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文明禮儀教師論文
禮儀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內涵修養的外在表現,綜合反映人的內在與外在的素養,禮儀對人猶如衣服對人一樣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幼兒文明禮儀教師論文,歡迎閱讀借鑒。
一、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目標體系的構建
依據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需求以及幼兒年齡發展的特點,我園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目標分為終期目標、分類目標和具體年齡目標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終期目標是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總目標和總方向;分類目標則包括了幼兒在生活禮儀、安全禮儀、交往禮儀、環保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五個方面應達到的不同要求;年齡目標是同一目標內容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要求。袁愛玲,王娟(2008)提到,有了年齡目標,才能使社會教育活動的總目標有針對性,也才能使目標中所規定的內容合乎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規律,尤其是能夠使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要求,通過逐級的目標階梯達到最終點。
1、終極目標
終極目標包括:
。1)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動作禮儀,能夠使用禮貌用語;
。2)知道必要的飲食安全和交通安全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3)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4)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5)理解并遵守公共場所禮儀,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2、分類目標
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幼兒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所選擇的內容必須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與幼兒身心發展相符的、幼兒通過訓練可以掌握的、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行為規范。因此,在實踐中我園將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指標體系劃分成相同的五個維度,即生活禮儀、安全禮儀、交往禮儀、環保禮儀和公共場所禮儀;每個維度下又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生活禮儀包括基本動作禮儀和禮貌用語;安全禮儀包括飲食安全和交通安全;交往禮儀包括同伴禮儀、尊師禮儀和問候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公共秩序和個人衛生禮儀。
3、具體年齡階段目標
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有階段性的,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目標也是不一樣的,教育重心必須與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相符合。以“基本動作禮儀”內容為例:小班的培養目標為:
(1)學會正確的站、坐姿勢;
。2)養成良好的體態習慣;
(3)學會如何開門和關門。中班的培養目標為:
。1)學會如何正確的遞交危險物品;
(2)能按正確的方式洗手;
。3)能整齊的擺放物品。大班的培養目標為:
。1)學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
(2)有洗襪子的機會;
。3)睡覺時能夠正確的疊放自己的衣物。這種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細化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指標體系的方法,既符合了幼兒發展的需求又有利于教師圍繞核心目標開展系統教育。
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路徑
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過一日生活環節或集體教學等單一的教育方式去實現,必需全方位整合生活、教學、游戲、環境、家庭、社區等一切有效教育資源,多通道相互滲透展開和推進。以下是我園通過實踐總結出的經驗,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在一日生活中進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道德教育的特點是隨機而教,遇物而誨,高霞,張曉暉(2013)提到,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豐富,非常適合在一日生活,諸如學習、進餐、睡覺、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針對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從細節入手,引導幼兒認識到規范的做法,并針對幼兒容易出現的不規范行為提出更加具體、細致的要求。我園本著立足生活,扎實踐行的原則,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中,開展了“禮儀小天使”、“禮儀小明星”等一系列文明禮儀養成活動,使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愉悅、自覺地提高文明禮儀的意識和能力。
1“、禮儀小天使”迎園活動
利用班中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每日早晨入園環節開展同伴間互助學習的“迎園”活動。請班中幼兒輪流擔任禮儀小天使,戴上迎賓綬帶在幼兒園大門口或班級門口主動有禮貌向入園幼兒鞠躬、行禮、問好,迎接小朋友的到來,中大班幼兒可協助晨檢工作人員提醒幼兒主動和父母告別,自覺排隊等待晨檢,護送一些情緒不穩定小班弟弟妹妹進班。
2“、禮儀小明星”評選活動
幼兒意志力、堅持性和自制能力較弱,行為缺乏穩定性。要使幼兒的禮儀行為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鞏固下來,可在一日生活教育中開展動態的評選“禮儀小明星”活動,幼兒在相互觀察、監督、學習、評價中明晰是非、自我糾錯和自我約束。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活特點和要求設置和調整評選禮儀小明星的內容和評選標準,并創設便于幼兒操作的互動評價環境。通過日常隨機評價,周小結分享,月頒發獎狀等激勵措施在班里營造爭當“文明禮儀小明星”的良好氛圍。還可將禮儀小明星的照片張貼出來,并寫出上榜理由,帶動更多孩子和家庭效仿。
3、自主進餐活動
進餐時教師給幼兒盛飯和幼兒自己盛飯,反映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觀。《指南》強調尊重和滿足幼兒獨立生活的需要,應從生活細節入手創造條件讓幼兒自主進餐,還幼兒生活的權力。小班幼兒可在老師幫助下自主取餐、進餐、整理餐桌,禮讓女小朋友先用餐等。還可定期開展“自助餐”活動,讓幼兒更充分體驗集體環境中文明進餐的規則和樂趣。這種改變體現了對幼兒的尊重,幼兒進餐由被動變主動,自覺建立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內在動機得以激發。
(二)在課堂活動中進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潘曉江(2012)提出,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組織與實施是教師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及主動活動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植根生活巧設課堂,適時地開設課堂進行集中教學,使生活和課堂有機融合,能將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積累的禮儀經驗進行及時整合、分享和提升;一些有較復雜動作要領的禮儀內容可通過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更快掌握,如正確吐痰、打噴嚏、遞接剪刀等內容;還能將一些離幼兒生活較遠的公共禮儀內容通過微縮課堂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如中班開展“交通安全”主題活動,為讓幼兒了解乘座公交車的正確言行,教師設計了《做個文明小乘客》教育活動,創設乘公交車去春游的場景和情節,幼兒通過扮角色體驗、行為回顧和討論,圖片梳理等方式明辯文明與不文明乘車行為的利與弊,強化幼兒文明意識和行為。
。ㄈ├糜變簣@環境進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在幼兒園創設有秩序的、整潔的、和諧歡樂的班級教育環境,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講文明禮儀,團結友愛的人文環境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條件。
1、創設良好人文環境
教師在幼兒心中的權威性,其言行舉止對幼兒有著極大的示范性。班級教師間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優雅、文明的舉止能使幼兒情緒愉快,加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園可開展“幼兒園道德講堂”、“身邊的最美教師”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及長效的考核獎勵機制,幫助員工進一步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和形成健全的道德行為規范體系,通過評選“文明班組”、“文明個人”等活動構筑良好的校園文化,形成一個真善美的良好禮儀氛圍。
2、自制“文明禮儀”游戲棋
下棋是中大班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將文明禮儀教育內容設計成文明禮儀游戲棋,選適合本班幼兒的禮儀內容(有對的行為,也有錯的行為)做成彩色小圖片布置在棋盤上,棋子走到錯誤言行的圖片處,就要退幾步,走到正確言行圖片處前進幾步,也可在此環節相互糾錯。幼兒在合作游戲中學會合作、在玩中增長禮儀知識、增強禮儀意識。
(四)利用游戲活動進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游戲是幼兒社會活動的初級形式,它的道德價值在于為幼兒獲取道德知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為幼兒實踐道德行為提供了機會;谟螒虻奶厥鈨r值,教師需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模擬真實生活場景,實現幼兒與其他道德主體的有效建構和活動,實現禮儀行為的遷移和內化,促進幼兒道德成長。
1、角色游戲中的禮儀
角色游戲是培養幼兒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是幼兒習得交往技能和交往禮儀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娃娃家接待客人;給老人過生日;干果店到娃娃家推銷干果;超市做促銷宣傳等游戲情節。游戲中每個幼兒不自覺地承擔了角色所賦予的職責,這為實施禮儀教育提供了土壤。教師可在每次游戲導入環節,側重交往禮儀的引導,還可發起評選“最講衛生家庭”、“星級服務員”等活動。游戲中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啟發幼兒遵守公共禮儀。游戲總結環節重視禮儀行為的討論與分享,使幼兒在游戲角色扮演中加深對禮儀語言的理解,對禮儀行為的鞏固和內化。
2、表演游戲中自編禮儀課本劇
表演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兒童文學作品中的角色、運用一定的表演技能、道具場景等,再現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的表演形式。幼兒通過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能受到深刻的啟迪,利于幼兒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修養的提升。鼓勵教師根據本班幼兒實際發展需要,通過改編或自編禮儀劇本融入更為豐富的禮儀教育內容,供幼兒欣賞和表演,如小班改編禮儀課本劇《小狗的一天》,將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進餐禮儀細節教育內容編入劇本,幼兒在表演時引發共鳴,文明進餐行為得到強化。大班自編禮儀劇《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以幼兒一日生活中睡懶覺、爭搶玩具等典型行為為藍本,共同創編劇本供本班幼兒表演,實現游戲與生活的有機融合。
(五)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僅僅依靠園內的禮儀教育遠遠不夠,陳俊嬴(2009)提到,幼兒禮儀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合作,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堅持教育的一致性原則,以避免“教育脫節”和“教育孤島”等現象的發生。因此,教師要用專業知識和能力開展家長工作,引導家長成為合作伙伴,形成家園同步教育合力,讓幼兒在家和在園都有人監督和管理,提高幼兒生活禮儀養成的效率,促進幼兒禮儀品質的形成。
1、分層開展家長工作
做到家園共育的關鍵是達成共識。尊重家長的個體差異分層開展家長工作,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使家長工作落在實處和深處。可根據家長自身素質、能力及參教意識強弱,將家長分成若干小組,采取不同的引導策略展開工作,如對教育意識及能力方面較強的家長進行深層引領,吸引他們議教、參教;對老人家長則要求適度、適量,可利用他們的優勢,在參與為班里縫制一些游戲材料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帶給孩子的歡喜,增進家園之間的感情。
2“、居家禮儀好寶寶”評選活動
幼兒在幼兒園建立的好習慣如何在家得到鞏固和提升,形成穩定的動力定勢,需要家長的重視和長期緊密配合,可將班級開展的“禮儀小明星”評選活動延伸到家庭中,進行“居家禮儀好寶寶”記錄、評價活動,為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督促幼兒踐行文明禮儀行為提供具體支持,還可指導家長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階段性調整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鼓勵孩子當監督員,帶動家長爭當“文明家長”和“文明家庭”,形成人人參與,家園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結語
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正因此我園數年如一日的認真開展著幼兒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不僅使我園教師在探索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又邁開了堅實有力的一步,更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一位家長在表揚信中寫到:“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兩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在生活方面更注意個人衛生了;在學習活動方面,孩子逐漸學會了傾聽,獨立做事,到陌生環境主動做自我介紹,主動詢問小朋友的名字,想著辦法跟大家友好相處。孩子的這些變化,不僅僅是學會了文明禮儀,也在他們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學會感恩的種子。”今后,我們將繼續認真開展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使文明禮儀之花更長久、更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