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養培養下中職語文教學論文
1.中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
1.1轉變教學觀念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對服務意識進行確立,重點強調語文課程中的服務功能。傳統的教學觀念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進行轉變,必須樹立服務學生專業發展的意識,把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對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進行加強訓練。學生職業素養提高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擁有較高職業素養的語文教師,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之前,擔任語文教學的教師必須要對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等進行強化學習,例如只有學習好一些基本的電子電器專業知識或者財會知識的教師,才能進行對電子電器或者會計專業班的語文教學。之后還需要語文教師對不同專業特點以及不同職業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一些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不同專業的職業素養進行一些側重點的掌握。為了使學生在就業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適應,需要進行教學的改革,依據一些專業的特色及側重點進行專業課的整合,這樣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專業能力也能進行突出的培養,使他們的職業素養得到很好的完善。
1.2加強訓練,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聽說能力是交際能力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也是社會實踐能力表現的一種。中職畢業生幾乎大多數都從中職學校直接走向了社會,開始各種不斷的應聘面試、求職找工作的歷程,然而只是一小部分的畢業生能夠有機會去高校進行深造。在求職的過程中,口語的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針對這一現象,在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中,最有成效以及最明顯的一個目標就是口語能力的培養。在中職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不能只是引導學生單獨的討論課堂上的問題,還需要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說的機會,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上得到鍛煉,這樣就會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結合利用教材中每個單元出現的“表達與交流”這個環節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充分利用好這個機會。例如,在電器職業這個專業中,結合語文教材中《說話要文明禮貌》這篇文章,聯系電器專業的職業特點與學生進行互動,進行情境的創設,把一個簡單的口頭表達訓練課演變成一個“經營電器維修保養”課,將客戶和維修工人這兩個角色讓學生進行扮演,或者師生共同合作,經過角色互換,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鍛煉,通過不同的身份扮演,可以把一個簡單枯燥的口頭表達課變得更生動、更容易,使學生與客戶溝通交流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哪個方面表現的不足,從而能夠進行改正,使得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能夠更好的進行交際,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職業素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通過語言應用平臺的搭建進行提高。課余時間充足、思維活躍以及精力充沛是中職生所具備的幾大優勢,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實訓平臺對學生進行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一些活動如“國旗下的講話”評選、學生職業技能大賽、辯論比賽以及各類主題演講比賽等,都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1.3加強情境教學,培養應變能力
教師將以形象為主體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場景有目的的引入教學中來,通常教學中把這種方法稱為情境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學生更好的對教材進行理解,全面的發展學生的心理機能。情境教學方法不僅僅能夠提供給學生一些良好的啟迪或者暗示,也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適應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創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所以把情境教學與語文教學進行結合,能使教學內容更好的被學生理解。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職業素養,可以把語文訓練和職業素養的訓練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例如,對于導游職業進行一個情境的創設,假如某個學生是一個導游工作者,在進行導游的過程中,有的游客可能會向你詢問一些有關景點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告訴這個游客自己對這個景點的了解。這時就需要考慮怎么對游客進行講解,用什么語氣對游客進行講解,如果有的游客詢問旅游線路,這時就需要告訴游客接下來將要行進的路線。導游職業需要更高的職業素養,因為在這個職業當中,導游需要跟游客時刻在一起,不僅僅要不停的向游客進行講解,也需要耐心的對游客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通過情境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導游專業的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個職業的氛圍,讓學生了解到這個職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與情境教學方法的相互結合,能夠讓學生得到不斷的鍛煉和提高,讓學生擁有更高的職業素養。
1.4挖掘語文資源,培養團隊精神
正確職業道德觀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在文本資源中進行樹立,對于一些在職業崗位的語文資源要進行充分的挖掘,使學生的.團隊合作以及誠信敬業的精神得到培養,這也是職業道德的核心精神。在中職教學的語文教育中,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集體的氛圍中進行鍛煉,提高職業道德的培養。第一點是對集體討論思考的問題要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在集體探討中通過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第二點是對于集體性作業要有計劃的進行設計,讓學生通過采納集體的意見去完成任務;第三點是把學生感興趣的一些項目課程進行創設,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積極的去參與活動,通過集體的分工合作,共同對難點進行攻克,最終完美的完成任務。中職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必須要密切的進行關注,通過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1.5注重心理素質鍛煉,培養職業心理素質
中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會受到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影響,職業素養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是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為了能夠在以后順利的進行就業,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自主、自強、自信以及自立等精神的灌輸,通過良好的教育,使學生的人格缺陷或者不良的心理品質得到克服,讓堅韌自信、勝不驕敗不餒以及誠實守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質代替不良的心理品質。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訓練培養,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克服自卑、自大等心理因素的影響,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接納自我、了解自我,不懼怕失敗和挫折,勇于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永遠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與壓力,要學會及時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會適應各種變化,對于責任勇于的去承擔,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應對困難的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使職業素養得到更大的提高。
2.總結
當今社會各個行業都需要職業人文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同時具備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僅最受歡迎,也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為了使職業教育更好的與時代要求相適應,就必須使人才培養的質量得到提高,這并不是單純的對專業進行強化,而是還需要注重中職生的文化基礎,提高職業素質。因此,必須把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語文教學的內容進行結合,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職業素養培養下中職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職業素養下中職語文教學探究論文07-03
中職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思考論文07-20
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論文06-28
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論文06-28
網頁設計教學中職業素養與技能的培養論文06-29
中職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培養論文06-27
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構建論文06-28
論文:中職的職業素養06-27
實驗教學改革中職業素養的培養論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