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從產業集群理論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論文

時間:2021-07-03 14:13:42 論文 我要投稿

從產業集群理論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論文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產業集群已發展成世界經濟中頗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集群內的企業通過合作交流,發揮節約交易費用、專業性、規模經濟等效應,并產生強大的外部效應,帶動地區甚至整個國家的濟發展。本文對產業集群理論在教育資源共享中的效應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證明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從產業集群理論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論文

  關鍵詞:產業集群理論;高等教育;資源共享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在數量層面和質量層面都會不斷增強,但是,通過增加投入來大規模增加教育資源供給,往往會遇到諸多硬性的資源約束。于是,通過共享式的消費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在不用大幅度改變資源供給規模的前提下,為人們創造更多教育服務,成為一種理性選擇。一般認為集群的經濟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基于交易費用理論的產業集群效應、基于外部性理論的產業集群效應、基于協同效應理論的產業集群效應。本文就從這三個方面對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一、基于交易費用。

  集群內處于生產鏈鄰近位置的組織表現為高度合作、而處于生產鏈同一功能區的組織表現為競爭。這種合作與競爭相互交差的狀態,使產業集群處于效率最高的狀態,同時交易費用達到最低。各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了取長補短、相互激勵的氛圍,拓寬了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的思路,有利于開展一些各自力量難以實施的項目,推動學科與專業的建設,促進跨領域的學術活動與教學的創新,從而提高園區教育發展的整體水平,增強教育競爭力。

  在產業集群中,能夠打破資產專用性的限制,眾多企業可以共用一些較為昂貴基礎設施,從而降低這些設施的使用成本。越多的企業使用,設施閑置的時間就越短。其經營成本就越低。就我國高等教育而言,首先,我國高等教育的資源在一些普通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緊缺,而在一些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又存在著較大的浪費現象,究其根源在于人才的單位所有制。因此可以通過名家的資源共享、人才的柔性引進、跨校選課等模式,使現有的人才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實現人才資源校際共享。其次,我國的高等教育物資資源,例如辦學的實驗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校舍等既存在著結構性短缺的問題,又存在著結構性浪費的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及高校擴招,辦學的物資資源必須實現共享,才能符合市場經濟的效益與效率價值規律。在1999年到2000年度,教育部對56所直屬高校貴重儀器設備發揮效益情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綜合評分不合格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實驗設備資源使用效益嚴重低下。這與國家教育資源緊缺狀況極不相稱。因此應根據我國高等教育設備投入體制和高校教學科研設備的需求狀況,逐步實現實驗室共享、圖書資料共享、教育基地共享等。

  二、基于外部性。

  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產生外部經濟,而且會延伸到此產業的關聯產業中。現實中一些高校為向綜合性大學目標邁進所開專業并非自身特色專業,形成專業重復建設,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通過優勢專業資源的共建,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資源共享,不但能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而且還能解決高校教學資源不足的現象,同時讓學生享受到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學,這就達到了產業集群中專業化生產的效果。 企業利用區位優勢,通過合資、合作或建立聯盟等方式進行共同生產、銷售等活動,一旦產業集群出現,其內部機制便會自我加強,群集優勢就產生了外部規模經濟。即按照市場機制和教育規律,把有限的教育資源有機地組合和配置起來。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學校規模適度時,就會收到良好的辦學效果,有限的教育資源就產生了最大的效益。

  三、基于協同效應理論。

  協同效應是指企業從資源配置或經營范圍的決策中所能尋求到的共同努力的結果,即分力之和大于各分力簡單相加的結果。教育資源共享可以分為學校內各學院和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共享、教育系統內部的資源共享和社會系統與教育系統之間的共享三類。這實質上是將高度獨立的學校系統、教育系統和社會系統彼此融合,使獨立的子系統有機、開放的聯系起來,最大限度、最有效的將系統聯系起來,實現各成員之間廣泛聯結而產生的總體力量大于其各部分之和。比如企事業單位可以為教育機構提供可靠的資金來源和技術支持、提供先進的課件發送系統和良好的交互設置、提供管理機制和市場運行機制等;各教育機構之間相互提供教育的環境、人才、學習者和資源等共享,諸如教育基礎設施的合作開發與共享、教學資源與其它資源的共享共建、成員之間實施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等,從而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

  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將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擴大教育規模,解決各高校由于“擴招”帶來的許多問題,對促進高校的教學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和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將起到巨大作用。總體來說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建設的起步較晚、水平還相對較低,仍需要各級部門通力協作,以加快實現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劉章明。成都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調查分析以及發展規劃[J]。中國集體經濟,2007,(9):184。

  [2]曹彩杰。關于教育集群理論在遠程教育課程建設中的效應分析[J]。今日科苑,2007,(22):268。

  [3]姜澎。我國大型儀器設備利用率低高校應共享資源[N]。東方網—文匯報,2003—01—171。

  [4]鄔志輝。教育服務貿易的主要規則解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3,(3):29。

  [5]閻宏斌。我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開放與發展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5):163。

  [6]姜澎。我國大型儀器設備利用率低高校應共享資源[N]。東方網—文匯報,2003—01—171。

  [7]曹彩杰。關于教育集群理論在遠程教育課程建設中的效應分析[J]。今日科苑,2007,(22):268。

【從產業集群理論視角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論文】相關文章:

產業集群的發展論文02-06

產業集群分析論文04-06

論我國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必要性及措施的管理學論文11-25

論我國高等教育管理論文12-28

遂寧農產業集群理念論文04-28

產業集群體系關聯論文04-27

關于中部產業集群發展的論文07-03

產業集群生成分析的論文04-27

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