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肢體動作和表現自己由小變大的變化。
2、通過魔法游戲,讓幼兒感受由小變大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對和“小”有一定的了解:如大、小不一的動物等。
2、通過收集照片,了解自己是慢慢長大的。
3、課前了解父母的工作。
物質材料準備:
1、“魔鏡”一面,戶外活動的場地;(看天氣定)
2、不同性質的音樂磁帶若干;
3、道具:胡子、眼鏡、小包、領帶、圍巾等。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魔鏡”與“魔語”
1、在音樂聲中發現魔鏡,了解魔鏡的威力。
2、一起學說魔語:“魔鏡啊魔鏡,變小,變小、變小,小小小!”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變小。
3、一起學說魔語:“魔鏡啊魔鏡,變大,變大,變大,大大大!”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變大。
三、魔法《時光隧道》游戲
1、念念魔語:“魔鏡啊魔鏡,變大,變大,變大,變變變!”,穿越時光隧道——變成大人
2、幼兒用小道具進行簡單裝扮。
3、用一些小道具模仿父母做事情的動作。引導幼兒說說:你長大,你會做什么事情?你的理想是什么?
魔語、魔鏡、魔法這類神秘事物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富有想像而神秘氣息的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滿足,產生主動表現的愿望。
由于小班幼兒想像力水平有限,因此,我利用幼兒熟悉的動物形象讓幼兒感知“小”和,以豐富他們的表現內容。
通過游戲,形象地模仿了嬰兒和成人的動作,強烈的對比下,萌發幼兒想長大的愿望。
引用和成人使用小道具,促使幼兒更生動地、幽默地進行表現,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的延伸,使幼兒進一步感受由小變大的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怎樣培養小班的幼兒自制圖書呢,我覺得應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抓住孩子們的喜好和好奇心,選擇孩子喜歡的形式,讓他們在一個寬松、具有情景的氛圍里進行自制。這段時間,孩子們對用各種圖形拼東西很感興趣,于是我結合讀本《這是什么》的第三階段拓展環節,利用請幼兒當魔術師用圖形變魔術的游戲,設計了自制圖書《變一變》活動。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掌握制作圖書的基本步驟,共同合作制作一本圖書。
2、能用各種圖形自由組合圖案,并且能 “××形、××形、變出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3、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色卡紙、膠水、訂書機,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圖形卡片。教師做好書的封面、封底,內頁(寫好了頁碼,沒有內容)。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大讀本《這是什么》,師生共同復習閱讀。
李老師帶來了一本書,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引起幼兒自制圖書的欲望。
1、教師示范用圖形變出太陽貼在寫有頁碼1的作業紙上。
“這本書中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變出了機器人,真好玩!我也來當魔術師,用圖形變魔術,你們要仔細看我變出了什么。”
提問:“我用了哪些圖形,變出了什么?”
教師總結:“圓形、長方形,變出了紅紅的太陽。”
2、師:“你們想不想當魔術師也來用這些圖形變一變?”
“今天,我們一起來合做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變一變》,就是一本介紹用圖形變出許多東西的書。”
三、教師出示的自制的圖書(畫好封面、封底,內頁編有頁碼但中間空白),請幼兒欣賞,示范并講解自制圖書的方法。
1、師生共同閱讀自制書的名字《變一變》。
2、教師講解制作圖書的方法。
教師做封面和封底,請幼兒做書的內頁,請小朋友當魔術師用圖形變出一樣東西貼在內頁上,并且要求幼兒做好后,要用“××形、××形,變出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來介紹自己做的那頁。
3、教師提出制作過程中材料和工具使用的要求。
四、幼兒自制圖書,教師一旁指導。
五、幼兒自制圖書展示。
1、教師示范介紹第一頁(活動開始教師示范自制的太陽)“圓形、長方形,變出紅紅的太陽。”
然后請幼兒逐一按頁碼上來用“××形、××形、變出什么”的句式,介紹自己制作的那頁書的內容,教師用筆記錄在紙條上并貼在那頁書的下方。
幼兒:“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變出高高興興的人。”
幼兒:“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變出漂亮的花。”
幼兒:“三角形、長方形,變出一棵好看的圣誕樹。”
幼兒:“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變出可愛的小雞。”
幼兒:“三角形、長方形、圓形,變出了高房子和樹,還有小人。”
幼兒:“圓形、長方形,變成會跑的小汽車。”
幼兒全部介紹完后,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一遍書的順序,確認書的完整性后,把書用訂書機合訂起來。
2、師生完整的讀一遍自制的圖書后,把自制書放入閱讀區,請幼兒介紹給別的組的幼兒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層次清楚,教師教態親切,教師與幼兒在共同制作、在互動中,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1、活動中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采用了游戲情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開始,教師當魔術師用圖形變魔術時,幼兒聚精會神的看著,充滿了好奇心。當變出太陽時,他們開心的叫著“太陽,老師你變出了太陽。”幼兒紛紛說:“我也要當魔術師”“我也想變。”幼兒自發的想當魔術師用圖形變魔術,很感興趣,很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而不是老師強加給幼兒的愿望,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的體現了自主性。
2、玩中學、做中學。在制作中幼兒邊拼邊小聲的和同伴交談著自己,充分自由的發揮著想象力。有的用圖形拼出了花,有的拼出了汽車,有的拼出了房子和小人,有的拼出了圣誕樹,有的拼出了小雞。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師為孩子提供了材料,孩子可以自由選擇進行拼貼,自由的交流,更大程度地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得到進一步強化,愿意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同時在自制圖書的過程中,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到書的結構及自制圖書的步驟。
3、語言得到了發展。圖書做好后幼兒能按頁碼逐一上來用“××形、××形、變出什么”的句式介紹自己做的那頁,有的幼兒說“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變出可愛的小雞”,有的說“圓形、長方形、三角形,變出漂亮的花”、有的說“圓形、長方形,變出會跑的小汽車”等,幼兒都能根據自己自制圖書畫面的內容使用句式來敘述,而且還合理的運用形容詞、量詞等,語言獲得了發展。最后大家一起欣賞自制的圖書時,小朋友們很開心,燕博達說:“我要把書帶回去”,唐昊恬說:“哇,好漂亮的大書!”幼兒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感。
在制作圖書的過程中,幼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分享,并在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中獲得自信和快樂,同時語言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鍛煉,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自主圖書的興趣與愿望,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嘗試將玉米芯用按壓、轉等手法畫出大大小小的圓點,裝飾小鳥。
2、 進一步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初步感受色彩融合的美。
3、 樂意在玩色游戲中抒發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繪本《變色鳥》PPT、背景音樂。
2、 玉米芯、紅黃藍三色顏料(已調好)
3、 教師示范圖、幼兒操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1、老師發現我們寶寶今天穿的都很漂亮,誰愿意來說一說你的衣服上有哪些顏色?
2、這么多好看的顏色,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一說吧,叫“五顏六色”。
二、講述故事《變色鳥》,引出活動
師:1、有一只小白鳥,也想變的五顏六色的。它會怎么變呢,一起來聽一聽。
2、講述故事
——小白鳥吃了紅果子,長出了紅色的羽毛,那它又吃了黃色的果子,你說會變出什么顏色的羽毛呢?
——小白鳥真的變成了一只五顏六色的彩色鳥,我們想一想它是怎么變成彩色鳥的?
3、原來小白鳥吃了各種顏色的果子,就成了一只美麗的變色鳥。
三、教師示范,幼兒操作。
師:1、老師這里也有一只小白鳥,它張大了嘴巴等著吃果子呢。我們趕緊來喂它吃果子,讓它也成為一只變色鳥好嗎?看,這是我們寶寶吃剩下的玉米芯,我們就用玉米芯來喂小白鳥吃各種顏色的果子。
2、先來喂它吃個紅色的果子,玉米芯到紅色的顏料盤里蘸一蘸,然后喂到小鳥鳥的嘴巴里,按一按、轉一轉,大大的果子真甜呀!你想來試一試嗎?
3、小白鳥還想吃個藍色的果子,哪個寶寶愿意來喂它吃呀?也用剛才的方法,換一個干凈的玉米芯到藍色的顏料盤里蘸一蘸,喂到小白鳥的嘴巴里,按一按、轉一轉。如果小手弄臟了,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4、老師在后面的桌子上也藏了四只小白鳥,請你用玉米芯來喂它吃果子,讓它們都變成彩色鳥。要把小白鳥的嘴巴喂的滿滿的,讓小鳥吃飽了飛起來。(提醒幼兒不搬小椅子)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四、作品展示
師:1、小鳥的嘴巴被你們喂得滿滿的,你們的小手可真能干!我們來讓小鳥飛起來吧,看看小鳥飛到了哪里呢?(揭示背景圖)
2、小鳥的羽毛都變成了什么顏色?小白鳥真的變成了變色鳥,是吧。
3、可是我老師有個疑問,我們都沒有喂綠色的果子給它吃,小鳥的羽毛怎么會變成綠色的呢?
小結:原來呀黃色和藍色親一親就變成了綠色。
4、 我們回到教室去試一試其他兩種顏色親一親,會變出什么?
5、 帶領幼兒學變色鳥飛一飛,飛出教室。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整理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 導入語:這幾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 先來試試藍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 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說說該怎么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涂色。”師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能與同伴進行討論洗衣機的程序,體驗活動中愉悅、歡快的情緒。讓孩子游戲與美術結合完整表現,讓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維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孩子們在游戲時往往處于興奮狀態,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愉快、歡快的游戲情緒,還要引導幼兒通過在游戲中感受美術。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教師應盡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1.認識面條,知道面條長什么樣子。
2.能兩只手協調配合的撕面條,并發揮想象,大膽創新,能夠將撕好的面條放在碗里。
3.樂意參與撕紙活動,體驗給家人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成品:一碗面條、餐巾紙、紙碗、
2.經驗準備:認識面條并知道面條長什么樣子、知道過生日的時候會吃長壽面。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過生日的時候,都要吃什么?對了,我們會吃蛋糕,還會吃長壽面。(幼兒答不出時:趙老師會吃長壽面)以前都是爸爸媽媽給我們過生日,今天我們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過生日,做長壽面給他們吃,你們愿意嗎?
二、出示成品面條,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面條的特征。
1.提問:那你們吃過的面條長什么樣子的呢?一起說說看。
2.小結:哦!原來面條是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
3.師:你們瞧,這是老師做的一碗面,這碗面條長什么樣子呢?是呀,老師做的面也是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請你們看一看我是怎么做的。(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面條細,面條長,小朋友,來幫忙。)
三、提供材料教師示范制作,幼兒自主撕面條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示范,講解操作要求。
師:食指拇指捏一捏,把面條撕下來,不可以把面條撕斷,面條要細細又長長的,那樣做出來的面條才好吃哦。
師:小朋友們,我們再來撕一撕,你撕的真不錯,你撕的也不錯。
2.師:那現在應該將撕好的面條放在哪里呢?(有的小朋友說放在嘴里,對不對呀?嗯,面條是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吃,我們不能吃。)(有的小朋友小眼睛很亮,看到老師這里有小碗,要把面條放在碗里。)
4.幼兒自主體驗撕面條。
師:在你們桌子上有個籃筐中,里面有做面條用的紙,每次只能拿一張餐巾紙做面條,做好的面條放在桌子上的小碗里,請小朋友們開始吧!
教師指導,說要點,幫助動作慢的小朋友。
師:食指拇指捏一捏,捏住面條撕,面條細,面條長,小朋友,來幫忙。有些小朋友很棒,已經快完成了,還沒有完成的小朋友加油。
師:好,你們的面條做好了嗎,小朋友們真棒!都做好了長壽面,可真香呀!現在我們把面條裝回家,送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送祝福。
師:過生日的時候,我們可以唱一首生日歌,說一說祝福的話語。 唱生日歌,送祝福語(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3.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是啊,做面條真有趣。下次我們可以在點心店里做面條,相信你們都能成為一個厲害的廚師。
小班美術撕紙活動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技能,鞏固認識三角形。
2、練習使用粘貼材料,掌握粘貼技能。
3、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
有齒孔的彩紙、粘貼用具(雙面膠或膠水)、畫紙及彩筆、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探索撕紙。
1.請小朋友看看彩紙上有什么呀?(針孔)
2.針孔把這一張紙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三角形)
3.請你們想一個辦法把這兩個三角形分開。(幼兒練習撕紙)
4.請能力強的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師小結:先折一下,再沿針孔撕。)
5.你們互相看一看手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6.這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兒討論,發表見解)你們看看動畫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東西來。
二、幼兒觀看圖片。
1.你們看到了什么?……
2.這些圖案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三角形、圓形)
3.如果撕不出圓形來怎么辦?(用彩筆畫)
4.請小朋友開始撕紙粘貼,看誰能做出和別人不同的圖畫來。
三、幼兒撕紙粘貼,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紙放入小盒內,注意桌面地面清潔。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先擺一擺再粘貼。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造性粘貼出和老師、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畫相關情節,使畫面更有內容。
活動結束:
展覽講評:幼兒互評,老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并表達葡萄的外形及色彩變化,嘗試用疊印的方法表現葡萄的晶瑩水潤。
2、能用遮擋的方法表現一大串葡萄的樣子。
3、保持良好的操作習慣,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共同使用操作材。
活動準備:
1、葡萄實物或圖片。
2、水粉筆,顏料(紫色、白色、藍色、黃色),作業紙,調色盤,抹布,桌布。
活動過程:
1、出示不同品種的葡萄,引導幼兒觀察、講述葡萄的外形和色彩。
教師:葡萄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一串葡萄是什么樣的?
2、欣賞葡萄圖片,討論運用疊印的方法表現水靈靈的葡萄。
教師:看了這些葡萄?你有什么感覺?除了紫色葡萄還有什么顏色的葡萄? (綠色)這些葡萄新鮮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水靈靈的)你知道怎樣表現水靈靈的葡萄嗎?
3、教師示范用疊印的方法表現水靈靈的葡萄。
教師:仔細看看,老師是用什么方法表現水靈靈的葡萄的? (在涂有顏色的葡萄上點涂一些顏色,然后再印一次)白色涂多少合適? (一點點)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教師:一串葡萄怎么畫?怎么表現很多顆葡萄擠在一起的感覺? (用遮擋的方法)
(2)重點:一串葡萄的樣子和水靈靈的色彩。
(3)難點:學習疊印的方法。
要點提示:
本次活動重點是學習用疊印的方法表現葡萄水靈靈的樣子。這樣酌方法需要教師的示范講解。第二次疊加上去的顏色不需要太多、太滿,稍稍一些即可,這樣印出來似有似無的感覺比較好。
5、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教師:你是怎么用疊印的方法表現水靈靈的葡萄的?你在面一串葡萄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
【評析】
由于幼兒空間概念的限制,對于一串葡萄的表現會有一定閑難,有的葡萄會越砌越小?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不要著急,可以用情景化的語言指導,例如“大大的葡萄才好吃哦!”。
【關于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05-16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5-12
關于小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5-31
關于小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04-13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31
【必備】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7篇06-03
【必備】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28
【精華】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27
【熱門】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24
【熱門】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