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論文
摘要:在網絡環境下,改善服務環境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吸引師生讀者利用文獻資源的重要手段。從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的設計理念、設計原則和設計策略,探討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
高職教育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各高職院校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圖書館是廣大師生讀者學習和生活休閑的重要場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高職院校圖書館對師生讀者的吸引力明顯下降。高職院校圖書館除了優化配置文獻資源外,改善服務環境是吸引師生讀者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討在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的優化問題。
1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理念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環境與圖書館對師生讀者的吸引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改善圖書館服務環境是吸引師生讀者的重要手段,并直接影響師生讀者利用文獻資源的效率。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包括館舍的建筑物、內部裝修、外觀設計、服務設備和功能布局等;軟件環境包括文獻資源、網絡通信系統、現代服務理念、師生的閱讀心理等。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過程中,除了要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點和高職院校特色外,還要樹立現代服務理念,以滿足師生讀者學習和休閑需求為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優化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1]。
2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原則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藏書量、圖書種類、館舍面積、服務水平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甚至一些圖書館的空間和裝飾可以與星級酒店相比美。對于高職院校師生讀者而言,圖書館的華麗裝潢并不是吸引他們的決定性因素,而是圖書館環境能否讓師生讀者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能否讓師生讀者放松心情,獲得精神愉悅感。這是因為師生讀者進入圖書館不只是讀書,還要生活休閑,十分注重視覺、觸覺和聽覺的感受[2]。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以師生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師生讀者為本,建設舒適和優雅的圖書館環境。盡管高職院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文獻資源,但這還不是圖書館服務環境的全部,這只能滿足讀者的基本需求,師生讀者還有借閱便捷、環境優美、網絡服務等方面的需求[3]。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環境還不能充分滿足師生讀者的需求,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3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策略
營造全新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為師生讀者提供高效和優質的服務。第一,統籌謀劃。高職院校必須統籌規劃設計圖書館內外的`景觀、裝飾裝修、功能區劃、感觀系統等,使圖書館服務環境相互協調[4]。第二,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充分認識當今信息技術發展對師生讀者的影響,掌握讀者的需求,并充分滿足師生讀者的需求。第三,增強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提高服務水平。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館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能力。這要求圖書館改革管理體制,打破傳統的人事制度和分配體制,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激發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圖書館要對館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訓,培養一批業務素質過硬的業務骨干。第四,營造符合師生讀者要求的服務環境。結合生態環境、行業專業特點、地域文化等,加強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使花草與灌木合理搭配,使景觀和雕塑充分體現校園文化特色,使室內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為主,色彩柔和,使家具美觀大方、舒適耐用,使咨詢服務臺、讀者區、展示區、虛擬區、休閑生活區、創客空間等布局合理。第五,轉變服務觀念。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引入先進的服務理念,以師生讀者為中心,樹立一切為了師生讀者的服務理念。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積極與信息服務機構、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師生讀者提供文獻檢索、科技查新等。增值服務,以滿足師生讀者的多樣化需求。
4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
4.1標識系統設計
標識系統設計的目的是反映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文化特性。標識系統包括LOGO、宣傳貼、手袋、文化衫等。師生讀者對圖書館的認識,往往來源于標識系統的顯性藝術符號。高職院校圖書館標識系統必須能夠反映時代特征,不僅要反映學校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特色,更要反映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特點,標識系統才能清晰地向師生讀者傳遞圖書館的各種信息;通過設計電子識別系統、網絡游戲符號、動畫符號、影視信息等,向師生讀者傳遞服務信息;通過設計服務區域標注、方向導引、規范行為等符號,為師生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4.2優化功能區域設計
第一,服務臺設計。根據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要求,設計咨詢服務臺,并將服務功能集中在咨詢服務臺,優化配置服務資源,以滿足網絡環境下師生讀者的需求。第二,讀者區設計。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讀者區不僅是師生讀者學習的場所,也是師生讀者交流和休閑的場所,讀者區應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專業、不同文化背景等讀者的需求。應根據讀者的不同需求,劃分讀者群,設計不同的讀者區。第三,設計展示區。展示區主要展示、宣傳圖書館資源,展示學生作品,并能夠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文獻資源。在展示區安置展示臺、桌子、玻璃陳列柜、布告板等,安置圖書、期刊、宣傳手冊、學生作品等陳列架,安置數字資源演示設備。在展示區還應該安置交互電子白板與屏幕,并與電腦或移動終端聯接,使師生讀者能夠更好地使用數字資源。第四,設計創客空間。創客空間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第三場所”,應配備3D打印機和IT設備,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設施設備和技術支持,幫助學生開展創作音樂、錄制博客、剪輯視頻、制作照片圖表等創新創業活動。
4.3服務環境設計
優雅、溫馨、舒適的服務環境是現代圖書館的必備條件,是吸引師生讀者進入圖書館學習和休閑的關鍵要素。高職院校圖書館應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從聲、光、通風、溫度、濕度等方面來改善環境[5]。第一,聲環境設計。圖書館是一個安靜的學習場所,為了防止人員走動和挪動桌椅產生噪音,應選擇有一定彈性的塑膠、軟木等材料作為地面裝飾材料,或在硬質地面上鋪設軟質材料。為了避免師生讀者之間相互影響,在小組討論室、休閑區、數字媒體閱讀區應安裝必要的隔音裝置。對空調、水泵等噪音較大的設備,應采取防震和隔音措施,以降低噪音影響。第二,光環境設計。光環境設計應遵守均勻、舒適的原則,避免陽光直射,避免采用大開窗或大面積玻璃幕墻,甚至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應把讀者閱覽區布置在自然采光比較好的北面墻區域,防止陽光直射使人目眩;在南面墻區域不適合作為電腦區,因為在這個區域有強烈的太陽光,影響讀者識別電腦屏幕上的文字和圖像。在天窗下面的區域適合作為電腦區。在休閑區的適當位置安裝照明燈,燈光亮度要適中,盡量使用頂燈或者臺燈,避免眩光影響。根據閱覽桌椅的布局,選擇照明方式,創造有個性的閱覽空間。第三,通風設計。通風、溫度、濕度的控制效果,不僅影響師生讀者的閱讀舒適度,而且還影響館藏文獻保存。在環境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安裝排氣裝置,還要考慮自然通風問題,并充分利用天井、通道、窗戶等,使自然風能夠進入閱覽室。還要考慮冬季換氣問題,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當然在特殊的藏書庫或房間還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更好地保護文獻[6]。總之,適當的空間尺寸、柔美的聲光環境、高雅的裝飾設計、鮮明的學校特色等,能夠給師生讀者帶來安全、寧靜、溫馨的感受,能夠提高師生讀者的心理滿足感和精神愉悅感。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營造以人為本的服務環境,滿足師生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從而提高圖書館對師生讀者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王居平.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理論與實踐[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2]初景利.圖書館發展變革與服務轉型[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3]田曉萌.室內設計中人的心理需求———以大學校園圖書館為例[J].室內設計,2012(7).
[4]楊文艷.高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J].考試周刊,2011(43).
[5]張戍.高校圖書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美感[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4)
[6]康寧.淺談高校圖書館人性化的室內環境設計[J].科技視界,2017(7).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環境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三館合一模式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公共服務論文07-06
高職院校圖書館推進學生信息素養論文04-30
高職院校網頁設計論文11-14
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論文04-05
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的論文06-06
試析高職院校圖書館就業指導工作論文01-05
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模式應用論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