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探索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實踐保障措施論文

時間:2021-06-23 08:36:03 論文 我要投稿

探索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實踐保障措施論文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培養人才的一種主要方式,在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推動企業發展、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多方受益等方面效果顯著。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旅游管理類專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來說,校企合作歷來是其專業延伸、人才落地的首選途徑和重要內容。但由于不同類型的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同,致使校企合作的對象、內容、方式、措施也有所區別。探索一種適合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旅游教育界學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探索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實踐保障措施論文

  一、旅游管理類本科專業校企合作現狀

  調研2014年7月-2015年12月,課題組先后對重慶洲際酒店、春秋國際旅行社、大足石刻景區、中環盛世商務會展有限公司、云南大學、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等企事業單位開展了調研。調研內容涉及企業崗位設置、企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情況、旅游管理專業群對應的職業崗位、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以及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專業特色、課程設置、教學特色、實踐體系構建、國際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等內容。調研結束后,課題組及時對調研信息進行了統計整理和總結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校企合作對象的范圍較為狹窄,多集中于傳統旅游企業,如酒店、旅行社、景區等。學校選擇這些單位與這些企業的人才緊缺、吸納量大有關。

  2.校企合作的內容單一且較為低端,多為學生在酒店前廳、客房、餐飲、旅行社計調、導游、景區售票等崗位的實習實訓。

  3.校企合作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遠遠不夠。學生在企業中實習的內容多為基層的技能操作,對獨立思考、積極創新的要求較低,因此其終身學習能力、持續創新能力較弱。

  4.校企合作中“學生的合作”遠大于“教師的合作”。目前全國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普遍很高,但合作的內容、形式幾乎照搬現有的模式,無非就是學生的頂崗實習、專業實訓、畢業實習,而對于企業與學校之間師資的“互換培養”涉及較少,或者停留于口頭上。

  以上調研結論表明:由于高校的性質不同,其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的內容、形式、結果也不盡相同,但目前的校企合作都還處于初級階段,探討適用于應用型本科的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當前極為迫切的一個研究課題。

  二、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1.面向“泛旅游”行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從“旅游”本身的內涵出發,我們認為其不僅包括了食、住、行、游、購、娛等核心要素,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新的旅游業態不斷呈現,商務旅游、休閑度假、養生旅游、情感旅游、研學旅游、探險旅游等逐漸成為未來主導性的旅游產品。因此,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的內容也應跟上時代、不斷更新。商務會所、度假基地、養老院、婚慶機構、拓展訓練基地等都將成為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的重要單位。從這一層面上來講,旅游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培養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泛旅游”行業從事旅游策劃、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2.“能力主導型”的創新策劃類課程內容體系,與高職高專相比,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與研究性院校相比,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更加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基于此,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應打破原先單純的以學術引領或技能優先構建教學內容的結構體系,變為以能力提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項目策劃、市場調研、產品設計等為主要內容的全新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校企合作的內容也應從低端的服務性崗位提升至旅游規劃公司的項目策劃、廣告公司的營銷推廣、會展公司的產品設計、酒店的主題宴會設計、旅游企業戰略管理等較為高端的部門。專業課程內容也應實現“技會巨操作內容”與“創新策劃內容”的并重。

  3.“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校企深度合作教學方式,借鑒“職業場景項目行動教學”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與合作企業共同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探索并實踐旅游類工程項目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把工程項目全方位、深度融入專業建設的.實踐中,進行有益的探索。積極引導學生組建旅游團隊,根據旅游項目流程的不同階段,以學生項目團隊為單位,通過典型的旅游工作場景,具體的工作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角色扮演中的身份意識和崗位技能。教學活動以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充分體現“教”與“學”的互動。積極打造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創業導向、行業專家進課堂、創業體驗式教學等教學方式。以項目為依托的方式,弱化理論課程章節的割裂,典型的工作任務,有利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校、企業、社會參與的多元評價考核模式,改變原先“單純標準化實訓+傳統理論題型”考試的方式,把“注重考核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全面考核”、“過程考核”、“分類考核”等先進理念貫徹到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中,突出過程與模塊評價,全面覆蓋教學內容,建立雙向式、溝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饋機制,發揮考核促進應用能力培養的作用。鼓勵將旅游企業中每個具體崗位的行業考核標準體系引入到學生的學習考核中來,引入學生自我評價、企業主管人員評價、教師評價三重考核視角,保持課程考核要求和行業接軌,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通過多元化考核方式,使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5.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類應用型科研項目。將校企合作由教學合作上升為教學、科研雙向合作。建立旅游管理類專業應用發展研究中心、旅游規劃設計院、旅游管理咨詢中心等機構,以橫向課題研究為基點,開展聯合申報課題、企業項目聯合攻關、服務項目咨詢、旅游營銷策劃、地方旅游規劃等合作項目,逐步形成政產學研協調發展的新模式。針對旅游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設立攻關研究課題,將課題的研究成果應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讓學生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去,即可為旅游企業出謀獻策,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策劃、設計能力。這樣,通過完成應用型科研項目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滲透,實現“教師校企合作”“學生校企合作”的雙豐收。

  三、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的運行方式與保障措施

  1.建設旅游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旅游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實現“校內實習基地生產化與教學化”建設,使學生在進入校外合作企業之前積累一定的專業實踐基礎;探索校外“實踐戰略聯盟基地教學化”建設,為學生就業的雙向選擇提供更加廣泛的選擇余地針對行業人才需求定期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不同的課程模塊對崗位能力鏈的不同組成部分別發揮極具針對性的作用。

  2.“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多種方式培養“雙能型”教師,將旅游企業生產、管理、服務的一線思想、知識與能力有機地融入課程建設中,把企業崗位中需要的職業能力真實的描述出來,使旅游企業崗位操作技能、宏觀思維能力、創業創業能力成為教學團隊掌握的核心能力。

  3.做好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一是進一步完善學院文件化的質量體系,根據校企合作實際,增刪、完善教學基礎管理各版塊質量標準和制度規定及其相應的工作流程。二是不斷改善校企合作條件,增加經費撥入,建立合作專項基金,為校企合作順利開展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三是樹立新的教學質量觀,建立基于校內、校外共同參與的科學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四是強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

【探索旅游管理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實踐保障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索論文06-30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7-05

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論文07-01

校企合作與吉他營銷模式研究的論文06-26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探討論文04-24

校企合作論文06-01

酒店管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論文10-24

酒店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10-24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踐模式探討論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