  5.觀察圖10

  師:毛毛蟲呀,自從肚子疼的那天起,他再也不亂吃東西了,看現(xiàn)在的毛毛蟲怎么樣呀?(長大了)

  師: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現(xiàn)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6、觀察圖11

  師:吃了一周,毛毛蟲終于吃飽了,毛毛蟲吃飽后變成什么樣子的?(又大又胖)后來它造了座房子叫什么?(重點讓幼兒認識“繭”)

  小朋友請你猜一猜,從“繭”里面出來的會是什么動物呢?(適時制懸念,引發(fā)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

  7、這時屏幕上又出現(xiàn)了美麗的花蝴蝶,問小朋友,是不是已經(jīng)明白了它就是毛毛蟲變的?

  三、幼兒自主閱讀圖畫書,結(jié)束活動

  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請小朋友邊看邊互相講一件這個有趣的故事,好嗎?

  四、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資料,了解一些小時和長大完全不同的動物、昆蟲,知道它們的幾個變化過程。(蠶、知了、青蛙等)。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圖案裝飾雨傘。

  2、通過本次活動,喜歡裝飾畫,審美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3、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喜歡觀察身邊的美的東西。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畫好傘的輪廓、油畫棒、勾線筆、漂亮雨傘的課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用簡單的圖形,線條裝飾雨傘

  活動難點:能創(chuàng)新一些新的裝飾線條、圖案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二)欣賞漂亮雨傘課件,供幼兒觀察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那么我們現(xiàn)在趕快來做一把漂亮的小雨傘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幼兒用不同的線、圖案裝飾小花傘。

  (四)展示交流并總結(jié)

  1、請幼兒把畫好的傘給老師和好朋友看一看,說說你是怎么裝飾的?

  2、教師總結(jié):小朋友自己動手裝飾了漂亮的雨傘,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很漂亮,請你們平時多觀察,學習更多的裝飾畫的本領(lǐng)。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發(fā)揮想象,嘗試將麻繩塑型。

  2、能用塑形好的麻繩蘸喜歡的顏料裝飾手帕。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麻繩的經(jīng)驗.

  2、細麻繩長短不一,若干根。

  3、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顏料。

  4、剪成各種形狀的手帕的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夏老師去排演舞臺劇,需要許多美麗的手帕。想請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當設(shè)計師,看誰能幫夏老師設(shè)計出不同圖案的手帕,在夏老師來選之前朱老師要給小朋友們進行培訓,最后培訓合格才能被選為優(yōu)秀設(shè)計師。

  二、幼兒自由玩繩,發(fā)揮想象,嘗試將麻繩塑型。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麻繩。你們還記得我們上次是怎么和麻繩做游戲的?那請大家從小椅子下面拿出麻繩玩一玩,變一變吧。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麻繩造型,說說自己是怎樣變出來的?

  三、顏料與麻繩造型的結(jié)合。

  1、 教師示范麻繩作畫。

  師:麻繩不光會變魔術(shù),它還會畫畫呢,你們想不想看啊?老師選一個小朋友變好的麻繩造型,選一種顏料,我比較喜歡紅色,就放在紅色顏料盤里蘸一蘸,輕輕抖掉上面多余的顏料,放在紙上用小手按一按麻繩身體的每個部位,然后再拿掉麻繩,放到廢舊小盒子里。最后記得用抹布把小手擦干凈哦。

  師:小朋友們快看,麻繩畫出什么了呀?如果你們想用麻繩畫出其他的圖案,可以重新拿一個麻繩變出你喜歡的造型,然后蘸上你喜歡的顏色,按照老師剛才的步驟用麻繩畫畫,哪個小朋友愿意當小老師上來示范一下。

  2、 個別幼兒現(xiàn)場示范。

  師:請個別幼兒拿上自己的麻繩造型現(xiàn)場演示一下。

  3、 師:你們很有創(chuàng)意,用麻繩變出了各種各樣形狀。通過培訓,大家都合格了。那你們可以用今天我們剛學到的麻繩畫畫的方法來試一試,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去當設(shè)計師呀?

  4、 老師有幾個要求:小朋友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長短不同的麻繩,每次印完要換麻繩時一定要記得把小手擦干凈哦,相信你們做出來的手帕一定會很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輔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

  下面請小朋友們輕輕回到桌子旁邊,也來用麻繩變出一個美麗的手帕吧。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每根塑形好的麻繩蘸一種顏料裝飾手帕。每次印好之后要準備換麻繩之前一定要擦小手,做到不混色。

  五、展示幼兒作品。

  1、你覺得這些手帕美嗎?你喜歡哪個手帕,為什么?(從色彩、造型上評價)你覺得這個手帕中的畫像什么?用了哪些漂亮的顏色?

  2、小結(jié):小朋友的小手真巧,做出了這么多美麗的手帕等這些美麗的手帕干了之后我們一起讓夏老師到班上來選一選吧,選出我們班的最佳設(shè)計師。

  延伸活動:

  請幼兒平時在美工區(qū)繼續(xù)用麻繩進行創(chuàng)作,在畫布上印出各種各樣形狀的圖案。

  活動反思:

  一、 對活動材料的選擇。

  設(shè)計這節(jié)活動課之前,我們班幼兒在晨間區(qū)域活動時喜歡用毛條進行簡單的變換造型。考慮到已經(jīng)進入小班下學期,為了拓展幼兒思維,我讓孩子們一起玩毛條,孩子們的興致很濃,大家動手把毛條變出了豆芽,氣球,麻花,口水等,我想能不能把孩子們變出來的造型印下來,于是我從身邊易得的環(huán)保材料中選擇了麻繩,麻繩能塑造簡單的形狀,幼兒的小手拿著塑形好的麻繩蘸上顏料之后比較容易印出抽象的圖案來,有的幼兒手部肌肉力量比較小,做好的造型容易散,如果換成中間帶細鐵絲的紙繩效果會更好。

  二、提高課堂教學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節(jié)課在幼兒玩麻繩時,適當引導幼兒變出各種簡單的圖形寶寶和線條,比如波浪線,直線,小蛇,小魚等,通過扭、卷、折、繞等多種方法來開拓幼兒思維。課堂上老師還需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比如劉思涵小朋友用麻繩的一端點畫,把手帕的花邊裝飾的非常漂亮,當時點評的時候老師如果能及時地表揚一下她,進行一次隨機教育,那樣會更加激發(fā)該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

  三、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比較差,一節(jié)課十五分鐘,首先我讓幼兒自由地將麻繩塑形,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做出來的麻繩造型很多,不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自然引出麻繩不光會變魔術(shù),它還會畫畫,激發(fā)了幼兒進一步要參與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學會用塑形好的麻繩蘸喜歡的顏料裝飾手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小百科:麻繩是取各種麻類植物的纖維。麻繩,常規(guī)直徑為0.5mm-60mm。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8

小班美術(shù)的教案04-06

小班美術(shù)教案11-27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8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3

小班美術(shù)教案《傘》教案01-15

小班美術(shù)教案燈籠教案03-21

小班美術(shù)教案泡泡教案03-22

小班美術(shù)教案手絹教案03-22

小班美術(shù)教案小魚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