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現代組織關系的供應鏈論文
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不能僅僅依靠自身資源,要懂得依靠供應鏈取得利益最大化。本篇供應鏈論文分析企業組織的內部關系,對供應鏈的改善提出積極的意見。
從組織的形式上看,供應鏈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而對供應鏈的管理也可以說是對組織間關系的管理,通過此種關系的管理尋找出各企業自身的優勢資源,并讓它們在各個企業之間重新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實現它們之間的共同協作,最終實現“1+1>2”的集成效應并反過來進一步的突出整個供應鏈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因此,可以說供應鏈管理就是對組織間合作關系的管理。
一、供應鏈企業組織間關系的內涵
全球一體化使得任何組織的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與周圍環境的聯系,尤其是供應鏈這種特殊的組織形式,各節點企業之間也是在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持續過程中漸漸發展的。供應鏈企業組織間關系具有如下內涵:
(一)實質是一種合約關系
在供應鏈中的各企業,是通過一整條供應鏈聯系著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都期望建立一種長期并穩定的合作關系,從而促成企業間的相互依賴。
(二)具有多重性
既有顯性特征,又有隱性特征。顯性特征比較正式,如合同要件類,而隱性特征則更側重于情感和關系類,如成員關系、家庭關系等。
(三)組織間關系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
組織間關系的持續性是指一個有效關系的建立和發展,關系的持續性可以大大增加企業抵御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通過利用各方優勢從而有效克服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從而進一步增加供應鏈企業間的信任和承諾。
二、供應鏈成員關系類型
組成供應鏈的組織間關系的顯著特征就是涉及供應鏈的供應方、生產方和銷售方都對供應鏈有著較強的依賴性。組織成員之間為了實現“共贏”的戰略目標而密切合作,同時它們又是相對獨立的,在供應鏈的存續階段,各組織還會受到不同環境以及組織架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本文提出幾種供應鏈組織成員間的關系類型。
(一)核心企業型
這種類型的供應鏈是圍繞一個在經濟實力、產品特色等方面具備壟斷地位的制造商M也就是這條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來構造,整條供應鏈都是以這個核心企業來獲取利潤的。如圖2-1所示。
制造商M以本企業戰略為核心,通過其在供應鏈中的絕對優勢地位制定標準,控制優勢資源,對非核心競爭力業務進行外包,強制要求各環節的節點企業根據其要求進行業務流程重組。供應商A、B和經銷商C、D在產品生產、組織戰略、業務流程等方面需要符合制造商M的'要求。
同時,在供應鏈各節點間企業還存在著競爭關系,如供應商A和B之間還就提供原料或產品的質量、價格,信譽度及穩定性方面圍繞著核心企業展開競爭。
這類組織間關系特點如下:
1.核心企業利益最大化。核心企業通過制定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等方式基本決定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利益分配,各個非核心企業雖然只能獲得很少的利益。
2.組織間的依附程度很高。由于該供應鏈構筑的排他性,整條供應鏈的利益獲得都受核心企業效益的直接影響。消極情況就可能產生組織間沖突不斷,進而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的不穩定。
(二)寡頭壟斷型
在鏈上的兩個制造商企業A和B具有相當的實力,這兩家企業是通過合作來共同領導整條供應鏈,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競爭關系,如圖2-2所示。A和B在供應鏈中處于強勢地位,但是任何一家都不具備可以單獨控制供應鏈的絕對優勢。雙方由共同的利益驅動建立合作關系,其他節點企業處于相對的弱勢和依附的地位,相應的各同類企業也針對兩家核心企業進行著激烈的競爭。
寡頭壟斷型組織間關系特點:
1.信息不對稱。由于存在著利己思想,各節點企業并不愿意信息共享,這樣就造成了信息不及時、不對稱,進而影響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生產、銷售、庫存等環節。
2.具有長期穩定性。由于合作所帶來的高利潤促使雙方對生產、流通等環節進行有效性的整合,又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雙方之間的關系。
3.存在強權控制現象。但該結構類型仍存在強權思想,組織間沖突在所難免。
(三)動態網絡型
這種類型的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競爭優勢比較均衡,沒有所謂的核心或強權企業。受外部競爭環境影響,和利益驅動,各節點組織之間存在著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動態網絡型組織間關系特點:
1.缺乏溝通。缺乏核心企業的約束,使得各節點企業缺乏信任機制,都不對信息進行共享,這樣就會導致信息的極度不對稱,互相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供應鏈上的企業都是進行分散的決策行為。
2.靈活性強。動態網絡化特點決定了該這種類型供應鏈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可以很好地適應外部復雜多變的環境,使整個動態網絡保持競爭優勢。
三、改善供應鏈企業間關系的措施
任何組織都有其自身的利益,改善供應鏈企業間關系的核心原則就是要協調好各組織間的利益關系,這對各組織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效結合起來
可持續發展概念是企業組織一個極為重要的經營理念,它不但要求組織的當前發展不能以損害組織根本利益或組織聲譽為代價。因此,各企業不要只注意眼前利益,只解決當前的問題,而忽視可以有益于整個供應鏈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
(二)加強信息的共享
首先,企業要加強信息交流意識,明確信息交流與共享是供應鏈企業合作的前提。其次,加大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采用先進的信息傳遞工具。為了促進企業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企業還要積極推廣商品條碼技術的應用,被不斷提供商品條碼的應用質量,并加快商品信息數據庫的建設。
(三)加強企業間信任
一方面,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評價候選企業,選擇到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企業要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為此,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合作者,要加強與合作者的私人關系,要加入被社會認同的商業協會、專業聯合會等組織,要做出長期合作的承諾,要加強雙向交流。
【研究現代組織關系的供應鏈論文】相關文章:
藕節型供應鏈的研究論文04-14
服務供應鏈與制造供應鏈比較研究論文04-12
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研究論文07-01
運動品牌供應鏈庫存優化研究論文06-25
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研究論文02-03
現代園林設計研究論文04-16
現代巖彩畫色彩研究論文04-12
現代醫院管理創新研究論文06-24
供應鏈混合渠道分銷研究述評論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