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市場細分要素研究論文
摘 要:個人數碼終端產品由于直接面對消費者,因而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性別差異偏好是個性化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性別類型的人群對手機消費具有不同的需求,對于手機的外觀形態要素進行分析、考量,進而對手機設計要素進行考量,找到各要素之間的對應關系,無疑對手機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性別;手機;男性;女性;中性;需求;人體工學
引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上正規渠道銷售的手機有近800個品種,加上水貨品種已超過1000種。如此多的選擇使手機消費完全進入了買方市場。廠商除了采用屢試不爽的價格這個有效的杠桿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以外,還有沒有別的手段呢?我們認為,價格戰如果作為一種短期的戰術手段對市場格局進行重新洗牌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它作為一種戰略手段來操作,則只會引發惡性競爭,拉動行業進入惡性循環。而真正能帶動企業和整個產業鏈良性發展的只能是設計生產消費者真正喜愛的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這就要求我們轉變過去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具備精細化操作的能力。
1、手機分類的依據
如果把消費對象定位于所有顧客,必然會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因為我們的某一款手機不可能滿足所有顧客的要求,這樣最直接的結果是導致顧客對品牌缺乏忠誠。我們都知道品牌滿意和品牌忠誠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如圖1,要想把顧客抓牢,就必須有針對性地細分市場,對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戰術手段,把合適的產品交給合適的人。只有持續的滿意才能造就真正的忠誠,否則這種忠誠客戶也不能成長為牢固客戶。
按照消費者需求與欲望進行市場細分和定位,能有效分解、消化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手機的性別分類則是針對不同性別消費群體的群體特點及其對手機外觀與功能的性別認同差異性,即滿足其性別指向需求進行的分類。這樣就意味著一款手機面對的將不再是所有的手機用戶,而僅僅是一部分人群,這個人群甚至可能是非常狹隘的一個市場,如對于女性手機,我們還可以將其進行細分成更小的、特點更加鮮明的細分市場。
2、性別分類的內涵
2.1、女性手機
如圖2.1,所謂的"女性手機"大體上具有如下之共性:其一,外觀小巧輕薄,曲線柔美,多采用大弧面過渡。其二,比"男性手機"或"中性手機"更具時尚美感,具備一些特定功能。其三,產品導入期價位較高,以彰顯時尚、品位的訴求。女性手機并不是說所有的女士都要用這個類型的手機,關鍵在于這種類型的手機更多地考慮了女士的要求,以更小更輕更漂亮作為賣點,至于性能如何并不是其關注的首要因素。
2.2、男性手機
手機作為數碼消費品并非越小就越好,例如男性手機主要面對的`是體型較大的消費者。那些手掌稍微大一些的用戶,如果使用圖2.1所示類型的手機,一個拇指就可以覆蓋兩個按鍵,是無法進行操作的。所以,男性手機必須要大,大手機才有大屏幕,才有大按鍵。
如圖2.2,男人用的手機,需要能突顯持有者特有的男性品味,體現他的氣質,和他的衣著打扮相協調。典型的男性手機一般是功能強、外形偏大、顏色穩重、鈴聲清晰的產品,它的線條多比較硬朗,色調也以冷色調為主,見后文的統計。
2.3、中性手機
既然有性別取向意識明顯的消費人群,那么同時也就還存在大量希望模糊性別界限的人群。因而,廠家在此類產品設計上采取折中路線。精致小巧的外殼整合多元化的功能,強調外觀的夠炫夠出彩,功能豐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以達到網羅更多消費者的目的。這也成了很多手機廠商對此類消費人群廣告的主導方向:性別不是差距,玩的只是時尚,見圖2.3。
手機的市場細分在不斷進行,越來越多的細分市場將伴隨著用戶的需求以及手機與其他數碼技術的交叉而誕生,但無論怎么分,只要其未來還是給人使用的產品,那么性別的需求指向就始終會存在。
3、不同性別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國內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在于國人更加偏好于使用折疊手機,對手機的外觀美感更加關注,所以像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等一貫生產直板機的廠商也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折疊手機。以下,我們提取了幾十種較為典型的折疊手機進行分類,對其特點進行了歸類分析,以期找到具有共性的地方。
3.1、女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圖3.1.1顯示,綠色塊a系列為外形較為修長類型,其長度居于76--81mm之間,集中于78--80mm之間,寬度居于40--42mm,集中于40mm,其長寬比為2左右;
b系列為略微寬短型,其長度居于74.3--78mm之間,集中于77mm左右,寬度居于43--46mm之間,其長寬比為1.7左右;
c類為目前女性手機的主流集中區域,長度在76--81mm之間,寬度在40--46mm之間;
d類為小巧型,在長寬尺寸上均小于市場一般產品,其長寬比為1.85左右;
e類為肥短型,其長寬比為1.4左右。
圖3.1.2顯示,女性手機在色彩取向上多采用紅色、銀色、藍色,其中紅色為首選色。紅色是一種帶有民族審美傾向的顏色,在個人用品特別是共用物品的配色上,紅色一般都是作為女性色來使用的。女性偏愛紅色一般來講會基于以下幾點理由:一是紅色更能襯托出女性膚色白皙紅潤,嬌媚動人。二是紅色熱情奔放,是一種感性色,和女性天生的在感性思維上所具有的優勢相吻合,能產生共鳴。三是紅色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功能對女性特別具有殺傷力,如紅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嬌艷的花朵,午后的春光,浪漫感性的生活等。
在外觀形態風格上,女性手機多采用飽滿的曲線形態,偏重于整體大弧面體形,光順轉折處理,在局部細節上,采用柔態圖形或飾物化鑲嵌。為了傳達女性嬌柔嫵媚的氣質,會較多地采用透明材料、軟性材料、鑲嵌寶石、高光面處理等手段,同時通過一些手機小佩飾的應用,來傳達女性細膩特點的理念。
3.2、中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如圖3.2.1,首先,中性手機是一種曖昧的產品。考慮到女性機針對的是純粹的女人,男性機針對的是絕對的男人,所以中性機針對的就是那些對性別定位認同不是很強的人。他們所喜好的可能只是某種功能,也可能只是某種色彩搭配,甚至只是某種外形或材質的運用。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就要去買女性機,作為男人就一定要用定位于男性的手機。所以,針對他們所定義的中性機,所體現出的性別偏向,自然不能簡單的用尺寸大小來規定,更合適的應該是體現在色彩的搭配上、外形線條的采用上、特定功能的設置上等等。
如圖3.2.2所示,中性手機在配色上多采用銀色,藍色和紅色,其中銀色是首選色。銀色被人們叫做太空色,是一種代表未來和高科技的顏色,所以銀色在手機這種具有IT高科技特點的產品上得到大量的運用并被人們所認可。銀色因為其所具有的科技時尚感,對男性和女性具有同樣的吸引力,它是一種真正能讓男女都認同的顏色,所以廠家在做配色方案時,如果拿不準或為了保險起見,都會把銀色作為一種必備方案來使用。
對于中性偏女性的手機,可以考慮在色彩上采用一些柔性的搭配,如采用粉色系或同類色等,當然傾向不能很嚴重,否則就不能形成一種定位上的含混與曖昧。對于中性偏男性,同樣,采用酷一些外形,色彩上采用明朗一些的對比色,會取到比較好的效果。
中性手機的外形風格較為復雜,它以強調時尚為主訴求,形態上并不拘泥于一格,材料運用上也顯得豐富,因而并無明確的界定。
3.3、男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對于圖3.3.1所列舉的市場上較為典型的男性手機,其尺寸特征較為明顯,a類為不帶攝像頭的手機,其長度居于82--88mm之間,集中于86mm周圍;寬度居于42--46mm之間,集中于44mm周圍,其長寬比以1.95左右居多。b類為攝像手機,且均為日系手機,個頭大,長度為100mm左右,寬度為48mm左右其長寬比為2.1左右。
如圖3.3.2所示,男性手機在色彩上多采用藍色和銀色。藍色多采用顏色較深的藍色。藍色是一種理性的色彩,帶有科技感和機械感,比較適合男性硬朗、理性的氣質。
在外觀形態上,為了強調男性的睿智、冷靜、大度、從容等特點,多會運用金屬、電鍍、皮紋面處理等手段。線型上多采用較為硬朗的直線性,面與面的過渡處理采用轉折較為強烈的硬連接,顯得棱角分明,但在與握持直接相關的轉折面處會采用較為柔和的過渡,以增加手感的舒適度。
4、手機規格的人體工學分析
根據現代人對手機的使用習慣來看,手機在操作方式上與手的接觸是最密切的,因而手機的人體工學分析中最重要的對象是手。手指的操作是一項精細運動,手指的運動需要多組細小的肌肉和神經參與,醫學專家指出,經常鍛煉手指有利于大腦的鍛煉。人體工學專家Hunt指出,拇指機能占手掌40%,食指和中指20%,其余兩指10%,因此手機人體工學評估應將機能高的手指列入考量。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拇指的使用頻率最高,手機正面的按鍵都由拇指來控制,側面按鍵則會由拇指或食指控制,極少機會中指也會參與。[2]
由于人種特征的不同,東亞黃色人種的手掌要小于歐美白色人種。一般來講,中國男性手掌長度范圍在17.5--20cm之間,寬度在8--9cm之間;女性手掌長度范圍16--18cm之間,寬度在6.5--8cm之間。
由于手掌大小的限制,因此手機寬度小,在手機的單手開蓋過程中,會有利于拇指的操作;手機的長度短,在手機的單手閉合操作過程中,會有利于食指的按動上蓋動作。不過矛盾的是,由于拇指與手機按鍵需要一個合適的接觸面積,導致手機的寬度不能做得太小,否則,按鍵面積的減小會導致操作困難與手感的下降,一般來說,男性機的寬度如小于43mm,則手感會下降;女性機的寬度如小于38mm,手感會下降。
對于手機的厚度,無論是從攜帶的角度,還是從握持的角度來看,薄相對于厚來說,都具有優勢。雖然也許有人會認為厚的握在手上感覺會更飽滿,但是從現代人所需要攜帶的越來越多的便攜工具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在可能的情況下,手機需要做到盡可能的薄。在目前市場同類產品比較的情況下,手機厚度如小于18mm,則能感到有顯著的薄的感覺。
5、結論
5.1、手機外觀規格要求
在綜上所述,在考察了市場上相關同類產品的規格以及對手機使用的人體工學分析后,我們認為不同性別取向的手機外形體積規格上,應該符合以下大體的尺寸要求才可以進行市場細分,見表1(折疊手機類)。
5.2、手機色彩的適用性及材料運用趨勢
在配色的選擇上,作為必備的配色,女性手機為紅色,男性手機為藍色,中性手機為銀色。從環保角度和材料運用發展趨勢看,未來幾年手機上會大量運用免噴涂注塑料,新材料的運用同時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手機外觀使用壽命、降低顧客投訴,進而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5.3、手機形態風格的適用性
在外觀形態的風格類型上,由于手機本身屬于高科技IT產品,因而,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現代主義簡約派的風格,但是也會不斷的有設計師加入后現代的要素進來,使手機的形態語義更加豐富。相對而言,男性手機要比女性手機在形態上更趨于簡潔干凈,線型比較質樸硬朗,直線運用較多,轉折采用硬過渡以強調棱線。女性手機在形態風格上多會采用圓潤飽滿的曲線形態,整體圓滑光亮,在局部細節處理上不斷糾纏,以撩撥女性細致感性的心理。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3G技術的成熟,手機將會具備更多的功能。未來的手機將演變成一個強大的個人移動終端,整合個人電腦、數碼相機、全球定位儀等諸多產品的功能,產品的外形也將發生改變。但是究其根本,功能和外觀都不是至上的,無論是功能還是外形,都必須以人的需求為前提,這也是我們人本主義產品設計關注的焦點之一[1]。尋找差異化需求,制造差異化的產品,才能使我們的產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參 考 文 獻
1、期刊:汪崟,李彬彬.滿意度導向之人際化設計研究.江南大學學報,2003,(4):109-112.
2、期刊:陳建旭,史杰州.手部訓練評估系統之發展.工業設計(臺灣),2000,(2):60-67
【手機的市場細分要素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對手機市場細分的研究論文07-13
市場細分研究分析論文06-11
手機市場研究報告10-21
海洋水文測量要素研究論文04-16
物流產業構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論文06-21
手機攝像的藝術與生活研究論文07-13
簡析上汽大眾試水MPV細分市場論文05-17
道路貨運市場交易研究的論文04-13
網絡市場及特征研究的相關論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