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論文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職稱,就要學會書寫職稱論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教師的內涵決定了一個學校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一個學校師資力量的程度。要想把握好教師質量的提升,作為小學校長、領導者應該將內涵作為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和追求。那么,如何來提升小學教師的內涵呢?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特殊的活動,培養三種精神;二是另類的閱讀,打造兩種意識;三是小課題研究,立足學生主體。
關鍵詞:提升內涵 三種精神 兩種意識 小學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社會環境(4分)+教法(3分)]×教師素質。在該公式中,教師的分值越大,乘積就越大,教學質量也就越高。教師的內涵決定了一個學校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一個學校師資力量的程度。教師內涵的發展建設應該作為基礎建設抓起,作為學校發展的前提保證。因此,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應該將內涵作為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和追求。
一、特殊的活動,培養三種精神
第一個活動是“鑄師魂,練師功,強師能”。即以“鑄師魂,練師功,強師能”為主題,以“教育思想大討論”為平臺,以育人一得、身教一例、格言一條、建議一點等“四個一”為內容,廣泛開展教育活動。在當今物質發展已經遠遠超過日益增長的需求的時候,精神文化的需求慢慢體現,作為推動教育發展和進步的內在動力,其需求一個正確的引領方向,形成學校精神的凝聚者,學生的潛移默化者,讓一屆又一屆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學生都能受到積極向上的文化熏陶。第二個活動是“相約星期五”教師讀書活動。第三個活動是“薪火相傳,傳幫帶”老教師傳經驗,新教師帶理念。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培養教師如下三種精神。
(一)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
我們的教師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很好的創造機遇。每個人都有理想,有追求,有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愿望,作為學校管理者,需要認識到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引導教師的內涵發展方向就是建設學校的精神內涵。現在,小學教師是一個緊缺人才的職業,在職教師容易產生壓力不大、安于現狀的自我滿足,不僅僅影響的教育工作的發展,更是影響祖國下一代的發展。要讓教師不斷地自我尋求進步,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同時,還應該引導他們在學校的大方向中設置目標。設置目標時,不能盲目:首先要注意,個人目標與學校集體目標的統一。其次,設置的目標要適中,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目標過高,教師可能會因為目標遙不可及,自動放棄;目標過低,容易引起教師自負自滿的心理,同樣達不到激勵的效果。因此,只有目標設置的合理且有吸引力,才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二)先公后己的犧牲精神
教師在工作中追求人格的尊嚴,追求教育教學工作的完美,對學校有強烈的認同感,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的教學關系,對教學規律有深刻的理解,工作積極向上,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吃苦耐勞的奉獻品質
“用藝術提高小學生素質”是大多數農村小學的難點、弱點,主要困難在于經費緊張、人才短缺。如何縮小與城市小學生在才藝發展上的差距,我校選擇的一個新的突破口,即“多方面多層次引領,多交流多幫助培養”。“多方面多層次引導”是指利用課余時間或在自由學習課程當中,引領小學生參加學習和觀看音樂欣賞、電影欣賞、舞蹈排練等等,讓他們了解藝術、欣賞藝術,從中選擇性地培養小學生的才藝發展。“多交流多幫助培養”是指定期組織開展家長交流活動,建議或督促家長培養小學生的才藝。這樣不僅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還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
我們應把特色教育裝在心中,落到實處,讓不同層次的教師發揮不同的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育中敢于獨樹創新,敢于挑戰現況,不斷刷新的現有成績,創造在小學教育上昂首翹楚的成績。
二、另類的閱讀,打造兩種意識
(一)打造精品的質量意識
去除浮在教育表面的種種亂象,埋頭讀書修煉內功,教育才能實現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深情呼喚。教師讀書不能是盲目的,要有選擇。尤其是年輕教師,存在對兒童教育認識不足的缺陷,理論和實踐經驗不足,應多讀《小學教育心理學》《小學教育》《十萬個為什么》《安徒生童話》《韓國小學教育考察》等包括人文類、實踐類等多方面書籍,以豐富自身閱歷。同時,老教師應該不斷適應新文化的發展,緊跟小學教育發展的步伐。
(二)打造精品的改革意識
另類閱讀,不僅僅是讀書本,一位優秀的教育骨干、一堂豐富的教學案例、一個知名的教育團隊以及一個春天的小學校園都可以成為我們閱讀的對象。首先應該讓教師認識到,我們為什么要讀,即“讀他人,鉆學問”。所謂“讀他人”就是選擇一個優秀的閱讀對象,通過尋找他、閱讀他、學習他和探討他的步驟,深究其先進的文化思想、教學思路、辦學理念,發掘其文化與自己的改革關聯,探討其不足和可以進一步完善的方法。“鉆學問”就是要在整個群體中進行交流和研討,把讀到的理念和方法進行探討,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意識文化,形成自己的內涵思路,并且能夠充分運用到實踐中去,用實踐來證實理論的合理性和創新性。讀的多了,讀的深了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學質量,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
什么樣的教師才能稱之為優秀的小學教師呢?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淵博的知識和優秀的溝通能力,做到引領小學教育發展方向,與各個性格和年齡階段的學生交友。我們教師都應該朝著這個方面努力。
三、小課題研究,立足學生主體
小課題是一種新型的課題研究方式,是廣大一線教師和教科研人員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反思、探究的結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實踐智慧的結晶。小課題研究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實際。我校目前的小課題有很多,如《守中求變,本真妙解千千結》《在解構中破繭,在重建中化蝶》等,這些小課題無一不是直擊目標,立足學生本體的。我們求創新、不重復、不停步,著力打造123工程,使師生生活在幸福中。
123工程是什么呢?“1”是奠定“一校和睦”。我校對教師實行“群眾管理”,基礎建設決定上層建筑,將學校的決策方向放手給群眾引導,權利事務全方面下調轉移,讓一線工作者有話語權,讓一線工作者創造出適合一線教育的教學工作環境,做到真正的權利民主化,權利群眾化。“2”是取得“兩張通行證”。我校結合文明禮貌月活動,通過識記、踐行和驗收考核三個階段,強力推進學生行為習慣的轉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是第一張通行證。優秀的成績是第二張通行證。“3”是打出“三張王牌”。這三張王牌就是寫好字,讀好書,練一個特長。我校圍繞辦學宗旨,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緊追先進的教育體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小學生未來成長為中心,創教師內涵為手段,闖出了一條高效之路。
總之,內涵建設的根本是提升師生的素質,中心是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目標是促進學校科學發展。這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教師的內涵。
參考文獻:
[1] 盧乃桂,鐘亞妮.國際視野中的教師專業發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6(2).
[2] 孟萬金.教師的專業素質及其立體架構:校長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3] 傅道春.教師的成長與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述職報告06-21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個人總結11-28
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述職報告范文05-08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述職報告04-21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述職報告通用03-23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工作總結12-28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述職報告范文03-04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個人總結(精選5篇)11-25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申請書最新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