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1000字
唐朝的時候,洛陽的一座寺院里出了一件怪事。寺院的房間里有一口銅鑄的磬,沒人敲它,常常自己“嗡嗡”地響起來,這里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這口磬和飯堂的一口大鐘,它們在發聲時,每秒種的振動次數—頻率正好相同。每當小和尚敲響大鐘時,大鐘的振動使得周圍的空氣也隨著振動起來,當聲波傳到老和尚房內的磬上時,由于磬的頻率跟聲波頻率相同,磬也跟著振動起來。發出了“嗡嗡”的響聲。這就是發生振動的共振現象,也叫共鳴。
你注意過吧,胡琴的下端都有一個不小的.“肚子”——蒙上蛇皮的竹筒。當你興致勃勃地拉起胡琴時,琴弦的振動通過蛇皮會引起“肚子”中空氣的共鳴,使發出來的琴聲不僅響亮,而且音樂豐滿,悠揚動聽。人們把這種“肚子”叫做共鳴箱。你瞧,揚琴、琵琶、提琴、鋼琴等樂器,不都有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共鳴箱嗎?
除了共鳴箱之外,人們利用共振現象來做的好事還不少呢。
建筑工人在造房子的時候,不論是澆灌混凝土的墻壁或地板,為了提高質量,總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蕩器進行震蕩,使混凝土由于振蕩更緊密、結實。
大街上的行人,車輛的喧鬧聲,機器的隆隆聲——這些連綿不斷的噪聲不僅影響人們正常生活,還會損害人的聽力。有一種共振性的消聲器,是由開有許多小孔的孔板和空腔所構成。當傳來的噪聲頻率與共振器的固有頻率相同時,就會跟小孔內空氣柱產生劇烈共振。這樣,聲音能在共振時轉變為熱能,使相當一部分噪聲被“吞吃”掉。
此外,粉碎機,測振儀,電振泵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現象進行工作的。
但在某些情況下,共振現象也可能造成危害。例如:當軍隊過橋的時候,整齊的步伐能產生振動。如果它的頻率接近于橋梁的固有頻率,就可能使橋梁共振,以致到了斷裂的程度。因此,部隊過橋要用便步。
在我國西北一帶,山頭終年積雪。每當春暖花開,山上冰雪融化,雪層會離開原來的地方滑動。往往一次偶然的大吼聲,厚厚的雪層就會因為共振而崩塌下來,因此規定攀登雪山的勘察隊員,登山隊員不能大聲說話。
我們要將共振充分運用到各個科學領域,還要防止共振現象給生活、工作、環境帶來危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探索。
【科技論文】相關文章:
科技論文10-21
科技論文04-23
科技與環保論文02-24
科技論文統計05-28
科技創新的論文04-01
科技本科論文04-01
工程科技論文04-01
科技論文的格式03-24
科技至上論文03-19
科技小論文精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