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轉型“世界投資人”論文
過去幾年,跨國公司紛紛往中國投資,希望從中國的快速增長中獲益。如今,國際資本正在悄然調整布局,撤離的、轉讓的、裁員的比比皆是。
外資在悄悄“溜走”?或許是。
然而,資金外流并不僅僅意味著跨境資本的撤離,中國資本的海外擴張也占據一席之地。專家認為,2014年是中國的資本輸出元年,而中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也將由“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投資人”。
公司變身“辦事處”
如果你時常購買運動類產品,或許很容易發現,如今耐克鞋的生產地已不是熟悉的“中國制造”,而是出現了“印尼制造”的字樣。耐克鞋產地之變,映射出制造業新一輪產業轉移的趨勢,低端產業開始向東南亞轉移。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稅收政策調整等影響,耐克的代工企業透露,近十余年公司產能往東部沿海戰略轉移,并逐步向東南亞國家傾斜。專家認為,就加工制造業而言,未來中國大陸將不再是外商投資的重點,但現有加工制造業還不可能完全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這與外商的全球布局有關。
有的.地區開始出現外企在華公司變身“辦事處”的現象。2014年初,通用汽車把國際運營總部從上海轉到新加坡。淡水河谷駐上海辦公室的一位前員工透露,淡水河谷逐漸將業務重心外移,目前亞太總部設在新加坡,上海辦公室名義上還是中國區總部,但基本等同于后臺部門,只負責跟單,簽合同和結算都在歐洲。
緣何跨境資本紛紛外流,在華外企隱性撤離?在不少專家看來,或許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而造成增速放緩的因素,也有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所引發的資本回流的原因。
美國學者甘思德認為,在華外企所感受到的不適,是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中的一部分――由傳統的產業政策逐漸向更復雜的政策過渡。而這場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所有公司能夠公平競爭。反壟斷并非特別針對外企,長期來看是為營造一個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和雙贏的結局。
對外投資加速資金流出
相較于外資撤離中國市場而言,2014年資金流出的一個特點是中資企業開始加速“出海”投資和并購。
相比之下,中國民企海外不動產投資更受關注。2014年7月和8月,大連萬達集團分別宣布在美國芝加哥和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并購土地,開發萬達文華酒店及公寓項目。不久,萬達又宣布中標美國洛杉磯項目,意欲借此進軍好萊塢文化產業。在此之前,上海綠地集團和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分別在美國洛杉磯收購了公寓和酒店。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世邦魏理仕南加州地區首席執行官劉易斯?霍納介紹,“過去十年,我們看到很多個人投資者進入美國房地產市場,投資一些小型項目。而在這兩年,中國大型開發商開始進入美國,這也使得中國成為僅次于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外資投資來源”。
“當然,中國投資者的投資領域絕不僅限于房地產,另有相當高比例的客戶投資制造業,包括高科技零部件行業,如主板、存儲設備,還有目前最吸引人眼球的云計算。”同樣來自洛杉磯的CTBC銀行(美國)首席執行官梅納伊表示,“2014年,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進入美國市場,他們投資的領域是全方位的,包括娛樂、半成品、建筑、大宗商品等。”
中國進入資本輸出時代
在德意志銀行全球策略師桑杰夫?桑亞爾看來,未來中國將從“輸出產品”轉為“輸出資本”,中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也將由“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投資人”。
從資本輸入國到資本輸出國,這種角色的變化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從過去200年來全球經濟大國的興衰邏輯看,一個經濟大國一定是資本輸出大國,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無一例外。
從近兩年的動作可以看出,在推動資本輸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高鐵輸出幾乎成為國家外訪時的必提合作項目;資本層面上,中國牽頭建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投行進入落實階段;金融層面上,人民幣國際化在海外快速擴展,已被英國央行接納為儲備貨幣,歐洲央行和澳大利亞也在討論之中。這種齊頭并進的局面,表明中國正在推動資本登上國際舞臺,為正在到來的資本輸出時代做準備。
【“世界工廠”轉型“世界投資人”論文】相關文章:
李白的月亮世界論文04-24
需求改變世界論文04-20
兇險的世界相關論文05-04
世界議論文08-24
走向沒有銀行的世界論文04-28
言而無行世界論文06-12
關于李白的月亮世界的論文04-24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論文05-04
世界在你心中相關論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