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視節目策劃綜述論文
摘要:我國有八億多農民觀眾,從現狀看,大多農民獲得信息的渠道仍然離不開電視。電視具有聲畫并茂、體驗感強、傳播面廣的優點,深受農村觀眾喜愛。雖然現有的農業電視節目能夠提供市場信息,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幫助農民提高自身農作物種植技能,但是,單純的技術指導類節目通常缺乏趣味性、觀賞性,導致部分觀眾逐漸流失。近年來,新興媒體以及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崛起,對傳統涉農節目帶來很大沖擊,若想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得重視節目的策劃工作。
關鍵詞:農業;電視節目;策劃
我國為農業大國,農村觀眾眾多,農民群眾往往通過觀看電視節目獲得農業信息,但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農業電視節目還不能充分滿足農民群眾的需求。為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促使其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本文提出一些與農業電視節目策劃相關的建議。
一、農業電視節目策劃的必要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句古語提示我們策劃對電視節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策劃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電視界出現,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做好電視節目的策劃工作對提高節目收視率具有積極的意義。新的經濟背景下,電視已在農村普及,農民可通過電視節目掌握更多的農業生產技術。但現行電視體制具有商業化特性、面向全國的農業頻道相對較少,且精品農業電視節目更是少之又少。與新聞節目、娛樂節目、文藝節目相比,農業電視節目的拍攝水平和制作水平相對較低,農業電視節目若想健康發展,不斷為農民服務,就得不斷發展、創新,首先要做好自身策劃工作。
二、農業電視節目策劃的合理化建議
(一)加強農業電視節目建設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地區的農民也有著不同的農業信息化需求。基于此,應適當增加一些農業電視節目,完善農業電視節目體系,各個省份應設立農業電視頻道,選擇貼近農民生活的電視信息,讓農民覺得電視節目能夠對他們的生產、生活起到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農業信息的層次化、多樣化需求。呆板的農業欄目會讓觀眾出現視覺疲勞,影響農業信息的傳達效果,還會降低節目收視率。為改善這些不足,應對農業電視節目的形式進行改進,增加一些故事類板塊,讓觀眾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枯燥乏味的農業知識。
(二)針對農民需求合理選題
我國為農業大國,應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引領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電視節目應準確定位,調查觀眾喜歡什么,了解觀眾需要什么,豐富百姓日常文化生活,及時報道國內外最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以話語敘述的方式宣傳農業科技信息。我國各個省份的地方臺開展創辦農業電視欄目,目前也不缺乏成功典例,以《致富經》為代表的農業電視節目頗受大眾青睞。不同時代的農民有著不同的需求,農業電視節目策劃者應與時俱進,策劃當代農民需要的電視節目。具體而言,策劃者可到基層進行調研,也可以通過面對面采訪、電話尋問、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與農民觀眾進行溝通,以做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節目選題。
(三)轉變農業節目展現方式,增加節目的趣味性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的生活壓力相對較大,人們比較偏好看輕松、趣味性強的節目。轉變農業節目展現方式,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可在緩解觀眾壓力的基礎上增加節目收視率。農業電視節目策劃者可在娛樂節目中借鑒、學習,努力增加節目的趣味性,讓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農業知識。舉例而言,《生財有道》節目利用講故事、設懸念的手法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在傳遞農業發展信息的基礎上贏得觀眾的青睞,收獲了較高的收視率。
(四)包裝加工,提升農業節目的視覺效果
目前,我國多數農業電視節目具有樸實無華的特點。有研究結果表明,與單調無味的農業電視節目相比,多數觀眾更青睞于觀看變化多端的.娛樂節目。基于此,筆者認為,農業電視節目應在展示種植技術、加工技術、養殖技術的前提下適當對播放畫面進行剪輯,并增加動感音樂,提升節目播放的視覺效果,以提高農業節目的影響力。
(五)在電視節目中增加人物故事
目前,農業頻道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傳達政策以及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很少有農業頻道關注農民生活、農民的文化娛樂情況。我國農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水平相對較低,農業電視節目若是純粹地介紹農業科技知識,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會喪失觀看意愿。基于此,電視臺在錄制農業電視節目時,可適當引入活潑、有趣的故事情節,以博得農民眼球,繼而收獲較高的收視率。例如,一個農民曾利用大棚種植草莓,但收效并不滿意,后來該農民將部分草莓改賣成了盆栽草莓,銷量猛增,收獲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從策劃角度看,若是單純的拍攝草莓人工栽培技術,觀眾朋友會覺得技術含量低,無觀看價值;若是以講故事、設懸念的方式講述草莓農戶在種植上動腦筋致富的故事,盡最大努力實現節目故事化,故事情節化,情節細節化,細節人物化,這樣既能豐富節目形式,又能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和新鮮感。
(六)科學選用主持人、記者
電視屬于視聽媒體,將畫面拍攝得精美些,將語言錘煉得風趣些,會讓廣大農民覺得電視節目具有較高的觀看價值。電視節目主持人在農業電視節目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優秀的主持人可提升欄目的知名度。電視傳媒在錄用農民節目主持者時,應盡量選擇幽默風趣、親和力強、樸實無華的主持人,主持人也應該帶著情感去做節目。電視節目主持人可走出演播室,去鄉村與農民朋友面對面接觸,了解農民朋友的真情實感,播放能反映農民群眾呼聲的電視節目,增強農業電視節目的親和力。例如,吉林省的主持人尹興軍的親民工作就做得十分到位。該主持人常年往返于長白山下的村寨,真正做到了與農民群眾手拉手、心交心,他的節目鄉土氣息濃厚,被眾多觀眾推崇。做農業電視節目的記者應具備政治敏銳性,還應具備開闊的視野。記者可直接進入現場,對農民的生活狀況進行采訪,與農民充分溝通、交流,了解農民的喜樂哀愁,從農民的利益出發,讓農民自己講話,講自己的話,總結農民遇到的種植問題,然后總結應對措施,并以電視節目的形式將解決策略傳達給農民。記者可以嘗試用做紀錄片的方式創新節目形式,抓拍細節,盡量避免擺拍。可以在農民生產、生活的勞動過程中直接采訪,效果會更加真實自然。通過多角度展示農民群眾的生活細節,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鮮活生動的農村畫卷,增強農民群眾收看的積極性。
(七)走品牌化道路,提高節目知名度
當今條件下,電視節目個性化趨勢明顯,農業電視節目應堅持走品牌化道路,從風格、內容、語言等角度進行改進,不僅能提升節目知名度,還能收獲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從整體上看,農業欄目在各類電視節目中處于邊緣地位,因此,它具備較高的開發價值,也日益受到中央及地方電視臺的重視。近年來,各省市也推出了較多的農業欄目,打造了品牌電視節目,如《搖錢樹》《走進農家》《鄉村發現》等。策劃對農業電視節目播放成效起著關鍵作用,農業電視節目若想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有立足之地,就得做好自身策劃工作。與新聞相比,農業電視節目并不特別注重時效性,因此,農業電視節目在播出前擁有充足的時間被精心策劃。總而言之,若想做好農業電視節目,首先應鮮明定位,科學選題,明確節目播放方向;其次,應從體裁、內容、形式等角度做好農業電視節目的編排和布局工作。
三、結語
農業電視專題節目的健康發展對改善我國“三農”問題、豐富百姓日常生活具有積極的意義,電視媒體應不斷策劃農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不斷為農民朋友提供更優質、更易吸收的精神食糧,促進農業電視節目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樹柏,趙曉紅,陳元華.農業電視節目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新聞界,2009(04):149-151.
2.韓冬梅.地方電視臺農業電視節目的現狀與思考[J].科技傳播,2014(23):31-31.
3.薛濤.由“對農”到“涉農”:農業電視節目新轉向[J].當代傳播,2015(01):106-108.
4.董麗萍,艾建安,李文姍.農業電視節目在農業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5(15):189-192.
5.吳新.農業電視節目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07):157-158.
【農業電視節目策劃綜述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論文的文獻綜述03-23
醫學論文綜述內容要求及綜述范文05-25
電視節目策劃書05-11
電視節目策劃范文參考06-22
關于戰略計劃的論文綜述論文05-07
綜述類論文怎么寫04-15
醫院護理論文綜述03-19
有關論文的權益風險綜述07-08
電視節目策劃書模板03-24
電視節目策劃書范例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