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學生施工圖設計能力的分析論文
一、施工圖設計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進行施工圖設計,設計師必須綜合幾個方面的知識:
1一定的美學基礎,施工圖設計是方案理念不斷可操作化的過程,理解方案設計的人文內涵;在設計中需要有判斷材質潛在美學價值的能力;能夠體驗空間結構蘊含的邏輯美、具備實體控制下的虛空間的度量。
2一定的力學基礎。施工的可行性,設計目的的實現是通過構造設計來實現,而構造的目的是在滿足特定需要的前提下,解決相關力的平衡,同時,構造本身也體現一定的空間技術美學價值,構造能力其實也可以說是人類的邏輯思維能力。
3對材料特性的了解。使用材料如同人類使用工具,是人類馴服自然的主要技巧。材料是構造設計的起點,是構造所整合諸關系的必由途徑,同時,材料本身也發揮著構造和美感的雙重作用。材料可分為內在特性和表面質感,設計師應該能夠擇優用之。
4對工藝流程的了解。以往成熟技術的運用,常常是設計師解決復雜矛盾的有效方法;也屬于設計師的基本功之一,了解古今中外的施工技術,是知識積累的初級階段;在復雜問題中綜合之、在不同材料中變化之,則是創新的高級階段。
5對經濟價值的評估。成本控制無例外地貫穿于項目的全程,也是甲方最敏感的問題,對設計師而言技術性很強,雖然設計過程中多數設計師不會在意這個問題,但在實施過程中會嚴重影響設計的順利完成。
二、提高藝術類學生施工圖設計能力
在現今建筑裝飾設計業中,規范化的市場管理對提高后期設計質量呼聲很高,業內已經初步形成了施工圖的設計市場,設計走專業分工道路看來是大勢所趨。其實,在許多大城市,施工圖國際外包市場也已存在。施工圖設計對于剛出校門,從事設計工作的學生來說,將是一份理想的職業,尤其時下人才市場青睞男生的風氣明顯,多數高職女生在施工圖設計方面發展,不啻是明智之舉,更何況女生的穩定、仔細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
1.在專業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些現象:
(1)學生的問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多放在藝術類院系,生源評價以繪畫為主,基礎文化水平較低。而建筑裝飾施工圖設計是一門社會性很強,跨學科的綜合性技能,涉及藝術又關乎技術等多個領域,課程面較廣,知識要求雜,所以,就學生的基礎水平而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施工技術學習的質量。
(2)教師的問題部分教師專業基礎不夠全面,這些教師來自美術專業,以往接受的專業訓練,是以效果圖為主,即使平時的專業實踐,也多為個人行為,參與工程規模不大,設計僅到方案為止,很多實際上的設計問題則交由施工方自行解決,專業教師難以驗證和取得直接施工設計經驗。忽視施工圖教育的后果,將使學生眼前與崗位難以無縫對接,將來專業發展后期乏力。
(3)其他的問題高職的學生從高中跨入高校,專業知識是零,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有限時間的壓力,是他們失去學習施工興趣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缺少工程施工實訓、考察機會,一般工程項目流動性大,工種作業計劃多變,工地容納觀摩人數有限等客觀原因,給施工課教學造成一定困難。學校出于管理的需要,常使教學規范流于形式。教學安排難與企業靈活對接,教師受制于管理的價值導向,雖有改革教學的意愿和嘗試,也只能在教學競賽和示范中用之,無法付諸實際應用。
2.提高施工圖設計能力的途徑
提高施工圖能力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創造多崗位就業的機會。以往畢業生走出校門,進入企業,常常拿到項目不知從何下手,原因在于對所學知識缺乏綜合和平衡能力。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工程師,必須從知識的綜合能力入手。而這種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莫過于施工圖設計訓練,但是,現在很多學校在施工圖教學上恰是薄弱環節。
(1)改進施工圖教學方法現在大多學校的環藝教學,多采用模塊化組合,不同模塊間雖有其邏輯關系,但事實上,模塊之間的知識是很難產生有效的關聯作用,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常常時過境遷,他們只有在需要時,才會重新尋找相關的知識,不僅學習效果受到影響,而且重復學習耗時費力。
(2)全程化項目教學項目化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為主體的局面,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學生受任務驅動,在課題的漸進中經過提問、學習,直至掌握完成任務的方法。但是在這樣的教學中,我們也有明顯的感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常常是一種零散的、具體的片斷,在系統性的把控上,還找不到感覺。
(3)開放式實訓設施施工圖教學離不開實訓設施,建筑行業有一個流動性很強的特點,這特點常使我們的專業教學很難適應。所以建立穩定的施工工藝實訓室是必要的。現在很多學校都建有這樣的實訓室,可是大多流于看看,學生無法實地操作。我們希望的實訓室,應該是開放的、自助的。學生為了研究某種課題來到這里,自主確定實驗方法、計劃和目標。這樣的實訓室不僅需要成系列,還需要滿足多人操作,以配合各課程的教學。同時,實驗室還是一些創新工藝、構造的發源地。
(4)專業教師要專業化教學改革歸根結底是師生關系的重整,項目化教學催生教師專業化的需求,在建筑裝飾圈內,歷來有“游擊”的習慣,搞工程能畫“效果圖”就能搞定,施工圖設計無所謂。雖然此種狀況現在頗多詬病。但施工圖設計仍未得到重視。尤其在高職院校,鮮有開設“施工圖”課程,讓民工成為施工圖的“主力”,仍在繼續,家裝行業尤甚。所以我們要從教師開始,建立規范的職業形象,要培養懂得行業規則的畢業生,首先教師自己就是一個規范的執業者。
【提高學生施工圖設計能力的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物理教學設計能力的思考05-13
淺析如何提高學生的推理與證明的能力論文07-27
提高做題速度分析總結06-20
大學生自我成長分析-論文08-09
聯想的PEST分析論文08-30
如何提高議論文的檔次02-02
提高生命的密度議論文01-10
淺談在字理識字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論文09-24
生態護坡技術分析論文04-08
垃圾分類現狀分析論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