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表現方法。
2: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的明暗變化
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學準備:
教師范作、球體、平行六面體和圓柱體,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分析物體的明暗
1:出示教師范作,引導學生欣賞觀察,畫上物體的明暗變化有什么規律?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
球體——在左側光照下,呈現出豐富的明暗變化,球體的右下部留下了球體的投影,畫面使人感到較強的立體感。
平行六面體----在左側光照下,呈現出明部、暗部與半明部的三大面色調變化,右下方是它的投影,畫面使人感到有較強的立體感
圓柱體——在左上方的光照下,頂部的水平圓面因受光而明亮,架表面明暗呈現出漸變的豐富色調,有較強的立體感。
二:表現物體的明和暗
1:教師講解示范明暗表現方法
(1)畫好輪廓線(從整體出發,用直線輕輕地畫)
(2)觀察光源方向
(3)進一步欣賞、觀察教師范作及學生作品,讓學生明白是用排線來表現的
(4)教師示范完整地畫出物體的明和暗
(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學生作業
指導學生選擇物體,按自己想象的光源,畫出物體的明暗,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四:展示、講評作業
美術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并粘貼在指定的范圍內。
2、選擇自己喜歡的粘貼方法,裝飾房子,感知美麗的瓦房,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紅黃綠蠟光紙每人三小張,固體膠人手一個。
2、蘑菇房子范例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蘑菇房子范例):這是什么?呀!蘑菇房子上怎么沒有瓦片呀?我們一起來當小工人,做許多瓦片好嗎?
2、學習撕紙的方法。
教師:你們見過瓦片嗎?瓦片是一片一片的,這是一張大紙片,怎樣才能變成一片一片的小紙片呢?
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啟發幼兒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大紙片撕成小紙片。
3、幼兒撕小紙片,教師來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的紙撕,不要撕的太大,也不要撕的太小。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小紙片裝在屋頂上,了解粘貼瓦片的兩種方法。
教師示范在小紙片反面涂抹糨糊,然后貼在屋頂上,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貼紙片。了解粘貼的粘貼的基本方法。
教師示范先在屋頂上抹糨糊,提醒幼兒涂抹的糨糊不要太多,不要積起來,然后將小紙片一一貼在屋頂上。
5、幼兒貼瓦片活動。鼓勵幼兒選擇一種方法粘貼瓦片,教師觀察指導。
6、展示幼兒漂亮的房子,給每個小朋友的小房子上貼上一顆五角星。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孩子能夠表現不同天氣和不同時間的天空。
2、想象自己飛上天空的樣子,并加以表現。
課程重點:
1、對飛上天空的方法進行創意性的想象,并把它表現出來。
2、通過對自己作品的講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3、在同一張紙上使用多種材料,問孩子感受。
教學準備:
1、整紙、8K畫紙、彩色紙。
2、色粉筆、油畫棒。
3、棉花、星星貼、膠水、聚乙烯泡沫、泡沫球。
課前準備:
1、整紙(每人1張),分別縱向貼在墻上。
2、將整紙裁成8K畫質大小。
3、將彩紙裁成房子等形狀。
4、將聚乙烯泡沫切成片狀做窗戶等裝飾。
5、泡沫球對半切開貼好雙面膠,裝入盒子備用。
教學流程:
1、問好,引導。
2、講述天空的特征、顏色、變化等。
3、出示8K紙、色粉筆制裕粉末。
4、將粉末涂在墻紙天空上。
5、出示棉花、膠水制作云朵。
6、出示星星貼裝飾天空。
7、出示油畫棒畫出孩子想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周邊的裝飾物(如小鳥、樹、房子等)。
8、出示彩紙貼出從天空往下看到的樓房等。
9、出示聚乙烯泡沫,泡沫球進行裝飾。
注意事項:
老師要幫助孩子,在使用色粉筆的時候,小心不要讓孩子吹掉或散掉色粉,更不能將色粉弄在臉上和眼睛里。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小小美發師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撕、團、貼的方法裝飾浴帽。
2.初步體驗親子合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3.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范例發型套兩個,皮球一只(放在一個小筐里)。
2.超市海報紙、彩紙若干,一次性浴帽人手一個,雙面膠人手一個。
3.背景音樂,T臺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激發興趣
教師戴上新發型,隨音樂走一圈。師:小朋友們,老師剛剛換了一種新發型,漂亮嗎?你們知道嗎?這個新發型是美發師叔叔為我設計的。今天,我們小朋友也要來做個小小美發師,為爸爸媽媽設計一個新發型。
問:你想為爸爸媽媽設計什么發型呢?(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二、示范講解,學習制作
1.介紹材料
師:那我們設計發型需要哪些材料呢?
教師摘下發型套,出示操作材料,逐一出示介紹。(超市海報、一次性浴帽,雙面膠)
2.示范講解
師:我們先把浴帽套在爸爸媽媽的頭上。(教師將浴帽套在皮球上)。再拿海報紙把它撕開,撕好后把它放在手上團一團,搓一搓,搓成一個圓。接著在紙團上粘上雙面膠,揭開上面一層厚厚的白紙,揭開的紙放到托盤里。(這個揭開雙面膠上一層紙的技能比較難,所以這個過程需要家長朋友的協作。)最后,把紙團粘到浴帽上。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連續做4個紙團。
教師出示做好的范例,師:我們用紙團把浴帽粘得滿滿的,現在啊,一個新發型就設計出來了。瞧,(教師戴上裝飾好的浴帽)小朋友,好看嗎?
師:我們除了把彩紙團成團,還可以把它撕成長條,卷一卷,粘滿整個浴帽,就會變成一個卷發發型了。(出示相應的范例)
三.交代要求,親子操作
1.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幼兒。
2.鼓勵幼兒大膽創意,要和同伴設計的發型不同。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桌面的干凈,學會收拾材料。
4.請家長配合幼兒操作,盡量給幼兒多動手的機會。
四.“發型發布會”,展示作品
家長戴上幼兒裝飾好發型套和幼兒手拉手。
師: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你們設計的發型真有創意!小三班時尚發型發布會現在開始啦!
幼兒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在音樂聲中走上前展示自己設計的新發型。
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5
六年級湘教版上冊美術教案篇:湘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教案
第1課我們去旅行
教學目標
1.根據假定的旅行情境,畫一畫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為主體,把它與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畫面之中。
2.能根據客觀物象的內在結構、比例,用流暢的線條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資料,能用文字、圖像形式記錄、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4.能運用簡單的平面設計的形式原理,集體合作制作一個集錦本。
5.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尋訪自然美景,了解社會歷史、文化淵源,探究世界奧秘,激發熱愛生活、藝術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教師講自己親身經歷的旅行笑話,說明旅行前物質準備的重要性。
2.學生說說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細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質準備。根據當地的天氣、地理環境、自己的生活需要進行準備(例女百:路線圖、備忘錄、衣服、雨傘、洗漱用品、零食、藥品、錢、照相機等)。
課件展示要準備的物品
二、觀賞背包
1.出示背包,引導觀察、思考:
(1)旅行使用的包應該有哪些功能、樣式?
(2)這些產品的結構、材質、構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樣的?
2.了解背包的結構。
(1)背包的結構:圓柱體、圓球體、立方體、三角錐體。(2)構成:功能袋、背帶、拉鏈、裝飾圖案。(3)材質:皮革、帆布、尼龍布料、普通布料。(4)樣式:手提、肩掛、背負、一個功能袋、多個功能袋組合、附件、紐扣。
課件展示不同種類的包
1.旅行包2.會議、公務包3.購物的`手袋4.時裝包5.書包課件展示背包的結構、構成、材質、樣式
三、繪畫指導
1.教師示范畫背包,學生總結步驟、方法。
2.小結表現方法: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點與哪種立體形相近。(2)從不同角度觀察背包。(3)表現背包的背帶、拉鏈等細節。(4)添畫生活用品,學生做教材中的小訓練。
課件演示步驟:
背包攝影圖片----背包的剪影----與背包近似的立體形----背包的線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
四、作品欣賞
1.欣賞學生作品。
2.分析學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處。
(1)背包的形體畫得比較準確,構圖大方。
(2)線條流暢,有疏有密。
(3)注意了細節描繪。
(4)生活用品的擺放有緊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展示學生作品
五、學生作業
1.學生自由擺放自己的書包和水壺。
2.學生進行觀察性繪畫。
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六、評析交流
第2課光影變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層次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美的能力。
導入課題
1.課件展示色彩斑斕的光影圖片《熱鬧的船舶交易市場》、《玻璃杯》。
2.揭示課題——《光影變幻》。
多媒體課件演示畫家名作以及優秀的攝影圖片《熱鬧的船舶交易市場》、《玻璃杯》。
揭示《光影變幻》的課題。
嘗試表現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觀察圖片上的物體存在著哪些明顯的明暗變化,怎樣用線條來表現明暗效果。
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傾聽,參與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用筆輕則淡、重則濃;線條疏則弱、密則強。
4.學生嘗試用鉛筆皴線。板書,圖片、鉛筆、紙等。
深入感知
巧妙聯想
1.教師引導學生聯想有一些什么樣的幾何形。
2.小組討論:你會想像畫出哪些幾何形,并如何重疊、穿插。
3.以小組開火車的形式,學生輪流上臺畫一個幾何形,并組成完整畫面。畫板、鉛筆、畫紙及輕音樂。
賞析作品
第二課時
拓展思路
1.討論評議:請大家一起評議這幅集體創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記錄評分記錄卡。
2.發散思維:生活中變化著的幾何形和明暗變化的效果。作品、評分記錄卡。
表現創作
總結評價
1.學生獨自創作一幅作品,畫一組幾何圖形,運用鉛筆皴線的方法,想像畫出幾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現層次感。評析作品:完成創作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賞各組作業,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2.教師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精心繪畫,贊揚學生的大膽表現。展示板、作業,播放輕音樂。
第3課美麗家園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對周圍景物的觀察、記憶和想象,用集體討論、集體創作的方式畫出自己美麗的家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加強相互合作的群體意識,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
重點和難點
1、集體創作,相互合作完成繪畫作業。
2、集體討論繪畫題材、內容繪畫選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繪畫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圖例,說明家園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每人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畫出來很有意義。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二)、分析課本圖例,啟發學生講述三幅同齡人創作的《美麗的家園》L具有什么地方特點。
1.用剪貼的方法,表現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兒活動中心去活動的情景。
2.用壁畫的形式表現了金秋時節農村豐收的景色和農村家居的美麗風光。
3.請你講一講自己家居周圍有什么特別的景物?
如小區的特色,兒童樂園、兒童活動中心、農貿市場等都可以選入畫中。
(三)、繪畫步驟:
1.構思。集體討論繪畫的題材、內容、確定選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樣的手法表現,用一人先畫出大體構圖。
2.根據各人的長處分工繪畫,各人所畫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現手法均要以總體構圖為依據,通力協作,力求整體效果統一。
3.選一位同學對畫面作統一整理。
(四)、作業要求:
8人為一個創作小組,共同構思商議畫面的大小(一般用橫副,用全開紙3—5張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討論確定),構圖及手法表現,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畫房子,有的添樹木,有的畫人物……),畫出當地景物特色。本課要求完成草稿。
(五)、學生分組集體創作,教師輔導,出現問題時共同討論解決。
(六)、講評草稿,共同評論能否表現家園的景色美。
第二課時
本節課繼續完成集體創作畫《美麗的家園》,重點在于形象刻劃。
(一)、分析課文中的學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現形式繪畫時所要注意的事項。
1.色彩畫:①顏色要鮮明。
②注意對比色和諧。
2.線描畫:注意線條疏密對比和黑白灰調子的處理。
3.剪貼畫:注意發揮材料質感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
(二)、學生繼續進行集體創作。教師鼓勵學生團結合作,努力完成一幅《美麗的家園》,集體創作畫,看哪一組畫最好、最美。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02-28
經典美術教案02-22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2-14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教案07-08
鯨魚美術教案03-28
中班美術的教案03-17
小班美術的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