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準備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就業準備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求職擇業是人生必經的門檻,但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擇業競爭力,找到理想工作,成為很多大學生畢業時面臨的現實問題。本文從高校和大學生自身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高校應從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建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加強就業指導中心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等方面引導學生做好就業準備;而大學生本身也要從知識、思想、能力、材料等方面做好準備。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準備;職業生涯規劃
隨著我國的教育事業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大學生畢業人數不斷創出歷史新高,2015年有749萬畢業生,今年達到770萬以上,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的約30萬以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進入就業市場。如何在如此龐大的求職大軍中找到理想的工作,對剛從學校踏入社會,開始職業生涯第一步的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那么,應該如何做好就業準備,提高大學生擇業競爭力呢?筆者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做好準備,即學校的積極引導和大學生自身的準備。
一、高校應引導大學生做好就業準備
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的搖籃,積極引導大學生就業成為其重要職責之一,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就業,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準備。
1、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高校開展就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合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大學生走向擇業成功的第一步。高校應從大一新生就開設這門課,引導學生盡早學習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這樣做,
首先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通過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大學期間針對性的鍛煉,彌補自身不足之處,發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長;
其次可以盡早認識職業、了解職業,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可以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自身素養,這對將來自身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第三了解就業市場,了解當前的對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了解自身將來想從事職業的就業環境,做好就業的心理準備。高校引導學生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作出計劃并根據發展態勢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從而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就業質量。
2、建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大學生還未走進社會,缺乏社會經驗和對社會環境的深入了解,對于行業、職業與專業之間的關系及就業政策和就業市場的情況等方面沒有全面、深刻的認識。而對處于職業生涯探索期的大學生來講,這個時期學習能力旺盛、可塑造性和接受能力強,可抓住這個特點,通過就業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教授和答疑,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并對大學四年做好學習和實踐鍛煉規劃。對大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和教授對學生起重要作用,這也就要求學校建立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學校可通過組織就業指導課老師及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進行學生就業工作交流,也可通過對已就業的學生進行調研,整理反饋回來的信息,在授課時,更多的聯系實際,穿插實際案例講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有利于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就業。
3、加強就業指導中心的引導作用
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是專門從事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推薦工作的部門,對學生的就業有很大的引導和指導作用。就業指導中心一方面應根據當前就業形勢積極開展就業教育、就業推薦和就業咨詢指導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應多方面收集、整理和發布招聘單位的信息,舉辦校內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最后還要積極與招聘單位聯系,努力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4、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已成為重要的就業方式,國家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在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自主創業既能解決自身就業難的問題,還能拓展就業渠道,更重要的是也滿足了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也要求學校一方面積極宣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鼓勵和吸引大學生自主創業;另外設立創業教育基地,為學生創業做堅強的后盾;第三聘用專業的創業導師或社會上創業成功的人士講授課程,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創業相關知識及實踐經驗;第四保證資金的充足和到位,為創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支持和保障。
二、大學生自身的準備
大學生作為就業的主體,自身是否做好準備是擇業成功的關鍵所在。在當前就業壓力比較大的形勢下,大學生應做到不打無準備之戰,根據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就業準備。
1、知識上的準備
當今是知識競爭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所以,大學生要學好學業知識,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筆者認為,作為大學生應學好和涉獵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
首先是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未來工作的根本,在職業發展道路上起著重要作用。
其次是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必要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能使大學生更加理性和睿智。
第三是計算機、網絡及外語知識。當今是網絡化的信息時代,這些已成為必備的職業基礎要求。
第四是法律法規常識。了解它能更好的'保護自身權益。
第五是人際交往知識。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更快適應職場,在工作中也能提高成功率。
2、能力上的準備
大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不等同于有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知識也不能簡單和能力劃等號。一個合格的大學生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校內外的實踐能力的鍛煉,這樣才能在擇業竟爭中脫穎而出。筆者認為,大學生應具備以下基本能力,
一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要求在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當今社會的競爭,不是人才的競爭,而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大學生處于18—24的年齡階段,正是充滿激情、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時期,這個階段要注重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是人際溝通交往能力。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學會與人交流、與人友好相處、團結協助,勇于接受別人的意見,這些技能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能使他們更快適應從大學到職場的轉變,且對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起重要作用。
三是組織管理能力。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還應多組織或參加班集體活動、學校社團活動及暑期實踐活動,并在活動中不斷提高組織能力。
四是承受和應對困難的能力。學習和求職擇業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面對這樣那樣的阻力和困難,這就要求大W生要有承受困難和應對困難的能力,這對將來走入社會適應社會更加有用。當然,同時也要加強其它方面的能力,如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等被動性的能力。
3、思想上的準備
現在的畢業生在求職中有一些常見的思想矛盾,比如不能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評價,容易在求職中得意忘形或患得患失;理想過于豐滿,毫無思想和能力準備就盲目創業或在擇業中把工資待遇、工作地點、工作環境等作為首要要求;盲目從眾,跟風去考研、出國或不考慮自身情況,找和朋友、同學一樣的工作;四是面對競爭,缺乏勇氣和能力應對等等。所以,作為畢業生來說,良好的求職心態非常重要,大學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一是要正確的自我認知,找準職業目標,合理定位;
二是做好競爭的準備,調整好面對竟爭成功和失敗的心態;
三是做好職業理想與擇業現實差異的思想準備;
四是要做好面向基層工作的準備;
五是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準備。
4、材料的準備
求職擇業中,也要重視材料的準備,做到萬事俱備。
一是推薦材料的準備。包括個人自薦信;學校推薦表;專家舉薦書等。
二是物資的準備。包括服裝;交通費用、通訊設備;用人單位的資料等。
三是問題材料。包括面試中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對用人單位的了解及自我發展的認識等。
大學生從學校走入社會擇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能否走好第一步對以后的人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做好就業準備就要求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學校通過多方途徑積極引導,達到提高就業水平和就業質量的目標。對大學生而言,正確認識自我,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在大學期間,根據規劃貯備知識、鍛煉和提高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參考文獻:
[1]李順瑜.淺談大學生就業前的心理準備[J].高校論壇,2012(7).
[2]王昕.論大學生的就業準備[J].克山師專學報,2004(1).
[3]姜朝暉.高校如何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準備[J].中國勞動保障報,2013
[4]段淑芳.淺談大學生如何做好就業準備[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9)
【大學生就業準備論文】相關文章:
自考論文答辯做好準備01-26
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毛概論文3000字01-07
自考論文答辯做好三項準備01-28
大學生就業實習證明03-01
大學生未來準備計劃書(精選5篇)04-08
大學生就業難英語作文08-08
大學生畢業就業推薦信11-22
關于大學生就業難提案09-10
大學生勞動就業合同細則11-24
開學準備物品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