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潛之道為題的高中生論文
沒有張揚的個性,沒有炫目的裝點,只有埋頭苦干,蓄長江之勢,灌六方沃土,養八方百姓。
——題記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金剛石如不收斂個性,隱藏光芒就不會有奪目的光彩;螻蟻如不埋沒,就不會有“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它們正是因為甘于埋沒,才會被人所熟知。他們正是因為默默的蓄勢,才會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懂得深潛之道,就會擁你所想。楚莊王留下“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勵精圖治以復興楚國的傳奇;更有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歷經數載,終于吞并吳國,成就了春秋五霸的美談。這兩位明君用了數年的光陰,休養生息,最終讓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所謂的一夜成名中獎是曇花一現,如果沒有不懈的奮斗,終難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懂得深潛之道是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重要要求。荀子在中強調積累的重要性,只要一步一步的積累,一溪一河的匯聚,才會抵達千里,才會成無垠的江海。無數的仁人志士的成績,莫不過于厚積薄發,驅動到質變。李時珍的足跡遍及全球,上到萬丈深巔,下到裂谷海溝,正是因為他嘗遍百草,摸索出一套診病開方的'方法,才著就了。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入木三分和墨池的故事都充分說明了只有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
懂得深潛之道不是小和尚敲鐘,漫無目的,而是心懷夢想;亦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要持之以恒。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一鳴驚人的背后長期不懈的努力。名人都有過黯淡的生活,但他們都懂得在那段黯淡的歲月實現量變到質變,將懷揣的夢想變為現實。正是因為他們像企鵝一樣深潛,拽住機會后,讓人們為之驚嘆!
高二:邊XX
【以深潛之道為題的高中生論文】相關文章:
潛深伏隩成語解釋02-03
游黃山的為題論文06-22
以趣味童年為題的論文06-17
以心旅為題的論文06-02
以把握自我為題的論文06-12
以探究自我為題的論文06-12
自然之道課后題06-30
以風水很簡單為題的論文06-16
以我的教育故事為題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