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辦公樓節能空調系統的構建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02 21:25:01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辦公樓節能空調系統的構建分析論文

  0引言

辦公樓節能空調系統的構建分析論文

  能源危機一直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關注的話題,近幾年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節能減排,根據調查,建筑能耗在整個社會所產生的能耗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例如,2007年我國的建筑能耗即已經約占當年社會總能耗的23%[1],并且其增長速率有增無減。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調系統所產生的能耗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平均能夠達到40%,有的甚至高達70%[2].在各種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能耗中,辦公建筑所占的比重很大[3].在綠色建筑成為開發商、研究者研究熱門的今天,研究如何保證空調系統節能,優化空調系統組成,改變空調系統的設計理念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1舒適性空調參數設定

  空氣溫度、濕度和氣流速度是3個影響室內熱舒適性的主要方面,三者相互作用、影響,每一個因素發生變化都會影響人員在室內的舒適感覺。2013年,蘭芳、萬建武等人以廣州某辦公建筑為例,采用PMV - PPD指標[4]進行計算,并分析溫度、相對濕度及空氣流速對空調能耗的影響,發現隨著設定溫度的提高能耗下降并呈線性關系,溫度平均每升高1 ℃,空調能耗減少5. 3%,能耗隨著室內的相對濕度升高而減小,相對濕度每上升10%,空調能耗減少5. 8%,建筑能耗減少2. 1%.在夏季制冷條件下,室內溫度每升高1 ℃能耗降低10%.冬季制熱條件下,溫度每降低1 ℃能耗可降低8%.[5]2014年,文杰通過依據PM V指標對空調的熱濕參數進行了最優化調整和組合,在保持室內風速v = 0. 1 m /s,平均敷設溫度tr = 26 ℃的情況下,PM V = 0時,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加,圍護結構傳熱增加新風符合減少,房間總負荷減少。空氣溫度每變化1 ℃,房間負荷平均變化4. 3%,而相對濕度每變化10%,房間負荷約平均變化2. 1%[6].李莉分析影響居室環境熱舒適的主要因素,基于PMV - PPD模型進行了計算分析,探討了家居環境標準和空調參數的節能控制,得出結論,在居室內的空調參數的設定在保證熱舒適的條件下,從節能的角度出發,應充分考慮居住建筑及居室人的狀態特點,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人體舒適的影響作出設定。其中夏季居室空調指標設定范圍可取為: 溫度26~ 29 ℃,空氣相對濕度為40% ~70%,氣流速度≤0. 3 m / s,適時調節參數為: 人靜坐休息時,空調溫度可設定為28. 5~29 ℃,從事家務勞動時,空調溫度可設定為25. 5~27 ℃。[7]

  綜上所述,結合當下節能減排的總體思路,空調的參數設定應當充分考慮建筑物的用途,設定參數設定的大致范圍,再根據人的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節,若直接使用定參數控制,則勢必會造成能源的浪費。

  2冷熱媒溫度的確定

  室內熱舒適性受到室內空氣溫度、濕度和氣流組織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變化都會影響到室內熱舒適性,研究發現,露點溫度變化5. 8 ℃與干球溫度變化0. 5 ℃具有相同的熱舒適性[5].相對濕度從50%降低到35%時,采 用 低 溫 送 風 可 將 房 間 的 干 球 溫 度 從23. 9 ℃提 高 到24. 4 ℃,而 保 持 等 效 的 舒 適 性[8].Fanger的研究發現溫度和濕度對空氣的接受能力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空氣的接受能力隨空氣的焓值的上升呈線性下降[9 - 10].因此,研究者認為,減少新風供給、增大空氣焓值或者降低冷媒的溫度,一樣可以產生令人滿意的熱舒適性,通過這種方法達到節能的目的[8].2011年,于秋生對制冷循環進行了熱力計算,分析了冷媒溫度對制冷劑能耗及COP值之間的影響,結果表明供回水在整個系統能耗和投資影響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分析得出相同供回水溫差下,供水溫度越低制冷劑的能耗就越大,同時,COP就會越低,而且低溫供水對冷源處是不利的,制冷劑供水溫度每升高1 ℃壓縮機的功率下降3. 3%,同時,冷水機主COP升高3. 6%.其次,供回水溫差△t越大、回水溫度越高,能耗損失和投資也就越大。[11]

  因此,在保證室內熱( 冷) 舒適性的條件下,為了達到節能的目的,應當慎重選擇冷熱媒的溫度及供回水溫度,以達到低能耗高收益的目的。

  3冷源的改進

  影響空調節能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在系統設計時對設備進行合理的選型,所以合理配置中央空調系統中的冷熱源對節能和合理利用能源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央空調系統常用的冷熱源配置方式有水冷冷水機組加鍋爐和熱泵型機組[12].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應當根據不同房間的送風要求,使用不同溫度的低溫冷媒和空調系統給建筑物供冷。例如,當房間要求送風溫度高于7 ℃時,可以采用直接膨脹式空調系統畸形低溫送風,這種系統設備投資低,維護費用少; 而當送風溫度低于7 ℃時,盤管內的低溫水溫度就需要1~4 ℃。通過對比,發現冰蓄冷技術可以滿足這一要求,不僅如此,當冰蓄冷系統與低溫送風相結合時,可以將整個空調系統在用電高峰時期的用電需求移至用電低谷時段,同時減少制冷機組水泵和冷卻塔的容量,甚至可以省去冷卻塔和部分機組設備,減少裝機容量。有了冰蓄冷技術的融入,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節省運行費用。根據研究,與冰蓄冷結合的低溫送風系統較常規的空調系統年運行費用可降低18%~28%.

  4空調系統的節能控制

  我國幅員遼闊,很多地區夏季炎熱,較多的住宅和辦公樓采取中央空調集中供冷系統,并且保持空調機組長時間運行。這樣保持統一功率或粗獷式的控制勢必導致能源的流失,達不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所以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寫字樓和綜合性建筑被設計為智能型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IB)[13],人們希望通過智能化控制,分時分地段的進行供冷供熱。這種新型的自動化控制方式日益成為研究者和建筑從業人員的關注焦點。

  4. 1基于OPC系統的室內環境控制

  OPC[14]技術以微軟公司的COM /DCOM( 組件對象模型/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 技術為基礎,為控制軟件定義了一套標準的對象、接口和屬性。通過這些對象接口,應用軟件之間能夠無縫地集成在一起,實現應用程序之間數據交換的標準化,從而極大地提高自動化系統、現場設備和商業辦公系統的互操作性。在控制空調系統方面,OPC系統可以用自控手段對室內的溫度、濕度和CO2濃度做出調節。由于人對于濕度和CO2濃度并不敏感,所以OPC系統中CO2濃度和濕度的目標值由管理員設定。用戶自行設定的是溫度的目標參數。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對建筑物內的空調系統的智能化控制,對室內溫度參數的動態化處理,實時的控制空調系統( 其中最主要是對空調系統末端裝置) 的運行狀態,使得空調系統更加節能[15].不僅如此,OPC系統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可以使用訂閱的方式來讀取數據,得到溫度、濕度等[16].

  4. 2 EIB技術對于風機盤管的控制

  EIB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單一多芯電纜替代了傳統分離的控制電纜和電力電纜,并確保各開關可以互傳控制指令,因此總線電纜可以以線型、樹型或星型鋪設,方便擴容與改裝。每條支線利用線路耦合器可以連接為一個區域,而每巧個區域利用總線禍合器可以連接成一個大的系統。根據標準,一條總線的最大長度為1[17]EIB系統非常適用于一二線城市中的辦公用寫字樓或新建的CBD,這些建筑采用時尚的建筑風格,較多地采用開敞式空間與隔斷、房間相結合的方式,若不進行細致地管控,空調系統的能耗將大大加大。EIB系統對風機盤管控制的原理為: 對空調末端供冷( 熱) 區域采用2種控制方式,即集中控制( 開敞辦公區) 和集中加就地控制( 隔斷、獨立辦公室、會議室等)。[18]吳琴霞等人的研究通過利用EIB系統實現空調風機盤管系統的最優化節能控制為整棟建筑的節能打下了一個好的硬件及軟件基礎,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雖然前期投資將相對加大,但從長遠來看,使用EIB系統則是最節能、環保和經濟的選擇。EIB系統的運用,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和運行費用,根據實際數據和測算,節能比例將達到31%左右,而且其前期投資回報期只有3年左右,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和市場潛能。

  5結論

  目前,空調系統基本上已經是建筑物中必備的設施,在建筑節能中,由于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占據主要部分,我們應當對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都進行思考和改進,冷熱源、熱媒、設定參數,尤其是末端裝置的智能化控制。從設備的角度改進,提升系統的整體性能,而從末端裝置的智能化控制,可以改變人們對于該系統的認識,畢竟空調系統由人設置,也是服務于人的,所以行業從業者和研究人員應當更加關注暖通空調系統的自動化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R]. 2010.

  [2]蘭芳,萬建武。辦公建筑空調室內設計參數選取的研究[J].制冷,2013,(4) :26-32.

  [3]張立文。重慶市公共建筑空調運行現狀調研及節能運行控制[D].重慶: 重慶大學,2009.

  [4]GB /T18049-2000,中等熱環境PMV和PPD指數的測定及熱舒適條件的規定[S].

  [5]Berglumd L G. Comfort benefits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with icestorage[J]. ASHRAE transactions,1997,(1) :843-847.

  [6]文潔。不同熱濕環境參數組合對空調系統能耗的影響研究[D].長沙: 湖南大學,2014.

  [7]李莉。夏季居住建筑室內熱舒適及其空調環境標準[J].集美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9,14(4) :399-405.

  [8]劉偉,張巖,馮圣紅。低溫送風系統設計與節能分析[J].建筑節能,2011,(1) :21-24.

  [9]Jom Toftum,P Ole Fanger. Air humidity requirements for human com-fort[J]. ASHRAE transactions,1999,(2) :641-647.

  [10]Lei Fang,Geo Clause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important factorsfor perception of air quality and for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J]. ASHRAEtransactions,2000,(2) :503-510.

  [11]于秋生。冷媒溫度與空調系統節能應用研究[D].長春: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2011.

  [12]閆志勇。簡述暖通空調系統中環保節能技術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2,(2) :93.

  [13]Finley M R,Karakura A,Nbogni R. Surve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concepts[J]. Communication M agazine,1991,29(4) :18-23.

  [14]Chen Liding,Tang Xiaoyan.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integration based on OPC[C]/ / First I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Build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BETNET) ,2004.

  [15]李偉偉。基于OPC的室內環境自動調節系統研究[D].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2012.

  [16]郭正波。智能建筑空調系統數據通信和實時優化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17]施耐德電氣(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KNX /EIB安裝總線技術介紹- EIB的發展以及通信原理簡介[J].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2007,(5) :5-7.

  [18]吳琴霞。 EIB技術在建筑節能中的典型應用[J].智能建筑,2013,(1) :52-55.

【辦公樓節能空調系統的構建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民用建筑電氣節能評估報告分析論文07-11

變風量空調系統工程技術的總結論文07-12

空調安裝論文12-04

空調節電節能標語10-21

醫院信息系統的構建與運行04-30

空調系統參觀的實習心得04-17

空調系統參觀的實習心得04-17

空調系統參觀的實習心得04-17

空調系統參觀的實習心得04-17

空調系統參觀的實習心得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