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管理類的期刊論文

時間:2021-04-06 20:31:58 論文 我要投稿

管理類的期刊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關于管理類的期刊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管理類的期刊論文

  摘要:對于期刊論文的評價,一直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據調查,許多高校在科研成果認定中,大都以論文發表的期刊以及期刊的影響因子(或是否核心期刊)來代替對論文本身的評價,這種評價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該文就國內期刊論文評價進行研究,從評價體系、評價指標、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給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期刊論文論文評價科研成果評價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中國學者發表的國際科學論文數量快速增長。科技部創新發展司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學者發表SCI論文26.35萬篇,連續6年排世界第2位。雖然數量增速明顯,但是論文的質量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差距,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我國科研評價機制長期以來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

  如何辦好大學,如何以科技服務社會,不僅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教育界自身關注的焦點。好的大學不僅是人才培養的基地,更是科技創新(包括社會科學)的基地,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科技創新,關鍵在教師。公平、公正地評估教師的工作業績如科研論文,是激發教師、科研人員投身教育和科研事業積極性與主動性的重要手段。為此,不同的高校都制定了相應的科研成果評價制度。該文從評價體系、評價指標以及評價制度三方面分別進行簡單評述。

  1評價體系

  科研成果一般以專利、論文、專著的形式出現,它們都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形式,獲得專利保護的成果在使用時是需要付費的,而以論文、專著形式出現的成果則無須付費。重要的成果往往在申請專利保護之后,再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目前我國科研論文評價的主要問題,一是評價體系不健全。其主要表現是:在科研評價中行政化傾向嚴重,科研人員在評價體系設計中的發言權不夠,在評價機構中的比例不足;更有甚者,在一些企業中,成果評價或者考核人員全部為行政部門負責人,一線科研人員基本沒有發言權,這不僅影響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而且也影響成果評價的公正性。二是有的評價存在重數量而輕質量的'問題。其表現是:我國論文的數量快速增長,專利的數量急劇飚升,但原始創新不足,導致科研人員急功近利,甚至屢屢出現學術腐敗現象。致使“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這樣的錢學森之問短期內無解。

  為此,張萌物等[1]提出構建發展性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即從評價對象過去、現在、未來的貢獻出發,對評價對象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王峰等[2]也提出了目前我國核心期刊存在不思進取、人情稿、關系稿等問題,實際上某些核心期刊存在的問題遠甚于此,有些核心期刊把版面出租給某些公司,把期刊當成了搖錢樹,這也是導致我國某些期刊近年來被核心期刊、EI驅逐出去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對論文進行評價時,片面采用核心期刊作為指標也是不客觀的。于敬等[3]則認為,要克服現行科研評價機制存在的不足,必須建立彈性的科研業績考核機制,必須建立分類評價和管理方法,必須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同行專家評議制度,才能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到目前為止,國內甚至全世界也沒有一套大家公認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期刊論文評價體系,實際上這樣的體系也不應該存在,因為好的評價體系一定要符合國情、域情,符合學科特點。

  2關于評價指標

  從宏觀上講,論文的評價不外乎兩個標準,一個是數量,一個是質量,核心是質量標準的評價,這也是期刊論文評價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創造性、新穎性和實用性是發明專利是否授權的根據,其參考的對象是全世界公開發表的文獻,專利審查員是經過專門培訓的具有資質的專業人士,所以專利的評審具有相對嚴格的尺度。而論文的評審,一般沒有統一的尺度,負責任的期刊要有專門的審稿專家庫,論文由專家審稿把關。但國內外都有一些期刊沒有審稿流程,有些是形式審查,有些是所謂重復率審查,而最重要的稿件質量審查卻被忽視了,這是造成期刊論文質量良莠不齊的主要原因。

  關于期刊論文的質量,普遍接受的標準有三個:一是期刊的影響因子,二是被引頻次,三是同行評議。討論期刊論文評價,目的是希望把確實好的論文評出來,但實際上很難有一個標準是沒有漏洞的,因為所有的標準都可以被人為操縱。比如期刊的影響因子,國內外都有一些期刊要求投稿作者要引用投稿期刊發表的論文作為參考文獻,有些甚至因沒有引用而拒絕發稿;再如被引頻次,存在自引和他引以及互相引用的問題,也難以完全杜絕人為因素;被學界普遍認為最好的同行評議形式,也因為許多人情和關系而失去本色。2015年3月底,英國現代出版集團宣布撤回43篇論文,撤回的理由是“同行評審過程受到不正當影響以及存在問題”,導致相關論文的學術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這43篇論文中有41篇的作者為中國人,涉及38所高校等機構。這再次說明同行評審也有人為因素干擾。

  筆者以為,如同專利評審一樣,對期刊論文的評價,首先要看創新性,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是靈魂,是動力,是源泉。沒有創新的研究,不僅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也是時間的浪費,在研究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其次,要看論文的被引頻次,在注重他引的同時,還要區分高被引論文和熱門論文的區別。被引頻次高,說明發表后同行關注度高,論文影響力大,但有時綜述論文的被引頻次會高于研究論文,而綜述論文的本身并不代表研究的最新動態,所以,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次,要看期刊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高的期刊,一般是同行公認的高水平期刊,其龐大的高素質審稿人隊伍,嚴格的審校流程和編輯質量,吸引了高水平論文的投稿。對于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研究單位期刊論文評價體系的建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既要有利于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還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符合國際潮流,也要切合學科和單位實際;既要有定性指標,也要以定量指標為主,把人為因素降到最低。

  3關于評價制度

  推進期刊論文評價改革的關鍵要靠制度建設。首先要推動科研機構行政權、學術權的分離,建立以學術為本的管理體系,實行學術自治、專家治研。2013年底,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規定了深化高校科技評價改革的原則和導向。2014年7月,教育部和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高等學校科技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要點》,對科技評價工作的具體指標體系及評價要點作了詳細規定;2014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再次發出《關于開展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試點的通知》,要求典型地區、典型高校針對問題,先行先試,加快探索實踐,強化引領示范。

  實際上,除了教育部以外,其他科研院所也發布了關于科研評價的指導意見。以高等學校為例,北京市主要針對“重科研輕教學”現象,以科研質量為導向,逐步建立一套有效促進和形成優良學風的評價體系;上海市教委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除了分類考核體系和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外,上海積極推進“同行評議”“第三方評價”和“國際評價”等評價方法,建立與國外接軌的評價制度。河南省教育廳在2014年底也發文表示,到2020年底,全省高校將逐步形成包括社會專業機構評價、市場評價和必要的政府評價在內的多元化科技評價體系。

  黃維[4]指出,在我國建立科研評價體系,必須解決三關問題,一是質量關,二是人情關,三是功利觀。解決質量關,就必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規范是治學的起碼要求,是學者的學術良心,其核心是要選擇學術水平高、判斷力強,品行操守好和具有公道心的專家隊伍。解決人情關的問題,就是要靠嚴格的獎懲制度。解決功利關的問題,要靠強有利的反腐措施。

  有鑒于此,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學術評價制度。首先是要確立正確的導向。一是要堅持政治性和學術性的統一,尤其是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指導地位,在對哲學社會科學專著和論文進行學術評價時,應放棄不符合我國國情的西方標準,回歸中國學術優良傳統,采用中國學術規范,運用中國評價標準。二是堅持以質量為本。質量是學術成果的生命。在學術評價中,應破除數字迷信,樹立精品意識,以真理性和科學性為根本評價標準,正確處理數量和質量的關系,注重學術成果的創新價值,堅決抵制科研商業化、論文商業化的不良風氣。

  關于學術評價方法,文獻浩瀚,筆者以為,一是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結合,二是將專家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三是將期刊的影響力與論文本身的影響力和創新性相結合。在科研成果評價時,加強科研成果原創性考核的比重,完善針對學術論文的評價體系,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考核的比重[5],讓科研回歸學術本身,讓科研人員回歸學術陣地。

  4結語

  科研成果大部分以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期刊論文的評價自然成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全面、公正、準確地對論文進行評價,不僅關系到對教師、科研人員科研業績的評價、職稱評定、崗位津貼的發放等教師、科研人員的切身利益(這些直接影響到教師和科研人員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關系到人才的評價、發現和選拔,最終關系到高校的科研和學科發展。許多高校也制定了科研成果考核辦法及獎勵辦法,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發現現行的期刊論文評價辦法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評價辦法考慮的因素較少,缺乏對論文整體的量化考核,如單純靠期刊的影響因子評定論文的水平,而沒有考慮論文內容本身的創新性和影響力。因此,建立科學、全面、合理、簡便、定量綜合的期刊論文評價體系和評價制度,對于推動高校科學研究持續健康發展,促進高校科研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萌物,薛斌.我國高校教師科研評價研究綜述[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6):94-99.

  [2]王峰,周文勝.關于我國高校學術論文評價標準的探討[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8,20(3):136-139.

  [3]于敬,周玲.高校科研業績考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73-75,81.

  [4]黃維.科研評價要過好三道關[N].人x日報,2015-05-04(7).

  [5]靳崢,趙良英,李小妹.財經類高校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調研及分析[J].工業經濟論壇,2016,3(2):230-236.

【管理類的期刊論文】相關文章:

中文期刊論文致謝模板(精選10篇)04-19

建筑工程管理類簡歷范文11-20

【精華】管理類實習報告集合六篇04-19

管理類實習報告模板集錦9篇05-08

【精品】管理類實習報告匯總9篇05-02

管理類實習報告集錦七篇04-27

高校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研究論文03-30

我的姑姑的小學的優秀的作文11-16

達子的春天的經典的臺詞04-04

阿朵的旋轉的時光的歌詞09-02