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1-06-20 12:08:37 論文 我要投稿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研究論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改革。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已進入一個全面的改革時代,而在此過程中,合作學習模式得到了廣泛關注與應用,不僅有效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也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在教和學上真正實現了雙贏。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研究論文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實施。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味進行知識傳遞,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

  而在合作學習模式中,課堂教學有更多的討論時間,這不僅能夠讓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也給予了學生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與平臺。比如說,針對某個研究課題,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合作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那么,每一個小組在討論與研究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與疑惑,而這些也許就是他們學習的盲點或者是學習知識的相關延伸。此時,教師既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也可根據這些問題進行相關知識的授課。

  (二)有利于學生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yǎng)。

  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將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能夠將每一位學生個體轉化成為一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團體。只有具備了一定團隊意識與能力,學生之間才能更加和諧,相互幫助與監(jiān)督,從而共同提升學習能力。眾所周知,當個體在面臨某一種困難時,極易出現無助、氣餒的心態(tài)。但是,如果一個團隊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團隊當中的成員必定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博取眾長,逐步攻破困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定位不夠準確。

  眾所周知,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重點在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但這并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同時也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組織、引導及促進作用。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都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實施過程中,任由學生自我發(fā)揮,導致合作學習模式實施效果不佳。

  由于合作學習是一種以開發(fā)與利用學生關系為切入點,以調動學生學習為目標的學習方式,和諧的課堂氛圍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應擺正自己的位置,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的生生關系與師生關系。

  (二)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

  讓每一位學生明確小組的共同學習目標,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是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關鍵所在。通過相互交流與溝通,小組成員在共同努力下不但能夠較好地完成小組的共同目標,同時也能讓每一位小組成員實現自身目標。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小組成員的責任分工不明確,組內成員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意見,并沒有真正形成集體合力,直接導致兩極分化現象,學習基礎好的越來越強,而學習基礎差的則越來越弱。同時,部分教師為了突出合作學習的效果,提前將各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安排好,從表面上看是合作學習,但從本質上來看卻已經變味,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1].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和技能。

  目前,很多教師都嚴重缺乏對學生合作學習習慣與技能的指導。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一類學生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不聽取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搶著說出自己的看法(這類學生通常都具有良好的學習基礎)。而另一類學生則因性格內向或缺乏自信而不敢說出自己的看法,徹底淪為小組當中的“觀眾”(這類學生的學習基礎往往都是較差的)。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根本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顯然,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來說,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與技能是其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缺乏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與技能,合作學習模式本身所具備的作用則很難得到充分體現。

  三、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對策。

  (一)教師應加強對合作學習相關理論的學習。

  目前,很多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認識僅僅處于一種實踐經驗水平上,這明顯不能匹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要求。因此,作為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應深入認識與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含義、方法及應用條件等,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上或理論上,更不是簡單克隆國內外成果的合作學習經驗,而是需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使用。只有通過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深入理解與融會貫通,才能促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發(fā)揮。

  (二)明確小組成員的責任和目標。

  每一個小組是否具有明確的分工與責任,是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所在。由于中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弱,所以,要想促進他們主動積極地思考自己的任務,就必須進一步強化責任,對目標進行分解。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以及如何實現小組的合作,是困擾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問題。要想解決問題,首先,教師應合理進行小組的劃分。小組成員一般為 4~6 人,這樣的人數配置能夠讓分工落實更為明確。然后,教師應充分強調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學習目標,要求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明確自身的責任。最后,教師應在小組個人與群體之間搭建起一種互助合作的關系,強化學生之間的信息溝通,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2].

  (三)教師加強對學生良好合作學習習慣與技能的培養(yǎng)。

  首先,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意識與能力。

  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之前,教師應充分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耐力與能力,最終讓學生在互相傾聽對方意見的氛圍下發(fā)現并解決自身問題,從而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傾聽,同時也要敢于質疑,應鼓勵學生學會質疑、勇于質疑。然而,教師針對學生的質疑,無論質疑的正確與否,都不應回避,在給予肯定的同時為其提供指導。比如說,在針對“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 3 和 7,則其周長為多少?”的合作學習中,由于該題所給條件邊長3 和 7,并沒有明確指出底和腰,所以很多學生都容易錯解為13 或17,而錯解原因就是沒有充分考慮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那么此時,教師應為質疑的學生作出解釋:“由于 3+3<7,所以長為3 的邊不能為腰,腰長也只能夠是 7.基于此,該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 17(3+7+7)。”只有這樣的課堂氛圍,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四、結語。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就是對現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不僅能夠在數學課堂中建立起“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與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同時也能夠有效結合學生的個體探究與小組合作,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桑建麗。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D].山東:魯東大學,2014.

  [2]孫元飛。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1.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論文10-11

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論文10-08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10-09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論文08-31

輔導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中的運用論文10-11

初中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研究的論文10-08

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論文07-24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論文10-08

鑒賞模式在獨立學院史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論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