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論文
【摘 要】在教育改革春風的吹拂下,那種嚴肅、古板的“學究式”課堂早就為人們所唾棄,而“寓教于樂”的快樂教學法已得到人們的共識。那么,新世紀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適應新形式下的語文教學呢?那就是他必須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活躍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從而達到“以樂促教”的目的。
【關鍵詞】中學生 語文 興趣 激發
一、新穎有趣的開講,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尋知識、追求發展的內在動力。講究教學藝術的教師都知道這個道理:“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皮亞杰語),因而在開講時,總是力圖用各種手段來調動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生求知得能、探奇覓勝的強烈愿望,采用靈活多變、寓教于樂的新穎形式,啟發學生思維,促使他們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如在講讀《在烈日和暴雨下》這篇課文時,是這樣開講的:
師:現在,我讓大家猜個謎語,看誰猜得最快。謎面是“千年老屋”,打一作家名。
生:(踴躍發言)老舍。
這個開講用謎語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把學生引導到熟悉課文作者,進而到理解課文上來了。
二、運用新異刺激,喚起好奇注意
中學生具有好奇的特點,根據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和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選擇一些從表面看來似乎與課文內容沒有多大關系又是緊扣課文內容的刺激。
1.運用新異刺激,喚起好奇
一般來說,刺激的新穎性、醒目性、變化性、奇特性等,容易喚起好奇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探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盡量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單調感、枯燥感、疲勞感與厭倦情緒。這就如長期吃一種菜,盡管它是山珍海味,我們也會覺得煩膩而無味。學生聽課也像品味菜譜一樣,老是聽一種教學模式,也味同嚼蠟,哪來的興趣可言!
2.做與課文有密切聯系的實驗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形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讓學生實行自我教育”。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學習課文,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理解課文,而且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
3.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實踐證明:學生更喜歡自己“吃飯”。在講讀《斜塔上的實驗》這篇課文,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伽利略做的兩個實驗。所以,我就先布置學生回去準備實驗,第二天在課堂上演示,還要求學生變換文中所介紹的條件,再做一個實驗,注意觀察實驗結果。學生對此更是“樂此不疲”,每人都準備充分。很多同學都踴躍上臺表演,其他同學都聚精會神地看著,課堂上好像有許多小“科學家”在搞創造。一個個動作小心謹慎,惟恐失敗。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對此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還深深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三、創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使用有趣的材料或變換各種教學手段
我喜歡趙本山、黃宏的小品和馮鞏、牛群的相聲,他們的表演總能給人們帶來快樂輕松的笑聲和愉悅的`享受。當時,我就想能否將他們的表演才能引入課堂呢?然而教學中的“趣”又不同于相聲、小品演員的“趣”,教學中不能嘩眾取寵,教學中的“趣”應體現教師的睿智、才華和能力。課堂中的“教”與“學”是互動的,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的精彩表演,還要起好“導”的作用。
課堂中的趣味性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
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幽默的語言是其基本素養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如能適時地借助幽默的語言,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增強感染力,啟迪思維,使學生精神振奮,在談笑和諧之間輕松愉快地掌握應有的知識。
有時為了使課文內容上下銜接,或為了更確切、更形象地闡述某一重點問題,或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用與語文相關的內容作為引語,以達到讓學生更好地揣摩語言的目的。
讓語文課掌充滿和諧的情韻,還需要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于漪老師關于語文教學的實踐和理論,以及她的教學成就,在國內外都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她對語文教學貢獻是有口皆碑的。然而,迄今為止,她沒有提出過具體的教學模式,這并不是反對教學有模式,而是說教學模式要在現代科學思想的指導。在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的前提下,提倡多樣化,而不要把一種模式絕對化,教學模式多樣靈活,才能給學生帶來多品味的“菜譜”。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產生,才能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1.錄像播放,激發興趣,加深印象
科學測試表明:單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單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而如果視聽同時作用記憶效果可達65%。語文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運用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音畫同步同時刺激學生,學生受到極大的震撼,感受到了當時場面的真切悲壯,驚心動魄,感受到了哈爾威船長在猝不及防的海難關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的英雄形象。
2.運用多媒體,有利于學生分析綜合
借助課件把重點段落的分析過程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整個分析過程一目了然,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和總體把握,獲得完整印象。
3.就教學內容組織學生游戲或模擬
怎樣才能使語文課堂活躍起來呢?我認為,要把語文課“講話”,做到快樂教學,首先就要求語文的組織者——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賦和表演能力。他應該根據課堂的需要,隨時扮演一個游戲的組織者,樂趣的傳播者,或者活動的表演者。只有這樣,新世紀的語文課堂才可以擺脫單調、乏味的現象,以嶄新的姿態走向活躍、開放、豐富多彩。好奇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師如果能投其所好,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做游戲或模擬,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教貴有法,教無定法。“真正掌握一種教學法的教師,他是會隨機應變的,他們的教室是生機勃勃的,而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呂叔湘語)所以,只有靈活地運用激發藝術,才能更有效地為提高語文課掌教學效率服務。
【激發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論文】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論文01-10
激發學習興趣轉化語文學困生論文07-03
小學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01-09
多方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12-06
《如何激發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論文12-05
激發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論文07-17
關于激發學習興趣激活思維培養的論文11-30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論文10-07
激發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之途徑(網友來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